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引入现代学徒制的适切性研究

2021-12-15蒙宇生李传瑛陈晓鸿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适切性高职高专现代学徒制

蒙宇生 李传瑛 陈晓鸿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针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进行适切性考量,提出现代学徒制运用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建议:发挥政府和政策的协调和规范作用;高职院校与幼教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沟通机制;实行双向选拔、淘汰与多主体学徒质量评估制度。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学前教育 高职高专 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3-0144-03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为培养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是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教育的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脱离、教学场所与实践情境相分离、知识与能力相割裂等缺点日益凸显,现代学徒制将学徒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兼具高效与高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组织方式,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院校教师的积极选择。

一、现代学徒制特征

(一)现代学徒制注重职业性与发展性统一

学徒制在古代只在于传授某项技艺技能以从事某种单一的职业劳动,重视生产性和职业性而忽视教育性和人自由发展的需要。现代学徒制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职业流动需求,强化基本素质、通用技能及基础理论的培养。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着力打破职业性和发展性的割裂,使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融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现代学徒制是一个多方联动、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

过去的学徒制只涉及师傅和学徒的关系,基于学徒制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而展开的现代学徒制则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是一个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主体,在工学结合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完成的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

二、高職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2018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在幼儿园专任教师中,专科学历幼师占比约为58%,在学历结构中占主体。因此,学前教育专科生培养有利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在性质上首先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至少具备三方面的属性:首先,具有区别于一般职业的特殊知识和复杂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获得。其次,专业应该向它的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服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最后,获得专业自主权的排他性权利,这被看作一个专业充分成熟的标志。致力于专业教育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地位的根本途径,而其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师范性和师范教育上,主要解决的是“如何教”及“为什么教”的问题。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相较于学前教育本科生,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因此,学校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实训课程占有相当比例;“说、唱、弹、跳”的职业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的类型、所需技能具有显著影响。如上所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属典型的职业教育。

(三)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我国师范教育体制迅速从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中等教育程度的师范教育很快成为历史,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要求从“中专”提升为“大专”。从阶段上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门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必须关注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性。这种高等性和专业性有着密切联系,应该说实施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也必然通过专业教育去完成。相比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更关注内在价值的实现,包括人和社会自身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看,高等教育的高等性主要体现在高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高级职业能力的获得、科学研究的发展、在学生形成自身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

三、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适切性考量

适切性为两个事物间适合程度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价值性的描述。如果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是适切的,那么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正向的积极价值,适切性越高,价值性也越大。本文研究的适切性主要用来描述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目标、规格等切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切合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一)现代学徒制能够满足学前教育对专业性的诉求

在专业教育上,现代学徒制通过“双元育人”,能切实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专业理想信念的传承。“双元育人”作为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时可具体描述为“双主体培养、双导师育人、双场所教学、学生双重身份”。在“双元育人”培养模式下,现代学徒制较好地满足了学前教育专业属性中专业教育方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割离。

(二)现代学徒制更符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培养需求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定位于培养劳动力市场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学徒制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其培养模式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某项职业的能力。从具体培养环节上,无论是现代学徒制的“双场所教学”还是其“双主体培养”或是“双导师育人”,都与实践性教学密不可分。从功能上看,作为职业教育的形式,现代学徒制与生产劳动、就业密切相关,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有效衔接,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功能。尤其体现在通过校企合作,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直接对接,学生学习内容直接反映社会需求变化,极大降低了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在幼儿教师紧缺的当下,现代学徒制更符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培养需求。

(三)现代学徒制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学徒制在内容上不仅仅只关注学生技术技能培训,还关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础理论及通用技能,注重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及职业流动能力培养。由此可见,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关照了职业性和发展性的双重需求,符合高等教育的特性。在学前教育上,利用双元培养的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导师理论视野开阔、文化素养深厚的优势,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影响,无疑是现代学徒制的终极追求。

四、现代学徒制运用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现代学徒制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可表现出较佳的适切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资金缺位

政策和资金涉及整个项目的设计和支持,国家现有文件中缺少有关校企合作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约束性文件。对企业而言,会出现较高的学徒离职率和流失率;对职业学校而言,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會造成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困难;对学生而言,没有相关政策肯定学生的“学徒”身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受到种种限制,缺乏对带徒师傅的严格要求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二)存在二元主体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双主体分别为高职院校与一线幼儿园,双方的协作问题集中在培养计划制订的主导方是校方还是园方,校企课程课时比例如何确定,园方的实践课程和校方的理论课程如何衔接结合,先集中理论学习、后全实践培养还是“工学结合”,对学生(学徒)的管理、考评如何落实双方的责任等方面上。在校企合作上,现实多为“学校热、企业冷”,企业、园方参与度有限,成为“被”合作的一方。双主体沟通不足致使幼儿园不清楚现代学徒制的初衷、运作方式、要求方法,而把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当作普通实习来看待,导致在具体实施中师傅的带徒水平和态度都无法得到保证。

(三)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现代学徒制“招生即招工、招来即上岗”的实践培养或半工半读培养方式意味着学生不再是纯粹的学生而是被当作准教师去承担一定的角色和任务,因此,要求学生有前期专业基础或职业规划及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具备恒心和毅力,否则将难以接受在校生活变为在工作岗位的实践。实际工作中,学生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操作中入职即离职半途而废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企业、学校的声誉、效益等打击不小,挫伤了双方的合作积极性,最终导致合作计划难产,甚至流产。

五、现代学徒制运用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基于现代学徒制引入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适切性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发挥政府和政策的协调和规范作用

现代学徒制运用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发挥政府的协调和规范作用。首先,政府提供相关制度、法律、政策以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相互关系,保障学校、幼儿园及学生各方的基本权益,做到严格筛选、考核、培训幼儿园师傅,使学生入园后其学徒身份、工作关系及其他权益得到保障;其次,提供配套资金支持,保障项目的基本运行。总而言之,政府通过政策协调形成一个支持现代学徒制发展、幼儿园和学生参与的行动框架和资金保障。

(二)高职院校与幼教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沟通机制

针对校企双方的二元主体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厘清,在于双方的合作协议和持续性沟通。在此,需要打破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凸显幼儿园的主体作用,使双主体形成培养幼师的合力。建立一体化育人机制,校方、园方共同设计培养管理和评价体系。

在明确双主体培养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常态性的沟通机制,使共同搭建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学习与师徒传授实现有机衔接、共同构建管理和考评的统一标准和体系得以实现。

(三)实行双向选拔、淘汰与多主体学徒质量评估制度

由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要求和生源质量问题,项目设计者应特别注重对招生环节的设计。招生前需要对报读者进行学习任务的充分说明;招生时实行双向选择,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学生实施测评;招生后实施淘汰制和学徒质量评估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对不适合参与学徒制项目者及时另做安排;根据学徒质量评估,可灵活调整入园实践时间或在校理论学习时间。

总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有很大的优势,包括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具有较佳的适切性,但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和师范生的要求,不能完全照搬和套用,需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防止容易出现的弊端。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

[2]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赵南.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性质的理论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12).

[5]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J].社会学研究,2000(5).

[6]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注: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C类一般课题“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2017C458);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级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B类“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9GKSYJGB13)

【作者简介】蒙宇生(1990— ),男,壮族,广西象州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师教育;李传瑛(1970— ),女,广西柳州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前教师教育;陈晓鸿(1991— ),女,壮族,广西桂平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责编 苏 林)

猜你喜欢

适切性高职高专现代学徒制
试论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目标的适切性
提高情境创设适切性的思考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适切性评价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