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情感错位中寻找批判的力量

2021-12-13张静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阅读小说教学策略

张静

摘要: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们的痛点,为应试而教还是为阅读而教成了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本文的设计基于课标、教材、学情三个维度,对统编教材必修下小说单元教学进行了单元规划,并以《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两篇为教学案例,力求找到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在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作品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加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从作品中得到审美愉悦。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在教材单元导语中明确规定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批判性。”而学生高中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计划为:高一侧重阅读发现,高二聚焦专题研究,最后完善学术写作。本单元是学生高中阶段第一次集中学习小说这一体裁,侧重在阅读发现中找到专题研究的方向。基于以上三个维度,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一、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二、通过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关注作品批判性。

三个活动是基于学生在阅读小说时的困惑:一是难以进入角色,达到共情,所以先代入角色;二是不懂从人物关系和社会环境去看性格背后的社会因素、人文因素、时代背景。三是缺乏思辨性,所以要反观当下,从动态变化中思辨文本的批判性。

具体的活动环节进行了如下规划:活動一让学生将自己视作祥林嫂或别里科夫进行自述命运。通过“沉浸式体验”,学生掌握了祥林嫂与别里科夫的性格变化过程,黑格尔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祥林嫂虽然有出逃、再嫁的激烈抗争但却最终以捐门槛的形式向神权屈服渴求恢复到一个普通奴隶的地位,而别里科夫则是完全屈从和认同统治意识。人物经历不同但都对人物性格进行了批判。

活动二让学生了通过填表整理,回归文本,自主发现探究,小说是通过社会环境对背后的社会制度进行的批判。孙邵振说过:“鲁迅的小说家才华,以他独特的感知错位为特点。这是他的重要美学原则,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艺术贡献之一”。因此,这个环节借用情感错位理论来分析祥林嫂和别里科夫周围人的表现。孙邵振先生的情感错位理论,是基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人格面具”而创造的。荣格认为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也就是戴上不同的面具,这可以使人能够演绎各种性格,也可以隐藏自我。在平常状态下,人物均有荣格所说的“人格面具”,而孙邵振认为:“情节的功能就是把人潜在的、不像他平常的那个人暴露出来”。本单元的五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情节的淡化。所以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情节分析法似乎效果甚微,特别是在短篇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比较典型例子的就是契诃夫和鲁迅的作品——情节淡化,采用“生活的横断面”描绘。笔者认为孙邵振先生的情感错位理论,可以解决教材中淡化情节的小说教学难点。在小说情节发生突转时,人物打出生活常规,暴露出隐藏内心的奥秘,进而揭露主题。学生依据情感错位理论,探究发现,两篇小说中周围人的表现与主人公在事件发展中形成了情感上的错位,这个第二心理构成一个庞大的或有情或无情的社会环境,最终将批判指向中国封建专制和俄国沙皇专制。

比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本是同一阶层的群体,非但没有同情没有悲悯却普遍生出满足,这种情感上的错位恰恰揭示了人性中更深层的内容。学生用情感错位理论,对表格进行了填写和展示,可以总结出:茶房的冷漠,鲁四老爷的偏见以及和别里科夫一样完全认同统治意识的愚昧的柳妈,都对是对社会强有力的批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挖掘《祝福》中其他周围人的表现:祝福中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村里的男人女人们从四面八方“寻来”听祥林嫂讲述她的阿毛被狼吃了的悲惨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留下了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在这里,人们已经不只是麻木、迟钝,他们对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和灾难都能成为赏心悦目的对象,祥林嫂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这实际是人性的残忍,社会的残忍。因此,鲁迅一再向麻木的人们大声怒喝:笑你们自己,哭你们自己!在所有周围人的看客中,只有“我”,用悲悯的眼光看祥林嫂的屈辱与不幸,看看客们的麻木与残酷。得知祥林嫂的死讯,我听到的爆竹声是钝响,看到的云是灰白色,我内心怀着负疚感,在无力挽救她的困境时选择了逃避和自我安慰。

而在契诃夫笔下的“我”和周围人也同样可以用情感错位理论来分析。作者在对人们送葬别里科夫时进行了这样的描绘:“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批判:别里科夫的死,使人看到了一切反动势力必然灭亡的本质。预示着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但是作者清醒地批判,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还有很多这样的“套中人”活着。而这些人,不就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看客们吗?两位作家都通过人物与社会环境来批判社会。郭沫若说:两位相差二十年的异国作家,作品风格简直可以说是孪生的弟兄。假使契诃夫的作品是“人类无声的悲哀的音乐”,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他们都是灵魂的写实主义者。他们都承担着历史使命,用独特的文笔,深邃的洞察力,剖析自己的民族,打开封闭的心灵,给人们以鼓舞的力量,催人奋发。

活动三是迁移拓展与延伸,本单元的任务是观察与批判,旨在让学生学会像作者一样观察社会生活,用文学的笔触,批判的思维揭露现实。因此,我设置一个问题:英国一男子欲自杀,警察劝其放弃轻生时,围观者起哄鼓掌拍视频,让学生用所学的内容,对这个事件进行评议。通过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担当、有批判思想力量的新时代青年。

文学即人学,学生通过第一环节,以人物讲故事的方式,看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第二环节,通过梳理文本,自主探究,看到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共生;第三环节通过迁移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当代,感受作者的批判力量。最后布置一个作业:阅读鲁迅和契诃夫的其他作品,选择一篇,关注作品人物和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写一篇批判性解读的文章。这样可以将本节课的阅读方法落到实处,让学生学以致用,完成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任务。

本文运用情感错位理论对两篇小说的批判性进行了比较阅读,力求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引入文艺理论,给学生以理论指导,尝试为教师们开拓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张华:《文本解读技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毛明:《论契诃夫小说中“套子”含义的五个层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02

[4]赵阳:《被套住的人——别利科夫与祥林嫂形象分析》,文学研究,2016,07

猜你喜欢

阅读小说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