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

2021-12-15王攀博

体育时空 2021年19期
关键词:运动康复教材建设课程设置

王攀博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029-01

摘  要  如今,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逐渐受到各界重视,其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本文就结合当下的教育背景,提出合理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教材建设  运动康复

众所周知,医学和运动均可以为人类的健康提供良好的服务,将医学和运动相互结合,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对此,各个高校可以结合我国“全民健身”的战略,培养“医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各高校应根据各层次教育的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全面调查社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形势,科学定位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各层次教育特点层次鲜明,各尽其职,每类教育都做到重点突出,特色发展,坚决避免各层次教育雷同化。各家高校应制定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为运动康复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二、改善课程设置,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以技能培训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注重把运动康复实践课与专业理论课有机结合,合理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和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重,突出运动康复专业特色,增加技能型实践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逐步丰富教学实践课,增加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为学生技能实践提供平台。根据本校本专业基本情况,结合国内外经验,科学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与先进教材,鼓励教师潜心钻研,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校本教材。

三、把实践教学置于更为重要位置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可能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此,可以合理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同时,可以提供实训机会。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重视培養学生的运动健康指导、康复治疗技术等方面。对于学校而言,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实训基地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需要突破实习时间的限制,比如,可以利用寒假、暑假,引导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弥补知识空白,使其丰富自身知识架构,提高专业能力。其次,可以加强实验室建设,对于运动康复实验室而言,可以合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进和完善相关设备。教师需要结合时代发展情况,积累实践经验,丰富实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平台,增强学生体验感,推动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可以建立实训平台共享机制,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体院院校和医学院校可以相互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开放实训场地,实现共进,可以突破教学局限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知识体系设定与就业挂钩,拓宽就业渠道

教育工作者在设计课程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将该课程的教学分为四个环节:实验环节、实训环节、见习环节和实习环节,以此来体现岗位特点,在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使其具有从业资格。此外,需要突破传统就业方式的限制,可以鼓励学生将创业和就业相互结合,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五、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一方面,教师可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开设运动相关的课程,结合康复的理念,实现内容的有机融合,如可以开展康复篮球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结合PBL的教学方法,对该专业的学生授课。通过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有助于提高其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多样化的运动方式,研究运动强度,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离不开教师,若想保证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效果,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可以结合运动康复的特点,创新教学思路。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使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得到提升,有助于运动康复专业的持续发展。还可以邀请专家到学校传授经验,不断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

七、结语

总而言之,大健康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国民对健康的定义和渴望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念,提高了健康意识。“全民健身”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由此,运动康复学科逐渐兴起。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善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琦.健康中国引领下的我国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2]齐大路,方千华.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2):71-78.

猜你喜欢

运动康复教材建设课程设置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