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语谚语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2021-12-13郝慧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国元素对比分析

【摘要】在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印记。作为人类语言及智慧的结晶,谚语往往能够最真实的反映出其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受的各类文化元素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大量日文谚语进行收集考证,来研究其谚语文化当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并立足与文化对比视角,讨论在中国文化在被日语吸收后所形成的全新含义。

【关键词】中日文化;日语谚语;中国元素;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8-139-03

【本文著录格式】郝慧敏.浅析日语谚语中的中国文化因素[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8):139-141.

引言

在日本一些语言类科考文献当中,对“ことわざ”(谚语)的形成做出了大量的注释以及解读。例如在《日本国语大词典》中,将“ことわざ”解读为“从古流传至今的语言,并拥有讽刺、教育意义的短句”。由此可以看出日文谚语的形成与我国定义类似,都是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生活琐事、社会现象进行讽喻或夸张的修饰,来表达一些意蕴深长的思想内容。因此虽然语言简短,文字直白,但是却往往能够表达出耐人寻味的经典哲理。

一、孔子与《论语》在日语谚语中的体现

据日本文献史料记载,《论语》最早传入日本是在5世纪中叶时期,随之一同到来的还有中国古典名著《千字文》以及当时的一些儒学著作。也正是由此,中国文化开始在日本广泛流传,日本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开始了第一次吸收并引入中华文明。甚至发展到800年后的江户时期(1603—1868年),日本本土更是开始不断涌现儒学大家,也正是在那个时代,儒学开始逐渐脱离其本源思想,在日语文化当中被赋予了新的文化特色[1]。

《论语》的形成与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脱离不开联系,因此在日本本土文化当中,其与中国人一样尊崇孔子,并将之视为学问、智慧以及正义的化身,近乎成为日本人眼中最接近于完美人格的存在。因此在一些日语谚语中常常会出现“孔子”以及“《论语》”的存在,如:“孔子に論語を話してやる”“孔子に学問を教えてやる”“孔子がいても盗賊がいます”“孝行息子は孔子のような両親に生まれたのではない”等。通过以上谚语可以看出,孔子在日本文化当中几乎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因此日本在对“孔子”的形象解读上与我国传统文化是一致的。不仅如此,其同样也将孔子与《论语》作为生活中教化民众的重要楷模形象,如“『論語』で親の頭を叩く”比喻“人的知识与德行修养不匹配”;“孔子も間違えました ”,表示“孔子也会犯错”,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正确对待错误,并不要盲目遵从权威。

通过以上谚语内容可以发现,在日本文化当中不仅对“孔子”与《论语》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同时还将其作为一种精神象征与文化喻体,并不断从中学习优秀的伦理观念以及思想内涵。因此可以确定孔子和《论语》在日本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7世纪之后,日本将《论语》以及孔子文化作为“大学寮”中的必修科目,更是使得这一影响被最大限度的扩散开来。也正因如此,在今天的日本谚语当中才到处充斥着“孔子”与《论语》的形象[2]。

二、儒家文化在日语谚语中的体现

如上文所述,日本文化当中尊重孔子以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但与“孔子”这一文化形象不同的是,日本人对与儒学文化除有选择的继承外,更是在很多方面融入了新的理解,例如日语谚语当中,便对儒家文化中所提及的“义”与“孝”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首先在其文化观念当中,对这两者的存在是表示认可的,并将之作为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如“親不孝者と同行してはいけません。”,提醒世人不要与不善待亲属者共事;“義は泰山より重いが,運命は鴻毛より軽い”强调人们坚持“舍生取义”思想等。就这一层面来看,其与儒家文化中提倡尊“孝道”思想的本质是一致的。但是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孝”和“义”原本应当是一体的存在,二者之间应当不分先后。但是在日文源语当中,却有“義によって父兄の首を取るのは勇者の道です”的说法,其含义为“因为大义而取父母兄弟的首级是勇者的做法”。这里“义”被解读为“君臣之义”。因为出于对君王的忠诚而可以舍弃“父兄之情”,由此可见在日本人的文化观感中认为“义”与“孝”不仅存在“先后”,同时还属于不可“共存”的关系[3]。

