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六大解放” 铸造高效语文课堂
2021-12-15成莉
成莉,1977年12月出生,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张謇学校副校长,本科学历,高级教师,荣获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作为我国著名近代教育史上的标志性人物,陶行知先生创立的丰富的教育理论,对当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儿童拥有永不衰竭的创造力源泉。对于儿童来说,天天都是创造之时,处处都是创造之地。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固有的认知性层面上,应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自觉发展。
一、鼓励质疑,解放儿童大脑
陶行知先生倡导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他指出制约儿童创造性发展的有“迷信、成见、曲解以及毫无根据的幻想”。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学生的思维从停滞、固有的认知中抽离出来。
以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一文为例,很多教师习惯从故事发展的顺序入手,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地讲解故事情节。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为此,教师可以先将故事最后“船长逼迫孩子跳水”的语段呈现出来,激活学生的质疑思维。
(1)这个小孩是怎样到高高的横木上的?
(2)船长与小孩是什么关系?
(3)船长为什么要让孩子跳水呢?
……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于学生对“船长逼迫孩子跳水”这一语段有浓厚的兴趣,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能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从而使其在解放的状态中,发挥创造性思维来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学生自身的质疑,不仅展现出自己感兴趣的着力点,还引出了课堂教学所要指引的方向,加速了学生思维的运转。
二、搭建平台,解放儿童双手
陶行知曾指出,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儿童只有将双手与思维进行有效联通,才能提高自身的智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仅需要借助心灵和思维,与语言文字符号“打交道”,还要解放双手,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建构鲜明的认知,从而为今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基。
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为例,作者以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不易被人觉察的爬山虎的脚部。如果只是沉浸在语言文字中,仅仅依靠阅读和揣摩,学生也会有一定的收获,但只有真正“动”起来,才能向完全不同的思维深度迈进。因此,教师搭建了实践操作的平台,要求学生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将爬山虎的脚描画出来。在这一绘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清语句中“叶片”“叶柄”、反面“触角”“细丝”等关键性词语,通过外形、色彩、数量等不同的状态,展现脚的特点。
通过由读到画的转换,学生的思维从原本感知理解的状态,向直观形象转变,进而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和思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深入观察,解放儿童双眼
陶行知先生曾经不止一次指出,由来已久的封建思想,已经给儿童戴上了有色的眼镜。他们只将自己的关注力聚焦在书本上,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最终成了一个书呆子。真正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需要将关注的触角伸向社会和自然,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使其通过观察学会整合生活中的资源。
以教学部编版教材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为例,除从文本语言表达的角度感受作者表达的精彩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作者描写的视角出发,学会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资源中捕捉写作资源。为此,教师相机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回忆自己的生活,有哪些看上去好像很普通的景物,在学习了今天的课文后,你觉得也是值得细细观察的。教师借助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此时,相机鼓励学生再次回归课文,根据课文的内容,还原作者的观察方式,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尝试借助这些方法,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实践、去观察,切身体悟生活的丰富和精彩。
四、提供契机,解放儿童嘴巴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儿童观,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地表达。陶行知指出:“儿童有问题了,要让他们放心问;儿童有表达的想法,要让他们大胆地说。”新课程改革一直都积极倡导多元化、个性化的认知体验,不应以教师一厢情愿的解读或者所谓标准答案作为评价的尺度。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和侧面,感受作者的内在情怀,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不断发展。
以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为例,教师紧扣“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银河,隔开牛郎织女”这一情节,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对王母娘娘的这一行为进行评析。由于教师营造了和谐、平等的氛围,很多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王母娘娘不近人情,棒打鸳鸯,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但有的学生认为王母娘娘作为天庭制度的监督者,就應监督执行事前规定的制度,这是职责所在,由此可见王母娘娘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公正者。
五、创造条件,解放儿童空间
对于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学校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进行了精妙的比喻:“学校是一个鸟笼,改革之后的学校更是一个放大版的鸟笼。”这一比喻就形象地指出,学校给予学生的活动空间太逼仄、太窄小了,而相对于语文课堂而言,这样的教学无疑也暴露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找准文本向外拓展的着力点,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
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天窗》这篇课文为例,作者主要描写了孩子们在雨天和夜晚,透过天窗所看到的情景,孩子从原本的寂寞、无聊,转变成了兴奋、激动。如果仅仅局限在固有的文字中,学生的内在情感认知就无法真正融入原始的生活体验中,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认知通道,引导学生与自身的生活体验相勾连:首先,如果孩子在雨天或者夜晚,被家人强行拉进了屋子,体会孩子暂时失去自由而闷闷不乐的心情,与文本中的孩子产生认知上的共鸣;其次,让学生将生活中快乐的体验,与课文中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好地体悟到文章中孩子的内在感受。
六、创造契机,解放儿童时间
当下教育教学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学生所有的精力都被作业、考试所占据,根本没有属于自己思考和创造的时间。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首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学生就如同一张纯净的白纸,并不是将其涂满所有的色彩就是好看的,而应给学生留下丰富的认知空间。因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灌输给学生,而要预留一定的时间,一方面防止课堂中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有足够时间进行处理和调整,做到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则要给予部分学生思维拓展和发散的空间,以便学生拥有相对自由和独立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元日》这首诗时,教师就不能设置过于烦琐的教学环节,而要设立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首先,依托对诗歌整体意思的了解,把握情感基调,然后凸显诗歌中的“暖”字是诗歌的诗眼;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言行,感受其暖,感受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最后,利用作者的生平资料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感受作者人生、仕途发展的豪迈。
只有三个板块,环节不多,都是以框架方式呈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学生深入感知和不断伸展的空间,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下教育,倡导以生为本,需要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上,教师要依循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找准与“六大解放”的契合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性思维带来的愉悦体验。
作者/成莉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张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