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效应视角下农户创业决策的代际差异研究
2021-12-13王怡然
王怡然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背景当中,农村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1]。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自此鼓励农民创业成为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措施,创业是实现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3]。
因1980年前、后出生的农民在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物质和精神享受、工作耐受力等方面的差异[4],现有文献通常将他们区分为农一代与农二代,并研究二者在返乡创业意愿、创业行为、创业组织形式及创业绩效等方面的差异,这类研究通常被归于代际差异的代效应范畴。因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另一类有关农村创业代际差异研究的文献着眼于从年龄效应的视角切入,如汪伟[5]认为:户主年龄与家庭创业存在倒“U”形关系,农村人口进一步老龄化会导致整体创业人口相对变少并最终可能限制农村的创业活动。但由于代际差异实际上是年龄效应、代效应和时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6],本文将从时代效应、代效应和年龄效应三个维度厘清农户创业代际差异的根源,并为相应代群创业支持政策的完善提供依据。
1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1.1 时代效应
时代效应是指社会群体的价值观或其他特征受到重大社会经济环境变迁或重大历史事件影响而发生的整体性改变[7]。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整体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并导致整个社会群体价值观发生变化。价值观成型于改革开放前的老一代农户群体,他们遵从的是原有的价值评判体系,个人的理想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很弱。而新一代农户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加速期,他们仍重视集体主义原则,与此同时追求个人理想,人们更坦然地追求“物质化”的美好生活[7]。创业是对物质财富追求、实现与满足的过程。据此可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改革开放引发的时代效应是农户创业决策代际差异的来源。
1.2 代效应
代效应是指由同一历史事件导致的社会环境变迁对不同的同期群体产生的差异性影响,代效应使得同期群体具有共同体验并有共通的文化标志,而社会加速转型是代际分化的关键致因。具体而言,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农户,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有强烈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8],他们善思考勤实践勇尝试,敢于通过创业来实现个人价值。出生于80、90的年代农户而言,他们出生并成长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普遍接受、奉行市场规则和适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更关注“如何能生活得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期望更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等特征有助于他们开展创业活动,但较低的工作耐受力则可能限制了他们的创业。根据上述分析,可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2:改革开放后社会加速转型所引发的代效应是农户创业代际差异的来源。
1.3 年龄效应
年龄效应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心理的成熟度以及社会角色的变化所造成的差异性影响。农户在年轻时期,虽然冒险精神等较强,且没有子辈的压力和照料父辈的负担,但由于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客观因素制约,其选择创业的比率较小。当进入中年期时,农户的阅历丰富,具备创业所需的生计资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且其子女年纪尚小,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父辈的年纪也足以自理生活,因此创业的可能性较大。当进入老年期时,其体力、创造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等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弱,并且其社会角色决定其不仅要赡养父辈,还要为子辈的未来提供物质条件,生活压力较大,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具有更保守的取向,选择创业的比率较小。据此可提出如下2个假说:
假说3:不同年龄阶段因生理、心理、家庭、不同所引发的年龄效应是农户创业代际差异的来源。
假说4:年龄与农户创业决策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
2 数据与实证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共获得37289个家庭的大型微观数据。论文以2014年来计算年龄。考虑客观创业劳动者年龄大都集中在20~60岁,因此选取1954—1994出生的农村户主作为样本,基于数据的可得性[9],剩余有效样本量7 698户样本。样本的统计描述如表1所示。
2.2 变量设计
