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基于《新时代农村经济体制的再改革——青岛西海岸新区改革试点举例》的思考
2021-12-14□杜威
□杜 威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济南市情)研究中心 山东 济南 250100)
当今世界,对人类文明发展至关重要的国际贸易尽管遭遇了某些貌似强大的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的袭扰,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不可阻挡。马克思在研究现代大工业社会兴起的原因时就指出:“一切生产部门的共同基础是普遍交换本身,是世界市场,因而也是普遍交换所包含的全部活动、交易、需要等[1]”。土地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世界性生产的“共同基础”中最关键性的要素,也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重点内容。
新型土地改制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效益凸显,农民获得承包土地衍生的股权,成为新科技产业工人,获得了更高收益,实现了集体与农民双赢。然而,该地区当前改革仍然存在新制度优势发挥不足,管理人员对信息、经营规律的认识尚需深化,搬迁过程忽视农民利益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遵守法律规则,出台便利、优惠农民的政策,引导农民掌握信息、智能等高新技术,工农携手,扩大开放,实现海内外合作共赢。
1 新的土地改制业绩凸显
世界各国在21 世纪“对食物的需求不断增长,提升耕地粮食产量日益紧迫[2]”。依据我国于2017 年末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我国耕地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山地多、平原少,全国土地资源比重为山地占33%、丘陵占10%、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3],现有开垦的耕地面积不足和质量欠佳,加之人口数量众多,使得我国十分迫切持续发掘农田生产潜力。
山东省农村状况在此大背景下又有两个特点。其一,乡间村落多、小、散。全省农村行政村数量6.95 万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农村行政村平均人口530 人,在全国居倒数第二[4]。突出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密度高。其二,农村人口持续净流出。山东省长年有大批乡村农民离省外出务工,近6 年全省人口净流出已超过100 万人,呈现持续净流出趋势[5]。
1.1 从土地制度变革中获得更高效益
革新土地制度,推进农耕业发展,是自古以来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以下简称西海岸新区)于2014 年12 月入选了农业农村部等13 个中央部委批准的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系列改革。2019 年西海岸新区实现生产总值3 554.4 亿元(含保税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8 年增长5.7%;实现农业总产值147.7 亿元,增长6.6%;农业增加值83.2 亿元,增长2.9%,改革成效显著[6]。
马克思曾深入研究了欧洲、亚洲等地资本主义产生以前土地与人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在所有这些形式中,土地财产和农业构成经济制度的基础[7]”。马克思概括了土地与人的第一个特点:“对劳动的自然条件的占有,即对土地这种最初的劳动工具、试验场和原料储藏所的占有,不是通过劳动进行的,而是劳动的前提。”马克思形容了土地与人的第二个特点:“这种把土地当作劳动的个人的财产来看待的关系”,恰如劳动者的血肉,“……就是说,这和他的皮肤、他的感官一样是他的活动的前提,这些器官在他的生命过程中固然被他再生产着和发展着等等,但毕竟存在于这个再生产过程本身之前”,缘由为历史塑造,故而“直接要以个人作为某一公社成员的自然形成的、或多或少历史地发展了的和变化了的存在”。
《再改革》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理论,根据古代罗马帝国、先秦王朝等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根据地、抗日根据地等历史,解析了土地制度变革活动,从历史大视角总结了亲身参加的西海岸新区土地产权流转改革经验,提出如下观点——唯有赋予农民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真正支配土地经营的权力,破除阻碍农民对耕地商业化经营诸如关键性的股份制运作的门槛,农业才能在新时代再次飞跃发展。
1.2 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股权及其应用
农民是农作物产品最直接的生产者,同时必须在实际上以田地主人的身份真正完成耕播活动。在中外各国漫长的历史中,农民均遭受压迫,苦难深重。例如,中世纪的英国处处可见国王、土豪、流氓强占土地时“贪婪私利下的残忍暴力、卑鄙计谋、欺诈交易”。毛泽东于1931 年2 月28 日对分田给农民的土改作出指示:“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吃不完的,任凭自由出卖,得了钱来供给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储蓄起来,或改田地,或经营商业,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实施这项政策,农民真正成为田地主人,踊跃参加红军,中央苏区不断扩大。反之,红军反围剿失败,根据地丢失,血的教训极其深刻。
