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1-12-13毛云岗
摘要:我国江南的环太湖区域是当今中国负有盛名的蚕桑农业区,在4700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作为环太湖区域蚕桑文化一员的民间桑蚕音乐,也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从未中断割裂。纵观国内外研究状况,对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本身,尤其是传承保护方面的研究尚少,但是在这一方面尚存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思路与对策。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和多次实地考察,运用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交叉学科,对该地区民间蚕桑音乐的产生保护和传承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民间调研,提出保护和传承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的主要方案。
关键词:环太湖区域 民间蚕桑音乐 传承 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001-05
作者简介:毛云岗(1970—),男,河南洛阳人,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音乐、民族器乐。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环太湖区域传统蚕桑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8NDJC073YB。
我国环太湖区域是中国蚕桑业和中国蚕桑文化的发祥地。在近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作为文化一员的环太湖区域桑蚕音乐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绵延至今,仍有传颂。然而在市场经济腾飞和现代高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由于人们思想精神视野和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使得这一经典的传统民间音乐形式趋于边缘化,甚至频临灭绝,环太湖区域蚕桑音乐发展与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为了力挽这一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注:蚕桑音乐中的“扫蚕花地”于2006年8月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5月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蚕桑音乐中的“桐乡蚕歌”于2009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存亡危机,我们以课题申报和论文发表的方式进行细致有序的研究,可以填补环太湖区域蚕桑音乐,尤其是蚕桑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的空白,并进一步认识它的文化意义,推动这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一、前人关于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概况
关于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总体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方面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者甚多,每一个学者均通过各自不同的观点来论述民间音乐在传承和保护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且也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我们国家的民间音乐现存的传承和保护现状表示出关切与忧虑,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学术性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例如:潘诗雨《浅谈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岳悦《文化产业视角下非物质文化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分析》、韩雪冰《试论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保護与传承》、李佩玉《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刍议》等等。
第二,从民间音乐运用于学校音乐教育方面来研究其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大家都认识到社会各级各类学校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能够有效推动民间音乐文化的长远发展,都分别根据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将民间音乐运用于高校人才培养、大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当中,并通过“教与学”“学与演”“演与编”等多种渠道将本地的民间音乐带到学校音乐教育中来,从而得以有效的传承与发展。例如:熊杰《地方高校在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作用探讨》、韩笑《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程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的促进作用》、刘威《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等。