这一观点虽然仅仅只是一个文化角度,但是从中不难发现日本文化对儒学的理解与中国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虽然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日本对儒学的解读更多是从“信”与“德”这两个层面来进行,认为“守信”才是一个人拥有德行的基本表现。在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当中,则是更多的强调“实用理性”“血亲人伦”“道德修养”“现世事工”等内容,因此对思想学说的侧重点方面还是存在些许不同之处。

三、中国古典文学在日语谚语中的体现

除上述的儒学文化以及孔子外,据2006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流传至今的一些谚语当中,受到我国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例如能够从出自《庄子》的日语谚语多达137条——“君子の交わりは淡きこと水の如し”(君子之交淡如水)(《庄子·山木》);出自《荀子》的谚语有87条——“青は藍より出でて藍より青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除此之外还有《史记》《孟子》《老子》等,我国一些著名诗歌作品也被日语文化以谚语形式吸收,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天下の憂いを先にして憂え、天下の楽しみを後にす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作品《春夜》中的“春宵一刻値千金 ”等[4]。

通过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日语谚语在吸收我国古典作品中的名言警句时并非是随机或无序的,其不仅涵盖范围涉及到我国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且在内容上也是有選择的继承。从这一点能够体现日本文化善于吸收、学习、接纳的优势,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文化现象,也与日本处于四面环海的封闭地形有关。历史上的日本文化发展并不突出,因此在这一情况之下其极为渴望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内容,并抱有不甘落后于人的想法不断进行自我充实与丰富。

四、汉语构成形式在日语谚语中的体现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语用习惯较为强调“对仗工整”“韵脚对称”,日语谚语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这一方面的影响,常常会有一些对偶形式的日文谚语出现。例如“甲板を外して田に帰る ”“道のりははるかに馬力を知り,日に日に人の心を知る。”“疑わしい人は使わないが,使う人は疑わない”等。这些谚语在文字组合格式上都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不仅如此,其对一些近义词与同音字的使用上也与汉语谚语近似,如:“知者不惑の勇者は恐れない ”。之所以采用这种对仗词语反复重叠的构成形式来创造谚语,主要是因为谚语在普通百姓生活中有着一定的警示与教育作用,为了便于人们相互传颂并加深印象,于是便选择了这样郎朗上口同时容易记忆的方式来创造谚语。因此从这一点来分析,日语谚语与我国谚语在文化成分与功能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5]。

五、中国其他文化形象在日本谚语中的体现

(一)泰山

处于文化向往以及欣赏的角度,我国一些名山大川也经常出现的日语谚语文化当中,特别是以“五岳之首”的泰山最为常见,也正是这一点,能够充分体现日本社会对我国文化的了解程度[6]。

泰山作为我国名山之一,其自身原本便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并且在我国谚语当中也有很多关于泰山的内容,例如“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登泰山而知天下小”等。在这些谚语当中,对泰山形象的塑造大多以安详、神圣、稳重、庄重、高大等形容词来描绘,在日语谚语当中的说法,也大多都集中于此。例如“泰山のように枕をする ”(枕如泰山),形容安稳、踏实;“わらで泰山を支える ”(以稻草支撑泰山),与我国的“螳臂当车”类似,都是形容人在做力所不及的无用功;“泰山はネズミを1匹鳴動させる”(泰山鸣动鼠一只),意思与我国谚语“雷声大雨点小”类似,都是隐喻看似声势浩大的展开某项行动,实则却在最后不了了之。通过这些日语可以发现,日本文化中不仅是在谚语创作中引入了“泰山”的形象,并且在很多谚语的内容寓意上,也与我国的一些成语谚语近似。但是在日本本土中,同样有着极为出名的富士山存在,为何日本谚语没有选择“富士山”作为谚语喻体,而是使用“泰山”呢?这一点需要从两个层面说起。

