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2021-12-15洪冬梅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双高计划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论述“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生国际视野的培养,阐述“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部门协调运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课程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主人翁”观念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国际视野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3-0122-03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确定将国际化水平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所以,高职院校需要重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将国际视野培养融入其中,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的重要性

(一)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截至2020年1月底,中国已经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如基础建设、金融、贸易、旅游和教育等,这些建设项目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支持。基于此,“双高计划”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要肩负起自身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责任,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与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的一体化发展。

(二)符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要是满足国内企业所需。而在新时代,更多的国内企业越来越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必然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胜任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综观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大部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视野格局尚未能满足需求。为此,“双高计划”中提出的增强高职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人才培养必须从“量”向“质”提升,尤其是要增加国际化元素,培养出具备国际化标准专业技能、国际化视野格局和国际化交流沟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我国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满足高职生的自我发展需求

高职生的人生经历不够丰富,在是非问题判断和选择上容易走入误区,部分高职生缺少高度的政治认同,对“四个自信”缺少理性认知。所以,高职生需要通过建构国际知识框架,拓宽国际视野,认清国内外形势,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个人发展目标,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高职生还应冲破狭隘的利益取向,提升自我人生境界,获得最终幸福。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部门协调运行

高职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不是学校某个教学部门或某个教师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所以,学校要对此项工作有明确统一的顶层设计,并提供机制保障。

1.进行整体规划

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职生国际视野养成的重要性,要在“双高计划”建设等相关政策法规引领下,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用开放心态对此项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该怎样将高职生国际视野与院校的管理思路、办学路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进行对接。建立专门负责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的专项工作小组,編订明确的指导文件。同时,应设立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职能部门,围绕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的顶层设计要求,将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位。

2.促进各部门协调运行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涉及学校多领域、多部门,必须由学校国际交流职能部门牵头,人事管理处、教务处及其他行政部门等多部门配合协调运行,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协调人事管理处,做好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培训,增加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增强教师跨文化交流能力,开阔国际视野。利用网络平台加快海外引智,招聘一批专业能力强、具备国际化水准的技能型专任教师。加强与国际化企业合作,鼓励教师到国际化企业开展挂职锻炼,增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内培外引相结合,打造出一支在知识、能力和视野方面与国际接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职生国际视野奠定师资基础。

二是协调教务处,搭建高职生国际交流平台。与海外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或短期交流生项目,可采取“3+1.5”或“3+2”等形式开展专升本学历提升项目,也可采取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的形式,或开展短期交流生项目。与跨国企业共建海外实习基地,定期选派学生到海外基地开展实习。通过以上方式,学生意识到具有国际视野是提升自身素养的有效路径,进而主动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素养,在尊重本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辩证地吸收外来多元文化,在国际化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三是协调其他部门资源,营造国际多元文化交融的氛围,助力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学校管理制度要与国际接轨,体现出人性化和灵活性。学校教学场所、食宿场所、校园文化长廊、校园景观等地方可体现出国际化元素。加大对校园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构建智慧校园,满足学生拓展自身知识面和视野的需求,也为师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加强网络教育,由于网络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高职生在网络学习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够,有可能做出违背道德之事,因此,学工处要加强对高职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和法治素养教育,整体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有力抵御网络上文化的侵蚀。

(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要打开新思路,围绕高职生国际视野的培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多角度、选择性地对国内外高职院校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调研,组织专业领域学者、校内专业带头人等针对调研情况,研究相应人才需求中国际视野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层次。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能力、素养和发展四个方面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促进高职生国际视野养成。一是知识培养。学生既要掌握相关专业背景的不同知识,做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又要通晓与专业相关的国际法律规则、国际市场等内容。二是能力培养。以行业国际化标准训练学生熟练操作专业技能,夯实国内外就业市场竞争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尤其加强学生外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理性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与不同国籍人员团队协调合作的能力,提升团队工作效率。三是素养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是培养学生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将“小我”与“大我”相连接,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跨文化全球公民素养是培养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从世界的视角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承担起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历史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学习“四史”,树立正确历史观,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四是个人发展培养。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这四方面层层递进,构成一个完整的和可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需要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体系中,构建以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1.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高职生拓展国际视野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西方价值观、西方政治经济体制等领域的知识,将对高职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产生强烈冲击。因此,高职院校培养高职生国际视野的过程中,对家国情怀素养、跨文化全球公民素养和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以上素养的最重要课程。因此,高职院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帮助高职生拓宽眼界与思维,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在新时代更好实现历史赋予的使命。

一是归类整合教材中的国际元素,进行专题教学。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让学生认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能闭关锁国,不能一味排斥认识世界。相反,没有对世界的了解,则无法更加客观认清和评价中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者,学生需要有宽广的世界胸怀和国际视野,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了解各国的政治、科技、财经等多领域信息,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刻理解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进行初步的理论讲授。如形势与政策开设“香港问题”专题,引导学生从世界格局角度对香港问题进行深度分析,透过现象看清事情本质,坚定守护“一国两制”初心和决心。