第三,以国内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民族的民间音乐或者某一个民间音乐类型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主要对象,对此展开研究。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民族众多,底蕴深厚,各地均散发出不同艺术魅力的民间音乐类型。众多研究者能够根据当地的文化特征、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文修养和教育资源,将自己所遴选的地域民族民间音乐或者民间音乐类型在传承保护方面面临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不同方式进行论述,以此挽救和传承各地流光溢彩的民间音乐文化。例如:张丽兰《纳西族民间歌舞曲“窝热热”音乐形态及传承与保》护、杨瑞雪《湖北民间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王建国《张掖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等等。
通过对以上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对中国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方面研究者居多,但是对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成果鲜少,从这些少量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体现在对蚕桑音乐形式介绍、蚕桑文化民俗涉及音乐内容、纯粹论述蚕桑文化等等,很少涉及到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总体是以搜集整理歌词为主的作品集,有少部分乐谱,没有音乐分析,也没有提及对传统蚕桑音乐的传承与保护问题;还有的只是对环太湖区域蚕桑音乐中的个案进行介绍,但是没有展开论证,例如徐春雷整理的书籍《桐乡蚕歌》、袁瑾的论文《蚕桑文化网络中的民间小舞“扫蚕花地”》等;还有的研究已经提及蚕桑音乐中的“蚕歌”“蚕歌舞”“轧蚕花”等形式与内容,也对蚕桑文化的发展传承有所提及,但仍然没有对蚕桑音乐,尤其是对蚕桑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论证,例如费丽萍主编书籍《德清扫蚕花地》、刘旭青的论文《祈蚕歌与蚕桑文化——以杭嘉湖地区为例》等;最后一种研究是运用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太湖区域的蚕桑丝绸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没有谈到蚕桑音乐,更没有提出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措施等一系列问题,例如顾希佳的著作《东南蚕桑文化》、袁宣萍《浙江丝绸文化史话》等。
由此而知,以环太湖区域蚕桑音乐保护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著作与论文迄今还未出现,即使是涉及环太湖区域内某地的音乐项目也寥寥无几,且均为介绍与描述,这就给本文的整体性探讨和深入挖掘提供了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太湖区域的生产方式已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同时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像环太湖地区民间蚕桑音乐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在城乡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面临保护和传承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代变迁,生产方式改变,蚕桑生产劳动和蚕桑仪式趋于萧条,致使蚕桑音乐的发展传承频临危机。由于蚕桑音乐的年代,尤其是蚕桑音乐产生时所处的以种桑养蚕这样的手工业劳作为主的时代太过久远,于我们当下的人而言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感。而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生产工具已得到改进,生产方式逐渐被更为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互联网化、大数据化的现代模式所取代。在上述大环境下,靠着种桑养蚕这样的手工业劳作为主的生产方式正在加速退化,传统的劳动生产人员由此减少,这使得原本能够进入蚕农家中进行与祈求年年好收成相关的民俗活动表演的职业化民间艺人开始将注意力慢慢转向了其他行业。比如:我们调查到,在浙江德清县,一些原先可以进入蚕农家中进行“扫蚕花地”表演的艺人随着传统意义上的蚕农减少而转向职场等其他从业领域。综合上述这些因素,时代的加速发展使得蚕桑音乐渐渐边缘化。乡土风俗的改变、面料多元化带来的市场冲击,也致使蚕桑音乐走向败落。蚕桑音乐过去通常在初春时节将要孵化蚕卵时或者在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里举行类似于祭祀、祈福等民俗活动时进行表演,以祈求一年的好收成,而这些需要已经随着现实生活的变迁而逐渐消失。相关的曲目、表演形式因为民俗的改变已被束之高阁,参演艺人或离世或转行,加剧了蚕桑音乐的濒危程度。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涤纶等诸多面料纷纷进入我国市场,传统的丝织品行业由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不少曾以种桑养蚕为业的农户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行业,蚕桑产业的从业人员慢慢减少,这项产业也就逐渐衰退。因此,他们对于蚕桑产业相关的民俗活动的需求也随之降低,于是导致了民间蚕桑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冷门”。例如:我们调查到,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袁家汇村,这里是杭嘉湖地区历史上最富盛名的蚕桑生产和加工基地,当时是桑树成荫、蚕房成片,街头巷尾也时常传唱着美妙动听的蚕歌,蚕桑仪式、蚕桑音乐比比皆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这里的蚕房大都消失、绸厂渐趋关闭,当年热传在街头巷尾的蚕桑音乐也走向败落、寥寥无几。
