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省休闲农业破瓶颈对策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

2021-12-14刘俐伶

山西农经 2021年17期
关键词:吉安市农业旅游

□刘俐伶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 吉安 343000)

1 休闲农业发展的地位及作用

休闲农业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兼有休闲和生产属性融合,将休闲娱乐、自然风光、农事活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融为一体,实现了一二三产业优势互补。休闲农业是振兴乡村、拓展农业、富裕农民的产业新业态。

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如下。一是以农为本,促民增收。二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拓宽农业旅游和服务功能,融合并延伸一二三产业。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是增强农民自主发展意识,激发农民创新创业活力。五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六是挖掘、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改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吉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1 资源情况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江西省下辖的11 个地级市之一,古称庐陵、吉州。吉安市旅游景点独特,革命旧居聚集,文化古迹遍布,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据统计,目前吉安市共有国家5A 级景区1 家、4A 级景区12 家,省5A 级乡村旅游点1 家、4A级乡村旅游点24 家。

2019 年,吉安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0 亿人次,增长24.8%;实现旅游总收入1072.1 亿元,增长33.6%[1]。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吉安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旅游业发展和当地休闲农业发展是分不开的。

吉安市“红、古、绿”三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誉为“天下第一山”的井冈山,还有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白水仙等4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当今世界保存最完好、保留遗址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窑址群吉州窑,以及白鹭洲书院、新干商墓遗址、永丰西阳宫等一大批人文古迹;有青原渼陂古村、泰和蜀口古村、吉州钓源古村、吉水燕坊古村、峡江湖州古村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还有独特的红色文化、陶瓷文化、青铜文化、庐陵文化、进士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此外,吉安市有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国家星级休闲农业企业8 个,井冈山市神山村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4 个,泰和县蜀口人家等省级休闲农业企业12 个。

2.2 旅游规划

吉安市旅游和休闲农业是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吉安市围绕“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旅游综合集聚区、特色景观节点区、休闲度假康养区以及城乡线路网、线上服务网为重点的“三区两网”建设。

吉安市主推红色、绿色、古色资源游,布局了进士文化园、吉州窑、渼陂、羊狮慕、蜀口洲、万花世界、遂川桃源梯田等15 个吸引远途旅行的旅游集聚区版块,吸引近处环游的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和文化古村落等特色景观节点区,吸引休闲度假的井冈山、安福武功山、遂川汤湖温泉度假村、“庐陵西池”农林旅游休闲度假区、柚乡园等休闲度假康养区。

吉安市推出吸引大众游的城乡旅游景区联成一线的城乡线路网,推进市、县两级智慧旅游网络搭建,建立“一部手机游吉安”游客服务平台,实现市、县和旅游企业三级智慧旅游平台对接,逐渐打造旅游线上服务网。

目前,吉安市正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夜间旅游、水上旅游等多元化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这一系列举措中有很大一部分资源来自农业和农村,给吉安市休闲农业带来发展机遇。

2.3 发展模式

2019 年吉安市政府发布《吉安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为休闲农业良性发展提供了机会。

吉安市利用休闲农业产业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改造传统农业,创建休闲农业品牌,美化农村环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的深度融合。结合文献梳理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和类型,吉安市代表性景点归类如表1 所示。

2.4 经营情况

“十三五”以来,吉安市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农业产业、庐陵文化等资源,深挖潜力,精心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精品民宿等打造成为极具活力的新型业态。2019 年吉安市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企业842 家,休闲农业从业人员3.09 万人,农家乐经营户0.699 万户。虽然吉安市休闲农业占旅游年总值的比重不大,但是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农家乐数量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3 吉安市休闲农业破瓶颈对策

随着休闲农业发展,吉安市更加重视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升级景点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逐渐融合一二三产业,但地方差异也在逐渐变大。吉安市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存在停车场、通信、饮食、卫生、住宿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品质不佳,宣传推广不到位,缺乏合理规划等问题。

3.1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在吉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休闲农业区基本完善了公路、村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但仍存在厕所脏乱、垃圾未及时处理、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缺少停车场、缺少必要的休闲娱乐设施等问题。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游客体验[2]。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宣传体系,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把吉安市休闲农业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旅游目的地。

3.2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丰富体验产品

根据独特的红色文化、陶瓷文化、道教文化和古村落文化等庐陵特色文化,明确定位,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独特文创纪念品等差异化产品,实现差异化经营,打造不可复制的休闲旅游品牌[3]。

3.3 打造精品线路,吸引不同群体

围绕“全景吉安、全域旅游”,结合“红、古、绿”优势,充分研究消费群体,紧跟热点和消费需求,围绕“健康游、生态游、就近游”主题,规划多种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适合大众的“平民线路”、适合外来旅客的“文化特色线路”、适合学生的“研学线路”等。例如依靠江西名茶遂川狗牯脑茶,全方位挖掘茶文化,开展研学体验教育,开展茶树认种、摘炒茶叶等体验性项目。

3.4 多渠道宣传,推广品牌

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社群组织等新媒体宣传平台,推广旅游产品。通过策划各类事件,讲好品牌故事,制造“爆点”。创新品牌媒体广告和主题活动,最大限度提升核心竞争力[4]。

3.5 引入AR技术,增强现实感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在现实影像上叠加相应图像的技术,利用虚拟世界套入现实世界并与之进行互动,达到增强“现实”的目的。吉安市很多知名古村落历史较长,存在部分不完整的地方。可以利用AR 技术,让游客看到遗址上残缺部分的虚拟重构。

猜你喜欢

吉安市农业旅游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劳动教育筑未来——吉安市初中劳动教育课例展示活动有感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贫 构建“遇困即扶”新机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购买”快乐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