二是探索高职生国际视野养成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等理论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取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进行深度阐释和说明,只有对这些名词足够了解,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国家间贸易对全球的影响,理解新兴市场和国际组织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除此以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开放式学习,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激发学生对国际事件的关注度,增加国际知识,开阔国际视野。

2.专业课程

知识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是高职生获得系统专业知识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专业课程要贯彻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开展适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博、职业技能更强、职业素质更高。专业课程除了向学生传授国内相关专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可以有选择性地使用最新国际专业教材,将专业领域的最新国际发展成果、最新科学技术等知识融入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养成动态关注国内外专业领域成果的好习惯。专业课教师要加大技能实训课程的投入力度,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做到触类旁通。专业实训课程可以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有助于学生很好应对今后国外相似的工作任务,并起到技术示范的作用。专业课教师要注重“课程思政”,可以深挖专业课中的专业背景、学科地位和专业成就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担当意识、乐观自信、积极进取以及多元文化包容心。

3.跨文化的国际通识课程

开设跨文化的国际通识课程有利于学生接触不同国家文化,增强学生国际意识,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增开与文化、礼仪和法律相关的国际类课程,提升高职生对国际文化和国际规则的掌握能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外语交流已经成为行业的一种常态,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强化专业与外语的融合,以国际行业最新知识作为主要外语授课内容,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实际情况采取维持式、过渡式、浸没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国际化元素渗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强化教学实效性。增设多种外语类选修课,如“一带一路”跨文化交际英语、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日本语言与文化、法国语言与文化、阿拉伯语言与文化以及东南亚小语种语言与文化等,提升高职生的跨文化语言沟通能力。

4.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能够给高职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高职生通过自身经历实践活动,对开阔其国际视野有一定推动作用。包括丰富国际化校园文化活动类型,持续举办常规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外语类的演讲、写作、唱歌等活动,组织专题类国际文化节,举办国外课堂教学交流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类型活动。充分发挥留学生在拓宽高职生国际视野中的作用,经常组织中外学生交流活动,促使学生扩大国际知识储备量、加深国际文化理解,锻炼外语表达能力。举办一些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承接国际类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行业专家为师生做专业报告或交流研讨,锻炼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前沿信息。举办专业技能比赛,按照专业领域国际标准设计比赛内容和标准,使学生懂得通过比赛寻找自身与国际化要求之间的差距,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举办国内外高职生夏令营双向交流活动,在沟通交流中增进相互理解,让他们在全球格局中认识和发展自己。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走入乡村田野、革命圣地、现代化企业、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等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到山区学校、社区、红色革命纪念馆、各类文化博物馆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从而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领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四)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围绕高职生国际视野培養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对此项工作进行监督评价,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1.建立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要把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要求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如在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中,按照“双高计划”要求,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中,明确以培养国际化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学生三年学习生涯中得以体现。在保障措施目标中,设定双语或小语种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培训、跨国高职院校之间教育合作(交换生数量、教师出国研修次数、科研合作次数等)、校园信息化建设、校园国际化文化环境创设等考核指标,落实到学校各教学管理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中。在教学内容评价设定中,检查教学内容是否融入国际化元素,是否拓宽了学生专业的国际视野。在教学方法评价设定中,关注教师是否能将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当中,是否能采用国际通用的先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对学生国际化水平设定中,增加学生国际知识考核、外语水平检测以及考取国际标准认证人数比例。

2.设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小组

从教学管理部门、各教学系部抽调教学骨干组成质量考核评价小组,通过听取人才培养汇报、课程教学观摩课、实习基地考察、师生座谈等形式,对各教学系部是否落实高职生国际视野培养工作进行全面监查。主管领导票决、日常考核票决等形式作为整体性评价的辅助手段。还可设立同类院校之间的监督员,实现院校之间交叉监督,及时做好分级反馈,共同增强高职生国际视野养成工作实效性。

3.搭建大数据平台,创新评价方法

创建智慧校园,搭建大数据平台,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收集、记录、整理及分析评价各项指标数据,为高职院校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工作成效提供精准评价服务。创新评价方法,积极探索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评价方法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运用,尝试利用学生个人成长电子档案、思维导图、PDCA循环、概念图等评价手段,确保整个评价过程客观、透明和公平。

(五)强化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主人翁”观念

在大数据时代,学校在高职生国际视野养成过程中应该扮演引导者角色,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国际视野养成是提升自身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主动学习国际知识,关注国际社会的热点,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辩证地吸收外来多元文化,积极参与课堂中对国际时事热点的讨论环节,主动参与学校举行的有关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实践活动,比如外语比赛、交换生、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活动,真正地将国际视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侯明贤.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论实习基地教育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12).

[2]姜宏德.关于双语课程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3]周超.机电复合传动综合控制系统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6.

注: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青少年国际视野提升研究”(2018KY097);2018年校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幼专为例”(GXYZJG2018Y04)

【作者简介】洪冬梅(1981—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双高计划人才培养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