首先依旧要从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说起,我国历史上,泰山不仅有着文化色彩,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政治与宗教色彩,例如早在秦朝时期,君王便已经开始在泰山举行规模宏大的封禅仪式,因此在《史记》《晋书》《苏洵权书》当中,也常常有关于泰山的描述以及记载,这对历史上不断学习我国文化的日本来说,其自然也通晓“泰山”所象征的各种文化函义,因此随着日本文化的不断发展,其自然也随之将“泰山”的深层内涵一同继承了下来。

其次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泰山”在日语中的发音与“大きな山”相同,其本意原本便代指“高大巍峨的山川”。因此无论是从发音角度还是谚语构造追求韵律整齐的角度,都符合中日文化当中对谚语语言结构的认知,因此在日语谚语中常常出现“泰山”一词[7]。

(二)唐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并且在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对外交流最为频繁的一段历史。因此对日本来说,其对“中国文化”的印象也大多集中在“唐”这一词之上,并且其习惯与以“唐”来称呼中国的各种事物,如“唐纸”“唐人”“唐织”“唐镜”等。日语谚语中对“唐”这一字的使用,也往往集中于历史、政治、贸易等各个层面,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观感。

例如在日本的江户时期,为了能够与我国展开更为频繁的贸易。于是日本政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朱印船贸易方面,尽管这在当时为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却不想后来遭遇了海难,导致当时日本政权投入的资产全部沉入大海之中,如实针对这一现象,当时的日本民众创造出了“唐国の金に投ずる ”(投向唐国的钱)这一说法,其含义与我国俗语中的“打水漂”类似,表示损失惨重、没有半点收益的投资。同一时期诞生的谚语还有“唐の国から来たもの ”(来自唐国之物),表示非常珍惜的物品;“唐の国もないです”(连唐国都没有)表示少见的物品。这些谚语一方面与当时的经济贸易活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当时的日本文化对我国的向往与推崇。

此外,在以“唐”为核心的谚语当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由于语言角度而产生。在当时由于两国语言不通,因此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含糊不清或理解偏差的内容。这种现象也被日本文化编成谚语,用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含义。例如“唐人の舌”“唐人の寝言 ”等,都是用来表示一个人说话含糊不清,表达内容不畅的现象。通过这些谚语内容不难发现,当时的日本在与我国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语言障碍。并且可以看出,尽管存在诸多不便,但当时的日本文化依旧迫切的向中国进行学习[8]。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日语谚语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因素不仅对日本谚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政治、贸易、思想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作用,所以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深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陈宁萱,张天一.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浅析日语授受关系的中文译法——以《非自然死亡》字幕翻译为例[J]. 中外交流,2021(1):1266.

[2]徐英瑾. “中文屋”若被升級为“日语屋”将如何?——以主流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身体感受的整合能力为切入点[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1):8-16.

[3]翟小华. 从交叉学科角度论日语中汉语词汇的语用学内涵[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0(5):88-90.

[4]林琪祯. 日语小说汉译策略 ——以主语或人称代词为中心[J].莆田学院学报,2020(6):90-95,108.

[5]刘宁晖. 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相关考察——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2):125-126,129.

[6]高照慧,李桂华. 《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研究——基于翻译转换理论[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1):148-150.

[7陈德华,陈多友. 从内涵到外延——翻译文学中“复译”一词在日语中的对应[J]. 嘉应学院学报,2018(4):76-79.

[8]张颜颜. 探究日本电影对影视翻译基本原则的适应性——通过对译制片《寄生兽》中文配音与字幕的对比[J]. 现代语言学,2021(1):249-258.

作者简介:郝慧敏(1985-),女,山西繁峙,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猜你喜欢

中国元素对比分析
《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的成功对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启示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