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总管探查内置自行脱落J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2021-12-14徐垚安东均王羊杨林王金涛韩立赵宝国韩博强张成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胆道

徐垚,安东均,王羊,杨林,王金涛,韩立,赵宝国,韩博强,张成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 肝胆外科,陕西 咸阳 712000)

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发病率约7%~10%,其中10%~15%合并胆总管结石[1]。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and T-tube drainage,LCTD)是经典术式,但留置T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术后康复[2]。随着快速康复理念及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primary suture,LC+LBEPS)逐渐成为主流术式之一[3],但一期缝合能否广泛应用于临床存在争议[4]。自行脱落J管胆道引流取材简单、费用低,既可代替T管行胆道减压,又可避免T管诸多缺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LC+LBEPS自行脱落J管引流和LC+LCTD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联合自行脱落J管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156 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术前ASA分级<III级;(3)术前MRCP等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4)胆总管直径≥8 mm,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15 mm;(5)手术指征明确,无严重心肺疾病等手术禁忌证。

排除标准:(1)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管肿瘤、十二指肠肿瘤;(2)伴有严重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胰腺炎、Mirizzi综合征;(3)既往上腹部手术史,腹腔内严重粘连,不宜行腹腔镜手术者。

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自行脱落J管组(n=80)和T管引流组(n=7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术前基础疾病、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大小、肝功能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按四孔法胆囊切除术,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确认胆囊三角,夹闭胆囊动脉。距离胆总管约0.5 cm处夹闭胆囊管防止结石掉入胆总管内,此处暂不要切断胆囊管,便于牵拉暴露胆总管。用头皮针穿刺抽出胆汁确认胆总管,用剪刀纵向剪开胆总管前壁1.0~1.5 cm,胆道镜边注水边探查胆总管,采用网篮取出结石,较大结石可通过液电碎石后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取净后再次探查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及二级肝管,确认无结石残留,探查Oddi括约肌开闭功能正常,保证胆总管远端通畅[5]。后续手术处理:

自行脱落J管组:胆总管结石取净后,胆道镜下将斑马导丝插入十二指肠末端,将F6~F8 单J型输尿管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胆总管远端,通过导丝引导将弯曲头经胆总管远端送入十二指肠远端约2.5 cm,近端可吸收线打结成直径约1.0 cm环形,确认单J管位置正常无打折时在切口下缘用可吸收线固定。腹腔镜下用4-0可吸收线行胆总管全层连续缝合。

T管引流组:胆总管内放置F16~F20乳胶T管,胆总管前壁用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

以上两种术式完成引流后于胆囊管近端距胆总管0.5 cm处用生物夹夹闭,远端离断,顺行切除胆囊。缝合完毕后用纱布条按压,排除胆漏,均于小网膜孔放置腹腔引流管1根,清点器械及纱布缝合伤口,术毕。

1.3 术后处理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发热、黄疸及腹膜刺激征,观察患者T管、腹腔引流管引流液颜色、总量、性状,引流管是否有堵塞、脱落。自行脱落J管组:术后常规使用奥曲肽抑制胰液分泌,4~7 d可拔除腹腔引流管,出院前常规复查腹部立位平片,了解J管位置及形态。T管引流组:术后4周左右夹闭T管观察腹部体征并检测肝功能,术后6~8周门诊行T管造影,如无特殊情况拔除T管。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术前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术前指标:肝功能、结石大小、胆总管直径。术中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补液总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数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采用()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行脱落J管组比T管引流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早,补液总量少、拔管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资料比较

两组均无Clavine-Dindo分级IIIa级以上并发症,术后常规行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自行脱落J管组3 例胆漏,其中1 例严重胆漏,行ERCP+ENBD术后11 d治愈。T管引流组4例胆漏,其中2例患者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予以行鼻胆管引流后治愈。两组其余4例胆漏均予以禁食、抑酸、营养支持、腹腔引流等措施后治愈。自行脱落J管组残余结石1例,予以行ERCP+EST取出结石。T管引流组残余结石1 例,术后8 周予以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自行脱落J管组2例患者术后4周门诊复查腹部立位平片发现单J管仍在胆总管内,予以行十二指肠镜后取出。术后随访未发现急性胆管炎、结石残留、肝功能异常、胆管狭窄等并发症。

