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2021-12-13那克斯·乌述尔梁静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针对性护理

那克斯·乌述尔 梁静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中选择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严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仰卧位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护理),各38例,并对最终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较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综合比较之下其具有更高的治疗和护理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有效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患者生活幸福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俯卧位机械通气;针对性护理;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属于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指的是机体受到肺内/外的原因引发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而导致ARDS的主要病因与肺炎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患病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口唇和指端等症状为主,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对于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以机械通气为主,通过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使得机体膈肌的位置和运动方式出现巨大的转变,从而促进分泌物的引流,同时可让纵膈和机体心脏对肺部之间的压迫明显降低,进一步促进气体和血液分流的再次分布,从而改善患者氧合状态[2]。由于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不高,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因此需要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干预,从未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本文针对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中选择76例患者展开分析,严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仰卧位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护理),各38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22例,年龄21岁~75岁,平均年龄(48.67±5.61)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22岁~75岁,平均年龄(48.78±5.01)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应用仰卧位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1.2.2 观察组患者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的过程中需要多名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操作,同时对气道进行常规固定,相互协作,首先由临床医师在患者床头处发布实施口令,并在患者两侧、床位各分部一人进行操作,医师发号施令后两侧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管道之间的交接工作,而后将患者转变为俯卧位,让其上肢保持上举动作,并分别在患者胸部、头部、下肢、腹部以及肩部放置一个软枕,从而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为每日三次,每次30min~180min左右[3]。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所示:当患者在接受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不足,加之其他内外在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其出现不良情绪,针对于此,护理人员应当通过视频播放、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语言讲解等多种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联合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其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对于患者的问题进行正面的解答,提高其对于疾病认知掌握程度的同时缓解其不良情绪。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好管道的固定操作,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定时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体位转换之前应当对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常规处理操作,并严格遵循医嘱给予患者镇静药物,避免患者剧烈挣扎导致导管脱落等情况出现,并给予患者纯氧吸入2分钟~5分钟左右。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重视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其中不良并发症尤其以面部水肿最为常见,极易导致老年患者前胸以及肩部皮肤出现压迫损伤或者坏死的情况,为降低外周神经损伤、失明、眼部感染以及肩部和胸锁关节骨折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加强查房力度,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针对不同的并发症做好针对性的干预工作,减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体位机械通气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其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主要包括氧分压、心率、氧合指数以及气道平台压四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变化情况,其中主要包括了导管脱落、皮肤压力性损伤、误吸三个维度。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根据本次研究方向,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发放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填写并回收统计,其中主要划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根据本次研究方向采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反之,反之越低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致病因与肺内原因(肺挫伤、误吸、有毒物质吸入、肺炎以及淹溺等)和肺外原因(严重多发伤、全身严重感染、高危手术、心肺转流术、休克、药物中毒、大量输血以及胰腺炎等)密切相关,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大部分学者认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显著提高功能残气量,使得通气血流比、膈肌运动方式以及位置均得到改善,从而改善机体胸廓的顺应性,让气流在机体肺内的分布相对均匀。对于接受俯卧位机械通气的患者而言,并发症的预防和气道护理是重中之重,由于患者处于俯卧位,因此护理实施也相对繁杂和困难,常规的护理模式无法针对并发症进行针对性干预;而针对性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俯卧位机械通气前后实施护理操作,如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并发症护理、生命监护等多个维度的护理措施,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氧合状态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为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其研究结果显示如下: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分析可知,有效的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为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综合比较之下其具有更高的治療和护理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有效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幸福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昌妹,辜惠兰.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6):96-98.

[2] 操秋娥,张华秀.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J].医疗装备,2019,32(2):160-161.

[3] SCHMIDT M,PHAM T,ARCADIPANE A,et al.Mechanical Ventilation Management during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9,200(8):1002-1012.

猜你喜欢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针对性护理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探讨儿童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护理模式效果
探讨43例胸部创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护理措施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损伤程度、血气指标和血清SOD活力的影响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