APP下载

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2021-12-15杨学云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生活教育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学科,能够为学生日后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语言基础。近年来,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着力点。教师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并提出几点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教育;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2-0069-02

引 言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育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如此才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能力、总结能力等。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综合性成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为研究方向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见解。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

(一)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不强

小学生人生阅历少,且处于心智未成熟阶段,因此学习意识不强。同时,小学生对许多事物没有正确的认知,自尊心也很强,当受到教师或家长表扬时,会沾沾自喜,会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而加倍努力。但一旦被批评,其内心就会产生许多不愉快的感受,甚至因此而产生自卑情绪,性格也变得内向。此外,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专心听讲。教师如果对小学生不加以严格约束,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差异化现象更加明显[1]。

(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单一

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综合性学习主题,如“课余生活主题”“传统文化主题”等,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生活内容或提炼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等。虽然这些学习主题都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但过于笼统。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教材并没有规定让学生对哪个项目进行学习。又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项目有很多,如何挖掘单元主题的具体项目等给予了教师很多选择。事实上,一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并未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具体的项目,并要求学生根据这个项目的主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强,教师很难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2]。

(三)教学内容单一

许多教师和学校依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的终极标准。教师认为实施综合性教学不仅会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还会导致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不透彻,进而对最终的教学成效造成影响。部分语文教师的学科本位思想比较强,在实施综合性学习时,只注重单一的学科知识教学,并未与其他学科及学生的生活关联起来,甚至存在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还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3]。

二、提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一)逐步布置任务,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尤其是关于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安排更需要在开学初期就确定下来,如此才能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有备无患。在布置活动任务时,教师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安排,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每个综合性学习任务中都获益良多[4]。

例如,在教学《遨游汉字王国》一课时,教师需要先根据这一课的内容及教学任务确定教学主题,然后根据设计的教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比如,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留心观察身边的汉字,并将其拍摄下来,如博物馆藏品上的文字、楼盘的名字、商场的名字、石碑的碑文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随时学习的好习惯。然后,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拍摄的图片进行汇总,相互学习。此外,在布置任务时,教师应尽量将任务分成不同阶段,而不是将任务一股脑地全部布置下去。例如,在学习《中外童话》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并将其抄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摘抄的内容进行相互分享和讨论,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

(二)不拘泥于课本的教育

课本的教学内容由于是提前设计好的,很难和当前发生的时事产生关联。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有意地将教学课程和现实中发生的时事相结合,这样就可以使教学更贴合学生的生活,也能使学生关注当前发生的时事。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拘泥于课本内容,而是应多让学生了解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与课程内容产生共鸣,提高教学质量[5]。

比如,在学习《菜园里》这篇课文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各种常见的蔬菜,如白菜、胡萝卜、芹菜、辣椒、南瓜、豆角等。在課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蔬菜进行辨认,并了解每种蔬菜的特点,如颜色、形状、气味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蔬菜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每种蔬菜的特色,然后将其汇总后进行整理,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理解《菜园里》这篇课文的含义。

(三)根据学习内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如此才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加之一些教师未能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导致教学存在脱离实际生活的现象,所以难以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生活元素,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6]。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听听大自然中各种鸟类的叫声,感受大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及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鸟的天堂》的作者所描述的景象。又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等关于植物的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植物,并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对这些植物进行观察,加深对这些植物的认识,进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图片、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分享,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提升学习成效。

结 语

综合性学习旨在将多学科的知识同时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加之教师的综合性教学意识不强,致使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本文提出了三个策略,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质量提供参考。首先,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循序渐进;其次,不拘泥于课本教材;最后,根据学习内容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生活、大自然产生更直观的感受。

[参考文献]

林通.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探微: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例[J].江西教育,2020(29):13-16.

李金梅.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名师在线,2020(32):2-3.

王怀访.五色交辉 八音合奏: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03):29-31.

朱丽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实施美育的途径[J].天津教育,2020(24):111-112.

何艳.如何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活”起来[J].学周刊,2021(11):39-40.

邓燕.让学习可持续发展:以混合式教学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J].现代教学,2021(01):141-142.

作者简介:杨学云(1969.6-),女,安徽宿州人,本科学历,副高职称。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生活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