《再改革》作者以工作过的西海岸新区琅琊镇甸王村、薛家岛街道施沟社区等地为例,详细解析了自20 世纪80 年代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之后,山东省再一次更深刻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过程。该著作引用了英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arry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就是说明为了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必须改变社会制度,因为落后的制度实际上本身就占据和浪费了经济资源,成为释放资源效益的障碍。从制度改革入手,推动经济发展,就是直接降低交易成本的“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该理论从经济学角度印证了马克思所提出的上层建筑必须随经济基础而变动,适应经济基础的论断,这就是目前流行于国际经济学界的新制度学派。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制度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改革》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西海岸新区农村土地改制情况,总结经验,涉及弱项。书中强调了设立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的作用:一是建立机构,制订方案;二是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三是界定成员,量化股权;四是成立组织,完善治理结构;五是建章立制,加强监管,把握方向,递进前进,不走弯路,凸显效益。
1.3 重新配置资源,集体、农民双获赢利
西海岸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之后,传统村庄出现了现代化的股份公司。琅琊镇王家台后村东临“碧波银浪金沙滩”的龙湾,南靠千古名胜琅琊台。当地发展关键举措是“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扛大旗,成立了青岛龙湾渔家旅游专业合作社,一方面,激励入社村民先后开办了各具特色的“渔家宴”96 户;另一方面,引进投资2.2 亿元的龙湾温泉度假项目。村民各显神通,竞技商场致富;集体整合村庄优势资源,成功招商引资。“个人行为的影响取决于管理自由裁量权,而管理自由裁量权又取决于企业的所有权背景”。
新的产权体制改革激发出的倍增经济力量日益明显。2019 年7 月21—27 日,旅游专业合作社联合青岛瑞源集团、青岛新闻网等承办了以“时尚青岛 活力琅琊”为主题的第4 届“龙湾嗨海季”,内容包括青岛第一渔家长桌宴、琅琊祈福节、龙湾沙滩定向赛等六大版块活动。文化娱乐不仅吸引2 万余名市民游客参与,而且通过网络传播,国内外点击量超过2 000 万次。该村荣获农业农村部“2019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是西海岸新区唯一上榜的乡村。土地产权改革创建了新的法人治理经济形态,农民、农村和农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富。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
2 不容忽视的行为偏差
土地改制是新事物,涉及内容复杂的股份公司及商品竞争、价值市场实现,西海岸新区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2.1 新经济体制优势发挥不够
一些村庄建立新型集体经济合作社之后,简单依据组织结构关联运作。虽然办公室挂出新牌子,但是指挥生产按部就班,“信息获得口头相传,决策项目手拍脑门”。
狄安·斯通(DianeStone)认为,试图按照“纯粹线性因果关系传递调整出周全政策是错误的,因为只能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简单性、混杂性和狭义性”。很多事例表明,当今的商品大世界日益复杂多变,无论哪一位经营者都要“全面思索经济、统计、市场、消费等要素,达到生产费用和销售平衡”,才能达到经济繁荣。新经济制度优势如何发挥,尚需当地决策者破题。
2.2 应对商情信息变化滞后
尽管商品行情始终瞬息万变,然而当地不少合作社仍沿袭传统保守劳作方法,例如,内部管理缺乏现代理念,不舍投入财力调研外界市场,作物栽培固守老辈人的做法。《再改革》分析了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前的农村经济体制,认为封闭色彩浓、主观意识多是明显弊端。改革开放松解了农民身上的束缚,他们外出务工,知晓天下,回乡劳作,新法频出。马克思指出,“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信息时代,视听闭塞是大忌。
2.3 肤浅认识导致行为偏差
当今社会文化日益多元,不同人群、年龄段间的认知差距较大,同村、同社成员时常表达不同甚至利益追求相悖,合作社对内管理与对外决策矛盾纷扰。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激烈,人们必须迅速捕捉稍纵即息的商机。内外皆有压力,合作社上下人员不可避免时常身处事务冲突之中。麦克尔·格肯(Michael Gerken)认为,处理矛盾“带着模糊甚至认可对方有问题的社会刻板印象,或者不公正的民间认识论偏见而产生的认识,是要落入不公正判断的陷阱”。他归纳称之为“务实性侵犯理论”,其中心理念是“认知不公正在常规分析中起作用,就会导致对原始证据判断的深度分歧”。
