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中考排球垫球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2021-12-14丁培鑫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育中考有效性教学策略

【摘 要】排球垫球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排球垫球教学有效性相对欠佳,而这必然会对学生体育中考成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排球垫球的种类及练习方法,然后着重探讨排球垫球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中考;排球垫球;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0-0112-02

中考体育将排球垫球纳入考核内容的目的不仅在于考查学生对排球垫球这一技术的掌握情况,而且希望借助这一技术的考核,使学生加深对排球知识的了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但是由于触地即失分的特性以及活动范围不足,导致排球垫球教学有效性不高,中考体育中,选择此项目的学生少之又少,这些因素对中考体育排球垫球考核目的的实现是不利的。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如何提升中考体育排球垫球教学有效性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排球垫球的概述

(一)概念

排球垫球具体是指排球对接过程中的一种击球技术,接球人员通过调动全身力量运用手臂迎击,使迎面而来的排球垫击反弹回去。在排球垫球过程中,接球人员必须精准迎击部位,采用正确的迎击手法、迎击姿势,才能将排球垫击反弹回去,实现良好的垫击反弹效果[1]。

(二)种类

排球垫球的种类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单手垫球、双手体侧垫球、双手正面垫球、双手背向垫球、跨步垫球、前扑垫球、低姿势垫球等垫球类型。

二、排球垫球的练习方法

在排球垫球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传授学生排球垫球的要领和姿势,之后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排球垫球模拟练习。首先是手势练习,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试作—教师纠错的模式,帮助学生掌握排球垫球的手势。其次是完整动作练习,在学生掌握排球垫球的手势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原地模拟排球垫球的动作,重复多次练习。在此过程中,为增强学生练习热情,避免学生出现厌倦情绪,教师必须对练习方法合理设计,要保障设计的科学性及趣味性,常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接力垫球

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见识过排球,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才真正了解排球,由于学生刚刚了解排球,所以普遍好奇心比较强,但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排球垫球的技能操作,此时学生会因好奇心消退而出现懈怠,甚至是厌学现象。在此情形下,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如可以通过分组练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由分组,6人为一组,围成圈状,通过顺时针、逆时针、对角线等方式进行接力垫球。借助这种练习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垫球反应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学生对自身问题加以反思,并互相指导纠正,而这对学生排球垫球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2]。

(二)互垫

互垫是指2人为一组开展排球垫球练习,在练习过程中,2名学生的位置可以随时交换,不是一直固定的。互垫的练习方式,可以防止学生出现偷懒的现象,提高学生练习效率。除此之外,借助互垫的练习方式,还能使学生培养换位心理,深化队友间的情感,使练习时间得以有效利用,进而提升学生练习效果、达到队友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自垫

自垫是指使学生独自练习,双手将排球送出,排球回落时,再将排球垫击反弹回去,如此循环往复。自垫的练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专注力,使学生不断改正自身的垫击姿势、手势,而这对学生垫击能力的提升是有利的。除此之外,自垫需要学生一个人练习,这就需要学生自主安排练习时间,制定练习目标,而这对学生自主运动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三、提高排球垫球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排球体积较大,而且具有一定重量,打在手臂或身体上会很痛,初中生年龄较小,耐力水平较差,因此对初中生而言,学习排球垫球无疑是一种挑战。为消除学生对排球垫球学习的恐惧,提高学生参与排球垫球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对教学策略加以合理选择,以此来有效提高排球垫球教学的有效性。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

学生在排球垫球运动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姿势,以此及时对来球做出反应,更好地对来球进行反击。常用的准备姿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深蹲姿势,一种是半蹲姿势,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可以采用半蹲姿势。半蹲姿势的要点在于,学生要双脚分开站立,分开距离大致与肩宽一致,正面面对来球方向,身体重心前移,双膝内收,膝盖垂直方向超过脚尖。在球传来之前,双脚保持静止,眼睛时刻注意来球方向,以便及时作出垫击反应。双脚移动的位置及方向,要根据来球的方向及回落位置决定,要始终保持身体正面对球,时刻准备接球的状态。

