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以甘肃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为例

2021-12-15吴玉霞王延秀杨丽婧秦舒浩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园艺农业专业

吴玉霞,王延秀,杨丽婧,秦舒浩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兰州 730070)

地方农业院校是农业高等教育的主体,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责任和时代使命,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服务“三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人才保证[1-2]。创新创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启发和活跃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园艺产品作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和装饰品,种类繁多,经济附加值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园艺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园艺产业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更加凸显[3]。园艺专业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才储备,如何将园艺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产业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当下园艺专业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甘肃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教学实践,分析了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共性问题,探索和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地方院校农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1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意义

为实现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与发展,需要改造现行的教育制度,年轻人是创新的主力军,高校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2014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明确提出“双创”要求,敲开了国内创业创新的大门;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要求高等教育要立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创新创业人才教育,高校正式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之路[4]。2015年11月甘肃省出台《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在全省高校贯彻执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甘肃农业大学于2016年1月率先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和领导学校进行综合改革和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5]。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国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新时代下,要做到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科学方法管理农业,大力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6]。实现这一目标的落脚点是培养现代化农业人才。地方农业院校作为当地农业人才的智库,具有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地方农业院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的发展机遇,要深刻认识学校发展和国家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扩大社会服务力度,不断强化其职能,自觉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学校的高质量持续发展[7]。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指导下,学校要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和特色,将农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农业农村结合起来,以开放、国际化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深入贯彻服务乡村、振兴农业的思想,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助力农村经济振兴。

2 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2.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起步较晚,创新创业理念的普及性和渗透性不强,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健全,需要经历课外创业教育到专业教育、学位教育的转变和发展,这是一个不断磨合、适应、接受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需要结合学校生源质量、自身发展情况和学校地域特点,制定适合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地方高校办学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制定上更注重生产和应用实际。目前,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集中体现在教育目标不明确、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不健全、教学方法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学校保障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平台建设滞后等方面[8]。

2.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不紧密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对象是全体学生,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如何将创新创业思想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需要各个专业专长的人介入并深入思考,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往往不同专业固有的“专业化思维”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强的抵触作用,专业学位教育要求“专”,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广”,两者在思想内涵上存在分歧。破除这种观念性障碍,让专业学位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很好地衔接和结合,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要在实践中找寻“结合专业教育”的合适途径和方法,克服两者结合过程中的障碍。在这一点上,目前很多地方高校仅浮于教学表面,还没有做到深入和切实的衔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学生也很难深刻领会和运用。

2.3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够深入

“广谱性”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还没有在地方高校中普及,虽然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及其他服务机构,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但学生的参与度、举办的活动类型还相对单一。如“挑战杯”“创业大赛”“创业培训”“企业家/校友论坛”“创意作品评比”等,参与者以创新创业相关协会的学生居多,其他学生参与较少,创业教育实践只是“少数派”学生的教育活动。教学形式上以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为主,教育活动并未深入到专业教育教学中。实践活动内容上侧重于学生创业思想、创业技能的培养,针对学生专业创新思维能力开发的活动涉及较少。

2.4 创业教育本土化缺失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创新教育,直至今日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诸多理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思想和体制上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地方院校借鉴国内名校,但国外和国内名校的生源在思想认识层面、文化、环境、平台方面与地方院校学生有很大差异,一味的照搬照抄,使创新创业教育不接地气,口号和思想传达居多,无法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也无法在实践上落实。地方高校教育理念一般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地域特色明显,专业教育与创业环境受地域影响,特色鲜明,缺乏本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空中楼阁,流于形式,无法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园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政策为导向,以服务农业农村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深入挖掘园艺专业特色,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拓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共性问题,地方院校在原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从夯实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元化教师队伍、搭建教育和保障平台、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园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尝试。

