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021-12-14汪海燕
□汪海燕
(昌乐县营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潍坊 262400)
我国农业经济受“剪刀差”影响较大,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呈现负相关,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资价格却越来越高,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虽然政府提供了多种补贴,但仍然难以改变这种态势。想要改变这一情况,必须融入信息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优化种植结构,落实农业机械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链式经营以及农业电子商务化。
1 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行业信息交换、交流以及先进知识共享,让行业经济得到良好发展。信息化成为行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的推动力,有助于整个社会顺利转型和实现集约发展。
信息化发展包括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两个阶段。其中,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彼此联通,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驱动力[1]。信息化水平取决于地区基础建设、人民素质、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正因如此,我国南北方信息化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南方信息化水平高,行业发展集中化,并且具有良好的向外延展性。
2 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的积极作用
信息社会下,信息和工具、土地一样成为了生产要素,而且信息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影响力。信息化便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某个领域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于农业经济而言,信息化管理具有如下优势。
2.1 打通信息屏障,促进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
我国农业经济一直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农民作为农业产业中一员,一直游离在产业信息系统之外,对农产品价格不灵敏,完全被农产品采购商等控制。信息化管理打破了信息孤岛,让农民可以了解到更多市场信息,使其从传统的粮食交易向半成品交易转变,并且能够对接消费市场,积极生产生鲜产品。
在信息作用下,农业经济甚至可以形成农资企业、农民、半成品加工企业、终端超市为主体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会让链上主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告别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2]。
2.2 促进新技术融入农业,提高生产力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属于半自动化,将来会出现智能化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设备融入农业生产中,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在新技术驱动下,农业经济结构会有所改变。其根本机制在于被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在“一村一品”政策下从事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兴起增加了农业经济主体规模,加快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2.3 提高农民收入
以电子商务形式将农民和终端消费建立链接,农产品直接对接消费者,摆脱了传统产品交换、销售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无需让中间商侵占利益,使农民获得的产品销售收入更高。这一点在南方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3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1 在种植阶段应用
第一,一直以来我国种植结构都不够科学,容易存在特色种植、普通种植的两极化。这种两极化会导致地区农业经济出现失衡。例如某地区农民看到特色种植收入高,便跟风进行特色种植,结果供大于需,造成特色产品价格下降。同时,由于特色种植挤占了普通种植,导致当地粮食不能实现自给自足,需要从外地调运粮食。相对封闭地区仍然坚守传统种植,种植结构固定,土地产出低。在种植阶段实现信息化管理,根据当地土地禀赋和本地消费市场状况合理调控,保证传统种植、特色种植和经济种植具有合理比例。
第二,农业种植自古以来具有“靠天吃饭”特性,受气候影响明显。将3P 技术融入到气象预报中,可以更准确地预报大风、雷雨、霜、雪等,而且能够实现15~30 d 预报,对于抢农时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种植收益受土壤地力影响较大。利用现代智能测量工具可以对土壤当中的氮、钾、磷、微生物、重金属等进行测算,帮助农民制订合理的混合肥用量及比例,采用积极措施清除土壤中过多的重金属,提高农产品健康水平。
第四,通过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农民可以和乡镇农技站、农机站建立联系,及时获得在线帮助,有效改进种植和养殖方法,改善病虫害防治手段,从而提高收入[3]。
第五,以村为单位,建立特色种植基地,推出当地农产品官网,面向全国销售特色产品,既实现了集中种植和规模化运营,也利于形成统一的农产品品牌,扩大当地农产品知名度。而且,特色种植容易形成“一村一品”,进而塑造出优良的农村旅游项目,实现乡村多产业发展。
第六,通过大数据技术研究城市消费者消费习惯,总结出1~2 年内的消费趋势,然后制订相应的种植计划,确保动态满足消费,避免种植模式滞后于消费市场的情况发生。
3.2 在交换阶段应用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交换对象都是工业领域。农民将粮食等销售出去,然后利用所得资金采购劳资。在这个过程里产生了很大的“剪刀差”,即农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这会不断增加农业成本,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剪刀差”是造成农业人口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交换阶段融入信息化管理,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丰富农业交换途径。通过互联网寻找更多的劳资生产厂家,利于集中比价,通过同质比价和同价比质,提高农民在交换中的地位,使农民不再被动交换。例如淘宝平台有各类农药、化肥,农民在线下单后,卖家会安排物流送货上门且价格实惠。这可以节省农民种植成本,有效缩小“剪刀差”[4]。
第二,通过大数据技术研究城市人口旅游需求,然后于村落中凭借本身资源打造采摘园、体验园、康养中心等,丰富农业经济主体,促进农业经济多样化。这其中的交换机制是以创新创业旅游项目、独特民俗服务作为产品,换取城市人口、资金,实现了城市家庭资金向乡村集中。
第三,丰富劳动力交换模式。传统农业之下,农民利用农闲期进入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务工,农民就业面狭窄,劳动力交换比较被动。信息市场下,农民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5]。
3.3 在分配环节应用
第一,农业分配指的是农民收入分配,而生产方式决定着农民收入分配方向。传统模式下大部分资金用作来年的种植成本,一部分成为家庭支出,剩下一部分存进银行,这种分配方式难以刺激农村市场消费热情。在信息作用下,随着生产方式改变和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家庭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于是洗衣机、冰箱、冰柜、电视、空调等进入农民家庭,一些小型服装店也出现在农村,饭店、冷饮店等于街头巷尾出现。农民消费多样化,对我国扩大内需作出了积极贡献[6]。
第二,资源分配,包括土地、劳资、人力等分配。在信息技术下,我国基本完成了土地确权。对于土地,除耕种之外,还可以通过使用权出售换取收入。通过信息网络了解更多劳资产品信息,结合自身需要科学采购。剩余劳动力通过互联网寻找就业出口,实现了就业扶贫,提高了劳动力输出的精准性。
3.4 在消费环节应用
消费有两层含义。
第一,农产品消费。狭义方面是指除农产品产地之外其他对农产品有需求地区的消费者。以往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民和市场隔着诸多主体,农民不能直接和消费者沟通,粮食价格波动完全处在中间商控制下,农产品价格传导失灵。而且消费者的各类消费需求难以直接反馈给农民,导致农民种植单一化、传统化。在信息化环境下,农民和消费市场的壁垒被打破,粮食价格杠杆更灵活,而且农民能够提前了解消费市场动态,针对性地改变种植方式,始终和市场同步,避免了供给的滞后性。
第二,农村市场消费。除家电、饮食、服饰等消费外,农村家庭的教育、养老、医疗、旅游等支出不断增加。农村居民饮食习惯改变,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农村家庭医疗支出会直接改变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在信息化环境下,当地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统计农民的生活状态,认真分析农村人口疾病发展态势,形成良好的干预方法[7]。
4 结束语
农业经济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4 个环节组成。以往,农民在农业经济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具有价格制定主动权,很多利润被中间商侵占,在“剪刀差”之下承受巨大的生产成本。在信息社会之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这样的壁垒,做到灵活生产、多途径交换,使农民在分配和消费环节更具主动权。这对于农业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激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