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化发展特征研究

2021-12-14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常态思政政治

黄 欣

(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莆田 351100)

characteristics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中首次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随着新常态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此思政工作需要因时而进,掌握多变性的干扰因素,摆脱以往制度化规范和常态化运行的束缚,避免出现“一阵风”“走过场”式的形式化思政教育模式。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绝不可沾沾自喜,而是要与时俱进,坚持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准则,高效、持久、深入地重视实践路径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思政教育难度增加,随着社会转型,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为此高校要形成规范有序的长效性教育机制,发挥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作用,恪守因势而新和因事而化的准则,做好针对性的优化与完善[1]。

1 新常态高校思政教育内涵

新常态意味着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存在着与以往不同的区别,标志着从过去向全新的转变,呈现出全面、持久、深刻的特征,亦是调整、转型、升级的代名词,代表着新的态势。国内新常态概念最初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国内外形势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都与之前发生了显著的差异。在一系列新常态化的背景下,教育改革要立足于新常态的历史高度,进而在教育教学新常态中占据主动地位。新常态下高校思政教育同样具有自身的特征和使命,更需要站在新的起点之上,在学科建设、教学方法中凝聚共识,紧跟党的最新理论,探索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的适宜之路。只有形成比较稳定的常态化模式,才会不断深化和细化思政教育,确保思政改革对路、得力,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2]。

2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国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都极为关注和重视,前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已与保障,高校思政教育亦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通过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具体工作的推进和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或漏洞,与新常态化下的思政教育相矛盾。

2.1 政策文本需要健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政策文件、文本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然而有的教育政策缺乏实际的调研,甚至违背客观的规律,表现出极强的理想化倾向,造成政策执行与实际出现脱轨行为。此外,有些政策文本衔接性不佳,表现出明显的重复性和滞后性,部分文件缺乏创新且较为散乱,无法为实际工作开展起到支撑保障。

2.2 执行力度尚且不足

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价值观念、情感交际等多方面成长。在新常态下,很多思政教育工作者并未完全转变传统的思维和模式,依然停留在多年前思政教育的方式中,无法与新时代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相匹配,造成政策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受此影响,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政策的权威性及强制性得不到及时体现,对于工作的落实与改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

2.3 评估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思政教育评价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良好的评估机制需要立足于社会政治的需求,才会有助于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及公正性,反之则会对教育教学产生逆向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或抵触情绪。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相对滞后,成果展示以及专业性的评估比较少,主体研究也相对比较单一。在复杂多变的思政教育背景下,制度的错位以及评估方面暴露的问题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将会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不利[4]。

2.4 网络带来的冲击不容回避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化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平台性保障和支持,慕课、学习通、云班课、智慧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然而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开放性的新媒体为学生带来了种类繁多的信息和资源,其中亦不乏虚假信息、不良思想以及价值观偏离的言论等。学生在网络中很容易接受不良信息而迷失自我,这是新常态下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成为了沟通交流障碍者,人与人之间日渐生疏,不利于开展集体活动,造成学生日后难以融入社会。

3 新常态下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3.1 对教师的新要求

为了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出表率,在心态、理念、作为方面不断升级,自觉担当学生的成长导师,形成开明、开放、开阔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表率,兼顾原则和规律,发挥浓厚人文情怀的感染力,适应学生的心理,与学生的步调保持一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到善于观察,以积极向上的亲和力感染和带动学生[5]。

3.2 对教学内容的新要求

基于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需要突出特色化,走出形式化,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的教育结构,遵循学生成长逻辑,强化社会价值的认同和归属,做好与课程思政教育革新的衔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形成常态化的内容。此外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高校思政课内容要成为独一无二的设置,让学生可以从价值扭曲、理想迷失以及诚信淡薄中走出,对思政教育重新树立起信心。

3.3 对教学目标的新要求

思政教育目标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思政课建设的引航质量。为此在新常态下,思政课设定目标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尊重能动意识,突出其时代性与感召力。与此同时教育目标要摆脱抽象、空洞的现象,以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为宗旨,针对学生身体、欲望和理性因素,设置合理的目标定位,在动态中选择和创新,使之既能适应当代亦可以展望未来。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化发展特征

4.1 高校领导人及辅导员的转变

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启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指明了方向,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了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担当。在立德树人培养过程中,高等学校领导人需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政策理论水平,严守政治纪律与新常态发展保持一致。只有校领导班子能够用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才会形成战略思维、世界眼光,进而在党组织的建设中运用法治思维提升决策能力。而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在新常态下需要提升专业功底的同时,能够针对和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做好组织者、实施者以及指导者的角色,不断向职业化、专业化职业规划趋势发展。

4.2 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

以往高校思政教育交流方式相对单一,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在思政课堂中成为了“低头族”,思政教育质量可想而知。究其原因在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较差,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转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师生互动困难。新常态下,思政教育发展呈现出了新的内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慕课、微课、钉钉直播软件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互联网+思政教学情境下,思政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式灵活高效,师生交流、互动比重提升,学生反馈和教学质量均同步提升。