3.1 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夯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在长期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园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存在着师生接受度不高、创业实践活动参与度不够、创新创业活动单一、浮于表面、没有切实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及服务产业开发的实质实践内容等问题。鉴于此,学校和学院应多渠道加强宣传,深入解读当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结合创业优秀人才事迹,使学生树立为国家振兴、农业现代化奋斗的远大理想和为家乡服务的使命感,让师生自觉投入到这一教育活动中,从理念上形成共识,从意识层面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另外,要及时传达国家和地方政府人才培养和创业服务的相关政策,为学生创新创业扫平障碍,重塑学生振兴农业、回乡创业的希望和自信;通过杰出校友、创业模范的事迹展播展示等,树立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创业团队或学生榜样,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力。

3.2 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甘肃农业大学的“老牌”专业之一,园艺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经验,人才培养目标过去定位于服务省内园艺产业发展,但在新农科建设和双一流专业要求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进一步调整。结合“十四五”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要明确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的宗旨,从农业现代化视角布局课程体系,从产业需求、专业特色、专业知识及技能,科学素养等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的“广谱性”创新创业培养理念。

3.3 组建多元化、接地气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作为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也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教育成果[9]。作为农科专业,产业发展的根基在农村,脱离了农业农村这个根基,园艺专业教育犹如纸上谈兵,落不到实处,为此要打造一支多元化和接地气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不仅要有学科专任教师,也要有懂经济、懂市场的创业指导、创新教育专业教师。学科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启发学生开展技术、技能创新,促使专业和产业经济有效融合。聘请企业家、创业实践者、杰出校友、地方农技人员等担任双创导师,向学生全方位展示园艺产业发展动态、生产实践经验和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模式等,开拓视野,启迪创新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务实精神,为学生创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0]。

3.4 建立开放共享的教育教学平台和保障平台

在园艺专业创新教育教学平台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训平台、校企共建平台、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各级重点实验室和校内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实现校内教学平台、仪器设备、实验基地的开放共享,打造校内开放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创新创业平台环境;二是学院层面要结合学科建设,扩大实验室容积率和容纳量,优化实验室功能,更新仪器设备,建立高新技术实验平台,进一步扩大本科生参与创新科研项目的人数;建立专家库、实践实训基地等校地、校企合作基地;争取国内外同专业或同领域的实验室、试验站、实习基地、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等平台资源的共享。

保障方面,学校和学院层面要做好政策指导、资金扶持和专业化指导;要建立和完善学院和学校科技孵化机制,帮助学生开展创业项目的打磨优化、科技转化、风险评估、政府贷款、协调推进和落实等环节,促进项目的研发、转化和利用,实现学生的创业梦想和人生价值[10]。

3.5 创新工作模式,助力创新创业实践

园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不能只局限在校内,而应积极寻求机会渗入到社会经济层面。在工作模式上,学院要多方面争取政府、企业、社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产业的融合。创新不是天马行空,在园艺新产品、新技术、新创意等的研发方面,要跟企业深度合作,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核心技术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3.6 加强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和丰富活动内容

一方面,园艺专业教育要结合地方经济活动,与当地其他院校、企业加强联系,举办多学科、多层次交互融合的创新实践活动;聘请企业家导师,组建园艺产前、产中及产后各个生产环节创新创业社团、科技协会、兴趣小组等,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创意设计、创意作品等展示和评比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园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园艺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学同专业、同领域单位的交流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借鉴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拓展创新思维;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和创新成果等;在校内或院内组建专业兴趣社团,加大“三下乡”科技服务活动力度,加强在校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管理,让每个本科生都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4 结 语

“十四五”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人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园艺产业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绿色支柱产业,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促进园艺产业发展,实现园艺现代化有直接推动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指导下,将园艺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与服务农业农村结合起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视野开阔、极具创新精神且有一定市场、经济知识基础的新型农业人才,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或就业,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发挥人才优势,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经济振兴。

猜你喜欢

园艺农业专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园艺奇葩
部分专业介绍
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