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致使蚕桑音乐走向冷落。民间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漠然置之,导致蚕桑音乐频临失传境地。民间蚕桑音乐本来是一种在生产劳作过程中诞生于相关民俗里的音乐形式,而环太湖区域的蚕桑音乐其旋律婉转柔美,表演的时间又多在农忙之前的祈福活动中,这使得它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任何音乐都需要聆听者和接受者,受众群的缩小是民间蚕桑音乐迅速走向衰退的原因。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创新,电视、VCD、互联网、手机、平板、微信、QQ等进入家庭,各种文化艺术、娱乐形式不断出现和丰富,现代人可以更加便捷地接收到源自不同地区的文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使得现代的年轻人更多地热衷于如节奏极快、极具听觉冲击力的摇滚乐、流行歌曲等更為现代、更为流行、更具有“高科技”特色的娱乐方式,对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缺乏兴趣,因此对民间蚕桑音乐鲜有关注,使得蚕桑音乐在传承上受到了一定影响。例如:我们调查到,在浙江湖州的菱湖、双林、下昂、千金、新市、和孚、善琏、乾元、义皋、妙西、和平、水口、夹浦等乡下,历史上表演蚕桑音乐《轧蚕花》《蚕花调》《蚕花娘娘》《打枝头》《采桑谣》《湖丝阿姐》《十只哨船》《三十六码头》《游白雀山歌》《扫蚕花地》《十里亭》《种桑山歌》《摇船山歌》,现在这些蚕桑音乐作品和表演艺人所剩无几。当年演唱表演蚕桑音乐的民间艺人楼金莲、刘大海、冯雪男、吴水霖、高松林、邵正欢、唐新民、唐燕秋、朱映红等,这些艺人如今有的年已古稀、有的改行做生意、到琴行带学生,很少还活跃在民间蚕桑音乐舞台上。所以,在当今环太湖地区,能够进行民间蚕桑音乐表演的民间艺人大多年过花甲,甚至年逾古稀,或已过耄耋之年。在这些原先进行民间蚕桑音乐表演的艺人当中,一些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是很乐观,有一部分人甚至已经不在人世。古老的蚕桑音乐也随着艺人年老而日渐老去,慢慢尘封进历史当中,默默无闻,渐渐失传。
活动经费困难、传承人员缺失、乐谱渐趋失传,创新作品断缺,难于传承和发展。由于当今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未能够及时意识到民间蚕桑音乐是当地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致使政府部门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未能及时对其进行深入的发掘,也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故导致了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有关职能部门重视度不足、专业音乐人士兴趣不高,且专业音乐人士盲目追随大流,过多地“西化”,更多给学生传授的是源自西方(西欧地区)的音乐体系,甚至是给学生传授流行音乐、摇滚等音乐事项。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在金钱诱惑之下,对本土的民间音乐有所忽视,导致学生对民间蚕桑音乐的关注度不足。
很多已流传数百年的民间文化,主要靠师徒代代口传心授才能延续下去,而当前民间蚕桑音乐表演艺人已经年老,但在校学生大多对如蚕桑音乐这样的民间音乐艺术不感兴趣,导致难以找到年轻的蚕桑音乐从业者,因此传承这项民间艺术的重任很难顺利地被年轻一代承担起来,致使它的传承人处于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态,民间蚕桑音乐的传承状况令人担忧。在当下很少有人对民间蚕桑音乐有所关注,其乐谱由于长时间缺乏有关人员进行整理,导致散佚民间的乐谱未能及时搜集存档,甚至有更多的乐谱流散失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活动经费的筹措已成为制约民间蚕桑音乐发展的瓶颈,对民间蚕桑音乐表演活动的投资很少,演出市场缺乏,导致运作困难,原来可以进行传统民间蚕桑音乐表演的专业社团其生存、发展难以为继。由此,相关的民俗活动因经费的短缺而难以开展,活动的次数大幅度减少,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民间蚕桑音乐的失传。
拥有悠久历史的蚕桑音乐虽然曾在环太湖区域民间广泛流传,兴盛一时,当时也有一些作品留存,但是因当年的表演艺人已经年老力衰,原汁原味的作品也随着艺人的老去,渐渐失传,此外新曲目创作较少,使得民间蚕桑音乐的传承收到束缚。因此,创新作品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正是上述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让民间蚕桑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不小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方案,给民间蚕桑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解围”。