4.3 教学实践内容的转变

思政课题是传播教育精髓的重要媒介,充分利用好思政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传统思政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的传导,在实践与创新方面十分缺失。即使创设了相关的实践教学,也只是局限于讲座、参观和撰写心得等,为此学生对于实践教学十分抵触。而在新常态下,教学实践以应用型为主,顺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参加思政教育实践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而且个性化、特色化的实践内容也符合学生的需求,便于学生将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融合。

4.4 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变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实施以来,充分发挥了各类学科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极大优化了思政教育的拓展和延伸质量,实现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在协同效应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内容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一方面,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日益完善,高水平的教材不断被推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得更加紧密。另一方面,网络化、交互性思政课程的交替渗透,线上+线下一体化授课方式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取得了值得推广的成果。此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要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为此教学内容要精心准备,实施探究模式教学,结合视频、讨论、辩论,构建新常态化下的思政教育长效机制。

4.5 思政活动主体的转变

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主体为大学生,为了培育和选拔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党员的吸收过程中,一定要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为核心,注重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的考核,坚持慎重和均衡发展的理念,综合考究不能唯成绩论。思政教育亦是党员大学生提升政治素养和觉悟的重要平台。为此在新常态下,需要严格恪守政治教育培养的制度和条款,实施学生素质成长工程,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持续丰富思政校园学术、文体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渗透到主体内容的方方面面。

5 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5.1 制度机制与软实力建设同步推进

首先,在多变的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探索常态化发展新思路,形成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常态化发展体系,发挥制度监督和规范作用,以开放性、协同性为标准,设定与学生学情相吻合的管理常态化发展目标。在常态化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才可以协调好各类关系,否则一旦目标偏离或者不明确,就会造成执行力的脱轨或矛盾的愈演愈烈。其次,保持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树立长远视野和开阔格局,把握教学的现实吸引力,体现出生活化学习机制的实效性。根据工作的新形势、新特征,避免经验主义、夸张语调和官僚气息,还要善于提出具体要求和规范,让学生通过内化活动形成价值认同感,深入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规范性的约束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渗透德育观念,辨析内容精髓。最后,推进课程设置的常态化发展要求,做好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工作,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寻求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原理,将理论性、通俗性有机融合。此外教材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探索隐性课程体系的规范和引导,在多元需求的保障下,产生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系统性机制、制度有效衔接,形成督促、激励、导向评定体系,持续进行诊断和修正的评估,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2 大学生常态化思政教育策略

新常态下,思政教育要回归本质,既要充分发挥机制的约束力,还要激发隐性常态化发展所蕴含的效能。首先,在教育目标常态化管理中,应该具备长远眼光,明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加强教育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内涵,同时稳固专业训练的严谨性,避免出现拼凑式的统合,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激发教育目标原始的驱动效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党的根本宗旨、路线,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之形成较为稳定的认同感,这样才会在思政教育中配合教师全力投入。其次,在寓教于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解读和分析的意识,提升感性经验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实现理论认知到行为实践的无痕衔接。探索课堂教学新方式,采取模拟教学、角色扮演、辩论式相结合教学方式,及时引导和总结完成活动互动转化,以取得实效为目标,健全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通过统一规划以及合理配套条件做到资源优化整合,始终把强化道德自觉作为提升个人修养的目标和使命。进一步强化实践和社会服务常态化,打造行之有效的系统化实践机制,不断摸索、总结创造性和批判性方式的结合点,塑造教育队伍建设常态化,努力营造和谐向上教育舞台和载体,深入了解学生生活,推行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思政教育师资团队的学历层次和社会实践能力[6]。

5.3 文化渗透与环境熏陶相结合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保持常态化,选择合适的载体创造人文环境和氛围,实现政治教育寓教于境,形成相互感化、相互促进的新氛围,在形象和感性的感染下,努力构建关系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便于学生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其次,要发挥团体的凝聚力,增强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利用鲜明亚文化的辐射,增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在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交织共融下,做好预热造势工作。此外,探索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制度与规范,提升社会影响力,挖掘地域历史资源和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娱乐型校园建设平台。教师在新常态下,应该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努力发掘宣传新载体和爱好交流平台,凸显多视角的宣传效应,将内部认同、情感激励协调一致,全方位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创造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的校园文化活动,设置专题论坛激发学生的民主参与热情,打造校园网络监管体系,形成家校和社会联动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常态化建设的根本,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回归本质,在基于学校发展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时代特征和改革的内涵,在各个细节中完善政策理论与实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顺应时代要求形成常态化机制,凸显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吸引力。探索切实有效的实现路径,做好长期准备,克服速胜思想,追求实效性和长效性,推进常态化建设,运用发展的眼光协同创建,从认识论回归到实践论,做到规范有序,有约束力和执行力。强化实践教育,激活内在动力和价值,凸显共赢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自身吸引力和存在价值,探寻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最终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步入正轨。

猜你喜欢

常态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