3 讨论

1991年Philips教授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6]。2006年田明国等[7]报道了胆总管一期缝合胆管内软质支架,效果良好。随着临床技术和手术器械的发展,胆道结石的诊治已进入多元化时代,多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证,对最佳治疗方法,尚未形成共识[8]。例如ERCP+EST+ENBD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主流术式之一[9-11],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2%,破坏了Oddi括约肌功能,易导致胰腺炎、出血、穿孔、十二指肠乳头狭窄[1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具有以下优势:(1)降低胆道内压力,引出感染胆汁,预防胆漏;(2)支撑胆管,避免胆管狭窄;(3)T管窦道形成为再次取残余结石提供路径。文献报道开腹放置T管并发症发生率为0~6.3%[13],腹腔镜手术T管相关并发症可以高达15.3%[14]。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也具有其缺点:(1)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腹腔脏器损伤小,T管形成窦道时间较开腹手术时间由原来2周延长至术后6~8周[15]。围手术期护理繁琐,术后活动不便,胆汁长期丢失,易引起电解质紊乱,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2)T管作为异物致胆管增厚、纤维化,增加胆总管坏死、出血、胆道感染风险[16]。(3)出院后有T管脱落、窦道穿孔等风险。

单纯胆总管一期缝合降低了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也逐渐得到证实[17]。但黄疸不易消退,胆管炎不易控制,术后胆漏和胆总管狭窄成为影响其广泛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其术后胆漏发生率为0.8%~12.0%[18]。主要有两个原因:(1)中取石网篮易对胆管壁造成机械性损伤致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术后胆管内压力持续增加;(2)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管结石病程较长,合并胆管炎、胰腺炎。因此,在保证患者安全及疗效前提下,通过自行脱落J管经自然腔道引流胆汁,不仅避免传统T管胆汁体外丢失,同时支撑胆管,减轻胆管内压力,减少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可以逐步扩大胆总管一期缝合适应证。

自行脱落J管胆道引流取材简单、费用低,既可代替T管行胆道减压,又可避免T管诸多缺点。优势明显:(1)J管弹性好能顺行胆管蠕动,不会堵塞,不会损伤胆管、肠管;(2)术中经J管进行“注水实验”有利于直观检测一期缝合效果;(3)J管引流充分利用了胆总管这一自然通道,消化液流入肠道,不影响肝肠循环,降低术后营养不良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4)J管胆道引流可代替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避免EST切口术后再出血或者喉部不适感觉,术后J管可自行脱落,免去拔管痛苦;(5)术后避免长时间携带T管,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可更早恢复学习、生活和工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胆总管一期缝合自行脱落J管胆道减压是安全的,与文献报道一致[19-20],扩大了单纯胆总管一期缝合适应证。尤其适合于:(1)术前胆总管轻度炎症,术中发现胆总管充血水肿明显,含有细菌的胆汁经J管引流后胆总管瘢痕处不易形成瘢痕狭窄;(2)术前合并胆源性胰腺炎;(3)术中胆道镜检查发现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开口不畅;(4)术中胆管机械性损伤,致胆管、十二指肠乳头充血、水肿。任何微创治疗方案治疗胆总管结石均难以完全避免残余结石,胆总管放置自行脱落J管,为后续残余结石检查、减压、治疗提供了通道;内镜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时可经J管注入造影剂、插入导丝,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本研究发现自行脱落J管引流亦有其缺点:(1)少数患者术后出现血淀粉酶升高;(2)极少数患者J管不能自行脱落,需用十二指肠镜取出。对于术后出现残余结石患者再次取石头需再行ERCP+EST相较于T管取残余结石具有劣势;自行脱落J管引流需手术医师熟练掌握胆道解剖以及腹腔镜、胆道镜,学习曲线长。

在手术操作方面,Lyu等[21]认为胆总管一期缝术中确保胆道血供、胆管通畅、取净胆管结石、营养良好是胆管壁愈合的关键因素。结合文献笔者总结,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过程应注意:(1)术前常规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明确结石大小、位置、胆管下端通畅度,排除肝内胆管结石;(2)胆总管切开前切开Treitz韧带前面的浆膜,辨别胆总管走向及直径[22]。选择胆总管前壁靠近胆囊管的无血管区取石,保护好胆总管轴性血管。胆管切口长度适中,使用胆道镜网篮取石,减少胆管壁损伤;(3)缝合时用可吸收线小圆针间断缝合或连续锁边,行黏膜对黏膜缝合。胆总管缝合边距控制在1.5 mm,胆总管直径减少不到1 mm,周径仅减少3 mm,不会导致胆管狭窄[18]。(4)取石完毕后再次胆道镜探查全段胆管,若不能取净残留结石,应放弃一期缝合。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自行脱落J管引流扩充了胆总管探查单纯一期缝合适应证,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更加体现了微创及快速康复理念,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但适应证不是绝对的,患者病情不同,地区医疗水平差异,应遵从“个体化决策,精准化治疗”原则。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胆道
腹腔镜胆道术后医源性胆总管异物6例报告
早期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的改善探讨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胆总管结石,也许就是定时炸弹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莫将小儿胆道闭锁当作黄疸
多尺度探查偷车案件的犯罪时空热点
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护理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