①被解释变量。为了研究代际差异对创业决策的影响,本文选取“户主创业决策”作为被解释变量,定义家庭是否有“从事个体经营或者企业经营”来反映户主的创业决策,即当家庭有“从事个体经营或者企业经营”时,户主创业决策为“是”且用虚拟变量1表示,否则为0。②解释变量及相应代群划分。解释变量为代际差异,根据理论分析可选择时代效应、代效应和年龄效应作为代理变量。以1970年为时间边界把农户群体划分为1970年出生前、后两类来检验时代效应。检验代效应的群体设置为70、80和90年代出生三类。年龄效应的检验直接以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来衡量。③控制变量。本文参照已有文献对控制变量的选取,分别从户主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社会网络变量3个层面设置控制变量以缓解估计偏差问题。
2.3 模型构建
①三种代际差异效应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当研究源于三种不同效应的代际差异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时,由于因变量是二元变量,因此构建Probit模型来考察代际差异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式(1)中,下标i为农户样本序号,j为代际差异的代理变量且j=1,2,3分别表示时代效应、代效应和年龄效应,Interdifi,j表示农户i的代际差异且在具体模型运算中分别代入表1中与j对应的三个代理变量Interper、Intergent和Interage,Xi,j为控制变量,α0,j、α1,j、α2,j为待估系数,εi,j为随机扰动项。在模型运算中,代理变量Interage直接用变量age代入。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②年龄效应对农户创业的倒“U”型影响。为进一步检验年龄是否对农户创业呈现倒“U”型影响,在此以创业决策作为被解释变量,年龄为解释变量,构建Probit模型如下:
式(2)中,下标i仍为农户样本序号,agei为农户i的年龄,Xi为控制变量,β0到β3为待估系数,εi为随机扰动项。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利用stata13软件对模型(1)运算的结果分别对应表2中的模型(1)、(2)和(3)[10]。对公式(2)运算结果列在表2中的第4栏,即模型(4),模型(1)、(2)、(3)和(4)分别对应了对4个假说的检验。
3.1 基准回归结果
3.1.1 时代效应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
根据表2模型(1)有关时代效应对创业决策影响的估计结果可知,改革开放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具有正向影响且在1%水平上显著,相比较价值观已经成型的出生于70年代前的农户,改革开放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70年代农户及之后出生农户的边际效应达14.62%,假说1得到检验。
控制变量方面,户主身体状况、对金融信息的关注度、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通讯支出、非家庭成员转移性支出等指标对农户创业决策具有正向影响;家庭总收入指标对农户创业具有抑制性。
3.1.2 代效应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
根据表2模型(2)有关代效应对创业决策影响的估计结果可知,改革开放背景下社会加速转型虽然使价值观形成于改革开放之时及之后的70、80和90年代的代际群体在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但其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即代效应并不是农户创业代际差异的来源,假说2没有得到检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代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与70年代农户相比,80、90年代出生农户的创业边际效应为负,说明其更不倾向于创业,可能是因为这两个群体工作耐受力较低的缘故,其中尤以90年代出生农户为甚。控制变量中对农户创业影响显著的指标及其作用方向,也与模型(1)的结果相同,但存在系数上的差异。
3.1.3 年龄效应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
根据表2模型(3)报告的年龄差异对家庭创业决策影响的基本结果可知,单一年龄变量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具有负向影响且在1%水平上显著,年龄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会导致创业概率下降近1%,假说3得到检验。控制变量中对农户创业影响显著的指标及其作用方向,仍与模型(1)的结果相同,但存在系数上的差异。
3.1.4 年龄效应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倒“U”型影响结果
根据表2模型(4)可知,年龄变量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具有正向影响且在5%水平上显著,年龄平方项对农户创业决策影响的系数为负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年龄与农户创业决策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假说4得到检验。控制变量中对农户创业影响显著的指标及其作用方向,仍与模型(1)的结果相同,只是存在系数上的差异。
表2 模型的基准结果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①通过教育塑造农村青少年的创业价值观。在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在农村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引入创业理念开启创业启蒙教育,而职高阶段的教育重心是要关注学生创业技能的学习、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建设。②制定专门优惠扶持政策以激励青年农户的创业活动。青年人有创业激情但受制于资金、社会经验、个人能力的制约,其创业率低且成功率更低,需要有专门的政策或措施,如专门为年青人提供的“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为青年人热衷的创业形式提供专门服务如开设快递点为农村电商创业提供方便等。③建立健全创业服务长效机制以延长农户创业寿命。在信用担保、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建立健全农民创业的长效服务机制,才能打破年龄增长对农户创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