三、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由于蚕桑音乐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当年从事蚕桑音乐表演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有一部分已不在人世,现存的艺人为数不多,蚕桑音乐这一民间音乐形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抓紧时间对他们进行保护,同时保护和传承蚕桑音乐。对于古老却濒临失传的环太湖区域蚕桑音乐,可以有以下几点传承保护措施。
挖掘和保护蚕桑音乐民间艺人,通过采访、录音、录像、笔录等手段获得他们的表演资料。在当地文化部门的介绍下挖掘当地的蚕桑音乐表演艺人,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保护,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以最快的速度对他们进行采访,通过录音、录像、记录等手段获取他们的表演资料。例如:我们调查到,“扫蚕花地”艺人杨筱天、杨筱楼、周金囡、郁云福、张林高、邱玉堂、沈金娥、徐亚乐、娄金莲等。桐乡蚕歌演唱民间艺人吕祖良、浦炳荣、李德荣、沈应龙、朱贤宝、吴桂洲、张金林、庄忠廷、庄聚源。据调查,至2017年,仅娄金莲尚健在。以上艺人中,杨筱天(1913—1986)为最著名艺人。原名桂芝,小名阿大,干山乡塍头村杨家埭人。13岁便向民间艺人福囡学唱“扫蚕花地”。3年后拜师学习“湖州琴书”,和杨筱楼成婚后,夫妻合唱湖州琴书,闻名艺坛。1958年根据民间歌舞“扫蚕花地”,与县文化馆一起改编为《蚕桑舞》,参加地区、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创作、演出奖,被拍成记录片《德清蚕桑》。1986年3月因车祸身亡。由此可见,对环太湖区域蚕桑音乐的民间表演艺人的保护刻不容缓,他们是民间蚕桑音乐这一民间艺术的见证者和传承者,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蚕桑音乐,对它进行根深的了解,便于我们进行保护和传承。
另外,蚕桑音乐在表演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乐谱资料,这些乐谱大多数散佚在民间,亟待我们进行收集。通过对目前健在的艺人采访搜集整理乐谱,收集整理民间已保存现成的乐谱。联系当地文化部门对相关的乐谱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通过复印、扫描等手段妥善保存民间蚕桑音乐的乐谱非常关键。另外,不少当地非遗部门,尤其是县、市文化馆,镇文化站实际上已有掌握一部分民间蚕桑音乐的音像资料,比如说当年的录音盒带、录音带、光盘等。我们可以与这些部门进行沟通,将这些材料刻录、复制,作为珍贵的资料得以妥善保存。例如:我们可以到湖州和嘉兴民间先后拜访蚕桑戏曲表演艺术家许丽娟、高兴发、肖明芳、冯雪男;蚕桑民歌演唱者刘大海、高松林;“扫蚕花地”表演艺人楼金莲、徐亚乐;蚕桑丝竹乐演奏艺人冯建中、唐新民等。
最后,要搜集、收藏、保护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表演的图片和道具。在实地调查、对民间艺人的采访等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其表演道具保存。可以是实物收藏,也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图片、文字描述等形式对这些道具进行保存,甚至可以建立博物馆收藏、保护、陈列环太湖区域蚕桑音乐的表演道具。例如:我们调查到,浙江省德清县蚕桑音乐“扫蚕花地”早期民间艺人福囡、杨筱天表演的图片资料和其生前从事表演的道具蚕匾、蚕剪纸、扫帚、手绢等,还有桐乡蚕歌表演民间艺人吕祖良、浦炳荣、李德荣等人生前表演的图片资料和生前所用的蚕匾、蚕猫和蚕盆等表演道具,以此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他们的表演艺术。
创作、改编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作品,创编有关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的文艺节目,定期参加比赛和演出。根据已从民间搜集到的乐谱、音像等资料,请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根据搜集到的蚕桑音乐作品素材进行加工、改编、作曲,创作成有关蚕桑音乐的音乐作品(如器乐独奏曲、民乐合奏、艺术歌曲、合唱、重唱等形式的声乐、器乐、舞蹈作品)。创作作品定期参加省、市、县以及国家级的文艺比赛和演出(例如浙江省新人新作大赛),经常在电视台进行播出,这对蚕桑音乐进行推广和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我们调查到,浙江湖州市利用其蚕桑鱼米之乡的优越性,创作了很多蚕桑音乐作品:根据传统蚕桑音乐《蚕花谣》音乐素材创作了新作品《蚕娘》、根据传统蚕桑音乐《湖州蚕歌调》音乐素材创作了新作品《轧蚕花》、根据传统蚕桑音乐《扫蚕花地》音乐素材创作了新作品民乐合奏《扫蚕花地》,這些作品陆续参加了浙江省音乐舞蹈节作品,均获大奖。
同时,我们要把改编出的蚕桑音乐作品进行加工,根据蚕桑音乐的素材乐谱编排成文艺节目,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例如浙江省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浙江省音乐舞蹈节、浙江省丝竹乐大赛、湖州市的南太湖音乐节等等一系列政府文化部门所举办的文艺演出比赛,我们可以将民间蚕桑音乐编排成现成的文艺节目,通过歌伴舞、器乐合奏、乐器联奏、合唱、重唱、独唱等文艺演出形式参加比赛和演出,这对蚕桑音乐也是一种极为有力的推广。通过调查,近几年在中小学艺术节的音乐比赛演出中,经常可以看到传统蚕桑音乐“桐乡蚕歌”“轧蚕花”“小满戏”“中元山歌”的曲调元素和表演轨迹。