2.4 房屋和土地拆迁合并忽视民众利益
在西海岸新区,无论是较早于2018 年11 月完成整体搬迁的琅琊镇蒲湾村、陈家贡村,还是居民目前对灵珠山街道所辖32 个农村社区和1 个城市社区合村并居布局规划的询问,显示当地仍然留存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杰拉尔德·朗(Gerald Lang)认为,“这些规则一旦确立,就界定了我们的合法权利。”农民盖房非常艰辛,耗费资金搬迁更需有利可图。拆迁老宅基地,无论行为者另作何种计划,农民要求离村后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都是正当合法的。“除非这些合法权利是明显的次优或恶意歧视,否则应基于道德理由维护这些权利。道德可引导我们尊重‘明确、公开、前瞻性’的法律或公共规则”。
3 深化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土地改制形成的新势能,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
3.1 持续深化体制改革
农民入股公司或者村集体企业建立之后,需要及时改变隐形于新组织内的陈旧做法,充分发挥新经济体制优势。
3.1.1 引入现代管理方法,促进土地产权价值变现
农村沿袭生产方式,遗留宗氏家族浓厚色彩。马丁·奎恩(Martin Quinn)等认为,家族企业在“一般管理会计和控制操作中缺少规范”,搏击现代商战,必须要使这类企业在四个维度上(即架构、治理、创业和管理)严格规章制度。无疑,这个建议值得借鉴。
3.1.2 鼓励社员学习高新技术,通过优化企业有机构成获利
乡村企业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使用物资人力等要素,这就是马克思所说“通过资本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获得更好效益。马克思同时指出,“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再改革》推荐村庄社员入股变为公司职工,他们学习应用智能设备,提升其素质获利。马克思明确指出,“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因而它们所推动的活劳动量也就不同”,生产创造的“利润的实体量,也就不同”。鼓励社员学习高新技术、优化企业有机构成是体制改革的重点。
3.2 严格遵守执行法律法规
经过土地流转,农民自原来仅有承包权改变为拥有较高层级的股份权,他们对未来利益有了更加明晰的索求权。尽管商品市场千变万化,经济效益时好时坏,只要是农民专利的索求权不变,“投入生产与利益获得平衡就不容争议”,于是这种结构“维护公平正义实现”,最终裁决使“当事方有信心持续推进公司项目”,服务社会经济增长。为引导乡村人员遵循法纪,确保农民索求权实现,提出两点建议。
3.2.1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辨析土地流转涉及的矛盾,遵循责、权、利客观规律,在妥善处理新出现的复杂事务中前进。
3.2.2 联通各国大步向前
阿莫瑞·迪欧科斯(Amaury Dehoux)研究历史后提出,驰骋欧亚的古罗马人认为“知晓人类活动,必先确认文化关联,还有与其他不同事物的联系”。我国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再改革后,人们更要不断吸收各民族文化思想和法律规则,开阔眼界,联通世界。只要抓住国内外不断出现的新商机,就能实现大发展。
3.3 掌控数据开创业绩
尽管世界上保守主义抬头,单边主义增多,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唯有更加与世界其他民族密切交往、加强团结,中华民族才能以创新的姿态确保首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如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3.3.1 畅通信息交流,及时交换商情
“企业进行创新投资,以求提高资本和劳动力在完成各自任务时的生产率。这些投资与随着时间积累的新技术知识相关联,并维持长期增长”。新建的合作社刚走出村庄封闭氛围,更要加强与外界信息技术的联系,接受新理念,使用领先技术,为创新生产力发展奠定基础。
3.3.2 统一数据标准,组建共享机制
集体合作社要摒弃沿袭的管理方法,给决策提供市场通用的数据资料。“知识传播是科学和技术的商业理念的重要来源”,同时,“商业创意信息与经营单位的结构特征关联,诸如科技人员、经济资助、行业交往等”。如此做法,能使经营单位从中生成“创业精神”与“积极行动”。
3.4 制定和实施合理适宜的政策
崇尚科学、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是村合作社管理人员改正偏差行为的关键抓手,提出以下3 点建议。
3.4.1 精心谋划,正确指导
管理人员杜绝空谈,专注调研评估。“政策制定的基础是由广泛的科学研究、长期监测和综合评价模式构成”,通过科学政策施力,带给农民实惠。
3.4.2 尊重市场规律契约
集体合作社是市场运作,就要遵循商品经济规律。各类参与者能够付出与所得,“实质上是以契约为媒介,通过互相转让而互相占有。这里边已有人的法律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自由因素”。因此,内部物资配置,外部商品交换,一律按照合同进行。
3.4.3 保障农民股权变现货币
《再改革》阐述了农民遵纪守法变为股民,焕发出新的劳动干劲。这是因为农民的“一般劳动时间即客体化劳动,每一种以特殊方式专门化和符号相交换,同货币相交换”。合作社管理必须努力保障,在困难情况下要全力协助,让农民股份持续变现为法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