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隐性知识管理探究
2021-12-15张艳妮张丹玮
王 千,张艳妮,刘 利,张丹玮,王 丹,陈 晋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基础科学部,长春 130112)
新工科背景下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管理形式,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效应。高校应了解隐性知识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影响,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结构展开详细探讨。我国高校隐性知识管理涉及到隐性知识的主要类型以及基本知识结构等多个维度,只有做到正确的内容识别和知识转移,制定出规范化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案,才能满足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1 隐性知识界定
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同学者对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观点看法。由于科学研究方式的差异性,隐性知识内容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因此隐性知识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但在某些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1]。隐性知识属于没有被编码和格式化的知识内容,想要进行知识内容的表达与传播十分困难,需要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才能够达到知识沟通的目的。隐性知识属于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是在不断实践和研究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性知识内容,与个体认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隐性知识不具备批判性,研究人员难以通过正常的逻辑思考方式,对知识内容的作用和性质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隐性知识的作用和特征,需要通过实践过程展示出来,不会以编码形式存在。隐性知识的使用具有隐秘性,潜移默化地对实践活动结果进行影响,无意识的隐性知识,需要通过特定的环境和方式进行显现,因此,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需要以实践内容作为支撑。
2 隐性知识特征
第一, 隐性知识具有程序化的发展特点。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行动特点密切相关,通过隐性知识的应用,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价值目标,作为一种目标实现工具,最终结果的价值越高,实现的过程越直接,得到的知识内容作用性越大。隐性知识的获取不需要外界的帮助,通常只需要个体的经验总结,得到适合自身的知识内容,结合日常生活环境得到多元化的知识性质,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当约束日常行为的知识与个人的思想认知相一致时,难以在短时间内调取针对某一技术的全部知识内容。
第二, 隐性知识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个人认知过程,具有不可操纵性、环境依赖性、自动性等特点。在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隐性知识难以察觉、不可被编码、与主体联系过于密切等特点,在知识整合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隐性知识的形成需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在个体实践过程中与个体之间产生无法分离的知识特性,属于一种动态化的存在状态,诞生于个体的认知活动中,存在的时间较短[2]。
第三, 隐性知识具有不可批判性,无法用言语进行表达。隐性知识会与特定的发展环境、社会背景产生联系,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的存在形式就会发生改变,作为一种个体化的知识内容,与个体之间的行为特点息息相关,只有开展实践活动,才能发现即时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处于不自觉、无意识状态,或者在某种特定的心智下展现。但经过系统化的知识处理后,能够以模糊的状态展示出来,通过象征性的语言了解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应用,只有掌握独特的隐性知识领悟方式,才能最终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3 隐性知识管理
3.1 隐性知识的转移
科技型人才正逐渐展示出聚集性特点,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好隐性知识转移,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进行合理应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是学生知识载体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创新改革要求的实现渠道。高校教师承担隐性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任务。隐性知识转移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核心,通过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系统化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经典分析模型。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需要注重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实现个体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同时,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在知识转化过程中进行类似知识内容的组合,隐性知识转移可以将现有的显性知识内容,通过系统化管理变为隐性知识产生的基础。在模型探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实现模型分析内容的拓展,充分展现出知识转移循环往复、不断创新的过程[3]。
3.2 隐性知识的共享
新工科背景下人们通过对隐性知识的接触越发密切,越来越多的个体逐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隐性知识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管理体系,将隐性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由于隐性知识的隐秘性、不易察觉性等特点,想要实现隐性知识共享十分困难。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多年的系统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高校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教育团队的发展情况,通过系统化的知识共享,分析隐性知识所具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通过编码展现等隐秘性特点,。为了实现隐性知识共享,提出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共享的方式,并通过实践案例研究,分析这一分享方式的可行性,结合知识管理过程中运用的基本理论内容,对当前高校工程教育团队个体之间所具有的隐性知识内涵和主要特征表现进行了解,建立系统化的知识分享模型。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工科高等教学要求的理论基础,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进行隐性知识分析,制定出与媒体丰富度相关的最佳隐性知识共享模式,设计出以工程教育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为主的系统分析模型,建立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工程教育团队中每日都会产生大量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与此同时,存在着许多影响隐性知识共享问题,由于负责隐性知识承载任务的个体,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工程教育团队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变量波动性,不同的科研组织会成立不同的激励机制。高校想要实现工程教育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创新,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营造出一个合理的共享环境,通过适当的引导,改变个体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除了针对工程教育团队进行隐性知识共享实验研究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邀请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到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网络交流平台,针对隐性知识共享问题展开专业探讨。
3.3 隐性知识的保护
做好隐性知识共享工作,是高校知识管理体系建立的主要目标,需要在保护隐性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首先需要健全隐性知识保护机制,了解知识保护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隐性知识保护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对整体工作流程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充分利用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对实验过程中已经具备显性化知识的个体,开展隐性知识显性化部分的保护工作,隐性知识保护机制会在知识分享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隐性知识差异性时,需要充分发挥出保护机制的管理作用,丰富隐性知识分享方式,通过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拓展高校内部隐性知识保护与分享途径,协调好个体之间的知识传递流程,制定出与隐性知识分享相关的限制政策和激励机制。建立以实践为主的隐性知识实验组织机构,加强高校内部隐性知识文化环境建设,当前我国高校对隐性知识的保护与分享,仍然处于初步的研究阶段,具有实践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想要保证隐性知识保护与分享的协调性,就需要通过系统研究模型的建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机制[4]。
3.4 隐性知识的传播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得到的隐性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制定出合理的应用策略,对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进行识别,完善知识保护机制。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同样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因此,需要加强对隐性知识传播的研究,高校需要充分考虑网络媒体在隐性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适用性,结合丰富的媒体理论,了解网络媒体发展下,隐性知识传播的主要结构和基本特征。由于隐性知识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对信息媒体内容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多样化的媒体沟通形式,借助信息化网络的便捷沟通渠道,实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隐性知识共享,近年来,视频会议、书面文档、网络公告等媒体沟通形式相继出现,为高校工程教育团队隐性知识传播网络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现代化媒体沟通形式以及网络传播趋势,了解高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组织部门之间的隐性知识传播形式,合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对得到的隐性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利用,从而改变学校师生固有的媒体沟通形式,保证组织内部网络沟通的畅通性,为后续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案制定提供条件。
3.5 隐性知识的挖掘
在进行隐性知识挖掘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先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了解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隐性知识挖掘案例,从信息化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隐性知识挖掘的重要性,制定出系统化的研究分析模型,了解隐性知识的共享形式,以及隐性知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实例,充分利用计算机大数据挖掘技术进行隐性知识的管理。
3.6 隐性知识的测试
想要充分认识到隐性知识对教学整体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测试体系,对隐性知识的重要性进行测量,并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掌握获取隐性知识的技巧。实际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具有的隐性知识水平差异性较小,由此可见,隐性知识水平不会受到专业性质的影响;不同性别的学生所具有的隐性知识水平差异性较小;但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隐性知识运用方式。隐性知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测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定量表的制定,对学生个体隐性知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学生的隐性知识存量水平,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为学生搭建生活情景,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案,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隐性知识水平,更好地满足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