(二)垫球的部位及反击

在对来球迎击时,学生可以采用单臂垫球,也可以采用双臂垫球,但是不论采用哪种垫球方式,必须保证击球部位与手臂处于同一水平高度。除此之外,在对来球迎击时,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如在采用双手垫球时,学生必须做到“一插二夹三抬

肩”。即在来球迎击时,学生要将两臂前伸,确保球能够落在两臂之上。当球落在两臂之上时,学生要用双臂的肘关节用力夹紧,前移身体重心,通过抬臂抬肩的方式搏击球。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击球部位与腕关节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厘米以上[3]。

(三)垫击球角度及弧度控制

在垫击球过程中,学生必须对回击球的角度及弧度加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回击球得以反击回去。首先要保障球回击的方向、速度与预想的一致,其次要保证球以适中速度平稳达到预设之处。在对球垫击时,要保障手臂抬高的力度与球的速度成正比,手臂抬高的角度与球的弧度成正比。学生要增加球的速度及弧度,就要加大抬臂力度,扩大抬臂角度。除了可以通过调节抬臂的力度及角度对回击球的速度及弧度控制之外,还可以通过调节腰部速度、蹬地力量来对回擊球的速度及弧度加以控制。相应的,蹬地力度越大、腰部速度越快,回击球的弧度及速度也会越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学生的垫击球动作,一旦发现错误或问题,就要立即对学生加以指正,以此来规范学生垫球姿势,提高学生垫球动作的平稳性[4]。

(四)用较小的幅度及力度开展练习

初中生虽然之前可能接触过排球,但是真正学习排球、练习垫球往往还是第一次。因此,在对排球垫球教学时,教师必须对学生抬臂的幅度及垫球的力度加以指导。由于上课练习时间有限,为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的练习,也为了提高学生垫球练习效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垫球力度加以控制,以防排球回击位置过远。除此之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控制手臂的摆幅,提升垫球的平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回击球的角度及弧度得以更好地掌握。

(五)自垫时保证身体重心与球正对

自垫是一种垂直向上的垫球运动,学生在自垫过程中要保证手臂伸直的方向与球回落的方向成直角,回击球方向垂直于地面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开展练习,不仅可以降低自垫的难度,而且可以减少学生移动幅度,防止学生发生碰撞现象,确保学生健康安全。除此之外,在自垫过程中,学生必须对垫球的力度加强控制,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要用平稳的力度进行垫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排球垫球的稳定性,确保排球在预设位置回落[5]。

(六)击球时手臂与地面保持平行

学生在垫击球时,手臂要与水平面相平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垫击球的力度及速度,使其按既定设想发射出去。除此之外,在垫击球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注意球的运行情况,以便对来球进行垫击[6]。

(七)加强总结与反思

在排球垫球教学中,简易化的垫球技术无法体现垫球动作的细节之处,而学生只有领会到垫球动作的细节之处,反复研究、反复揣摩,从中发现垫球动作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才能不断对垫球技术加以改正,加以优化,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垫球技术模式。如沈富麟教练就提出通过大拇指下压可以使垫球稳定性更高等技术。因此,在排球垫球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练习情况,尤其是学生在垫球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垫球学习规律,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强、适应性强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排球垫球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切实提高。

综上所述,排球垫球是中考体育项目之一,但是由于排球垫球自身特性以及活动范围局限,导致排球垫球边缘化严重,选择其作为中考体育项目的学生少之又少,从而严重违背了中考体育设置排球垫球项目的初衷。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排球垫球教学加以重视,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结合学生的兴趣喜好,选择恰当的练习方式,规范学生垫球动作,传授学生垫球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垫球能力得以切实提升,更好地应对中考体育对排球垫球的考查。

【参考文献】

[1]周生盼.“掌握学习”教学法在排球垫球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30).

[2]乔发君.体育中考排球垫球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20(27).

[3]李鹊.初中体育排球的教学与训练分析[J].才智,2020(18).

[4]陈保新.提高初中生排球垫球稳定性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9).

[5]彭玲琳,李成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报告——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2).

[6]张磊.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中考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水平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1).

【作者簡介】

丁培鑫(1994~),男,回族,福建晋江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排球游泳。

猜你喜欢

体育中考有效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延续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对西安市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