让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真正走进学校音乐课堂和艺术实践,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民间搜集整理了有关蚕桑音乐的乐谱音像资料之后,想方设法让现有的音乐教师对其进行学习,将民间蚕桑音乐学好,然后将之带进中小学乃至地方高校校园的音乐课堂当中,进行普及性教育,让年青一代也加入到学习行列,让古老的蚕桑音乐得到很有效的传承和发展。让年轻一代了解、掌握蚕桑音乐,能够演唱蚕歌(蚕戏)、演奏蚕桑音乐的乐器。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蚕桑音乐保护传承基地、培养蚕桑音乐传承人、编排蚕桑音乐文艺节目、定期开展蚕桑音乐研讨会,也可以把蚕桑音乐中的蚕歌曲和蚕桑器乐曲加入到音乐教材中进行演唱、演奏和欣赏。高等学校音乐系可以把蚕桑音乐作为教师的非遗研究项目进行研讨,并以科研项目申报、论文写作发表、教研活动讨论等形式进行传承和发展;高校音乐系的学生也可以将蚕桑音乐以班级音乐会演出、毕业论文写作、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等形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例如:在我们共同建议和运作下,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作为蚕桑戏曲传承基地、湖州市埭溪镇上强小学作为蚕桑戏曲基地,湖州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器乐和声乐课堂中加进了蚕桑音乐表演的内容。
政府支持、文艺骨干参与,全社会总动员,共同促使环太湖区域民间蚕桑音乐的发展与壮大。政府职能部门对蚕桑音乐的支持和保护非常重要,尤其是各级各类文化部门,如省文化厅、市文化局、各个县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这些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民间蚕桑音乐的发展,挖掘和培养文艺骨干,尤其是培养一批相关中小学音乐教师和从事创作的音乐老师、文艺骨干参与,我们共同促进民间蚕桑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壮大,可以建立“环太湖区域蚕桑音乐研究网站”,定期发布有关资料和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钉钉和QQ平台将蚕桑音乐的有关文字、视频、图片定期发布,也可以将蚕桑音乐的演出视频、乐谱资料、民间艺人图片、文字、科研论文发布于此,让更多的人关注蚕桑音乐、了解蚕桑音乐、研究蚕桑音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历经近五千年风雨,从环太湖区域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中孕育出来的民间蚕桑音乐是江南一带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是极为必要的。蚕桑音乐是劳动者自己创作、代代相传的民间音乐文化,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场合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它又时刻存在着发展变化的因素,这样就又具有变异性,两者相互渗透、共同作用。本文从其音乐形态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等两个方面的结合视野出发,把握环太湖区域传统蚕桑音乐的时代发展趋势。建议通过对民间蚕桑音乐艺人的发掘和保护、蚕桑音乐元素融入音乐作品、文艺节目参与演出和比赛,使得古老的蚕桑音乐焕发青春活力,蚕桑音乐走进校园,让广大学子进行学习,让它得到更好的传承,在政府的支持和文艺骨干的参与中使蚕桑音乐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全国编辑委员会.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文集[Z].浙江省文化厅内部交流资料,2012.
[2]徐春雷.桐乡蚕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3]费莉萍.德清扫蚕花地[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4]吴利民,张琳.含山轧蚕花[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5]林锡旦.太湖蚕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6]毛云岗.太湖流域民间音乐形态与民俗关系研究[J].艺术评鉴,2018(06).
[7]潘诗雨.浅谈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音乐,2018(05).
[8]岳悦.文化产业视角下非物质文化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分析[J].北方音乐,2018(20).
[9]韓雪冰.试论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北方音乐,2018(16).
[10]李佩玉.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刍议[J].北方音乐,2016(19).
[11]熊杰.地方高校在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作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6(08).
[12]韩笑.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程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的促进作用[J].北方音乐,2012(10).
[13]刘威.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J].才智,2018(30).
[14]张丽兰.纳西族民间歌舞曲“窝热热”音乐形态及传承与保护[J].北方音乐,2014(13).
[15]杨瑞雪.湖北民间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J].艺术评鉴,2018(17).
[16]王建国.张掖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J].北方音乐,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