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由“经历”走向“经验”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教学与思考(一)

2021-12-13孙丽燕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多边形钉子规律

文|孙丽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8、109 页。

【教学过程】

一、激活探究活动经验,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1.激活经验,故事趣导。

师:同学们,钉子板大家都很熟悉了,如果把钉子板抽象成点子图,相邻2 枚钉子的距离是1厘米,每相邻的4 枚钉子构成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 平方厘米。

师:这些图形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并口答)

师:真棒!用面积计算公式或割补数方格的方法,很快找到了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个奥地利数学家叫乔治·皮克,他发现除了用割补数方格、公式计算多边形的面积,还有一个实用且有趣的数学规律。我们今天来一起研究。(板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2.深入溯源,引发猜想。

师:(指其中一个图形)同学们,这一位置的钉子就叫多边形边上的钉子。图形内部的钉子就叫多边形内的钉子。数一数,边上的钉子、形内的钉子数各是多少?猜想: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大小可能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不用公式计算,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

生1: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越多,面积一定越大。

师:有点道理,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按照你的猜想,如果边上的钉子数相等,面积是不是一定相等?请看第②、⑤、⑧图,边上都是8 枚钉子,面积怎么样?

众生:不同。

生2:说明面积的大小,肯定不光是由边上的钉子数决定的。

生3:我同意,多边形的面积应该与形内的钉子数也有关。

生4:老师,形内的钉子数越多,面积可能越大。

生5:不一定,你看第②、⑥图,形内都是2 枚钉子,但面积不同。

师:真棒,你们学会了反思。通过观察,发现边上的钉子数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形内的钉子数相等,面积也不一定相等。那钉子板上的多边形面积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生:我认为应该与边上的钉子数和形内的钉子数都有关。

小结:很有道理,那么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与边上的钉子数和形内的钉子数,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我们一起深入研究。

3.整体思考,把握方法。

师:多边形边上钉子数是一个变量、形内钉子数是另一个变量,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复杂,你准备怎样研究?

生:先从简单的开始研究,可以先研究形内1 枚钉子的情况。

师:是啊,有两个变量,要先确定一个变量——形内的钉子数,从只有1 枚的情况开始研究,再研究更多的情况。那我们是不是要对这八个图形分分类?

明确:按照形内有1 枚钉子(第①③④⑤图)、2 枚钉子(第②⑥图)、3 枚钉子(第⑦图)、4 枚钉子(第⑧图)的图,分成四类。

【思考:激活探究活动经验,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为什么这样学”,从“要我学”自然变成“我要学”。本内容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活动,要解决“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大小可能会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规律呢?”的问题,有两个变量,先确定其中一个变量进行探究规律是学习难点。过程中制造认知冲突,激发相互评价,用“疑”激发说理“欲”,在“辩”中启发说理“智”。学生通过动口说理,把每一次思考中蕴含着的个体的数学理解、个性化见解进行传递。解惑中清晰,解疑中深化,积累确定某变量的情况下探求其余变量规律的科学探究经验。】

二、积累问题解决经验,从“点状”到“结构”

1.尝试探究,形成结构。

活动1:探索形内只有1 枚钉子的多边形面积。(第①③④⑤图)

活动要求:(1)填一填,把多边形的面积和边上钉子数记录在《研究单》上;(2)想一想,形内只有1 枚钉子时,多边形的面积可能与边上钉子数有怎样的关系?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①号多边形面积是2 平方厘米,边上钉子数是4 枚;③号多边形面积是3 平方厘米,边上钉子数是6 枚……

生:我发现在形内都是1 枚钉子的情况下,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越多,面积越大。

生:当多边形内只有1 枚钉子时,多边形的面积是多边形边上钉子数的一半,你看4÷2=2,6÷2=3,7÷2=3.5,8÷2=4。

师:同学们真厉害,从不同的数据中找到相同点,发现了关系。但我们只是通过四个例子有所发现,这个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多边形都适用呢?(板书:猜想)还需要怎么样?

生:举更多的例子来验证。(板书:举例验证)

师: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几个形内只有1 枚钉子的多边形,迅速验证,看看是否符合刚才的发现,并找找有没有反例。

(学生举例并交流)

师:如果多边形的面积用S 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用n 表示,刚才发现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吗?写一写。

(学生回答并板书:S=n÷2)

师:回顾探索过程,咱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规律的呢?(板书:仔细观察、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结论)

【思考:问题解决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逐步积累是问题解决、经验生长的关键。这一过程,看似内容单一,线索简单,但确是整节课中规律探究方法的形成结构阶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工具”,教学过程中,请学生上讲台汇报研究成果,“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有效促进其规律进一步内化,思维进一步清晰。同时引导学生经历了规律探索的完整过程:观察分析——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并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和符号化思想,形成规律探究的一般结构和方法,为探究提供研究参照和方法导引。】

2.运用结构,合作学习。

活动2:探索形内有2 枚钉子的多边形面积,(第②⑥图)与边上的钉子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

活动要求:(1) 把形内钉子数、多边形面积和边上钉子数填入表格中,认真观察,有什么猜想?(2)自己设计两个符合形内钉子数是2 枚的多边形,找到多边形面积和边上钉子数验证你的猜想;(3)把你的发现和同伴交流。

(生1 呈现作业并逐个交流数据,其他学生校对数据)

生2:我们还举了这样几个例子,都发现同样的结论,没有反例。

生3: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当多边形内2 枚钉子时,S=n÷2+1。

师:通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的研究方法,发现了多边形内有1 枚钉子时,S=n÷2;多边形内有2枚钉子时,S=n÷2+1。这两个规律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都有n÷2,不同的是一个还要加1。

师:是啊,当多边形内有2 枚钉子时,为什么再加1 呢?数形结合,我们看钉子板上的图。

师:(操作)原来边上的钉子就变成了形内的钉子。现在形内有2 枚钉子,面积有什么变化?

生:形内钉子数多1,面积增加了1 平方厘米。

师:另外两个图形也来变一变,看看面积有什么变化?

生:(操作)当形内由1 枚钉子变成2 枚,面积都比原来增加了1 平方厘米。

师:(继续操作)你接着又能联想到什么?(当多边形内3 枚钉子时,S=n÷2+2)继续想,再往下拉。S 和n 会有什么关系?(当多边形内4 枚钉子时,S=n÷2+3),再往下拉呢?(当多边形内5 枚钉子时,S=n÷2+4)

师:这三条规律(多边形内3、4、5 枚钉子时)都是我们的猜想。有了猜想,你准备怎么做?

【思考:研究形内有2 枚钉子数的情况是教学的难点,要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本次活动不仅停留在找到S=n÷2+1,形内钉子数看似仅是数量上增加了1,实际却是增加变量的一种研究,是更高层次的思维。学生主动调用活动1 的经验自主展开独立探究,学得积极,获得了深度理解的学习。从“点状”到“结构”,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探究的精神、细致观察的习惯,强化研究中的前提意识。】

3.巧用推理,充分验证。

活动3:探索内部是3、4、5 枚及以上钉子的多边形面积。

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确定一个研究主题;(2)在点子图上再任意画一至两个符合主题的多边形;(3)算一算你画的多边形的面积,再用猜测的规律进行计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4)小组成员间交流你的例子和发现,请组长汇总数据,汇报成果。

(学生活动交流)

师: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仍用n 表示,当多边形内有100 枚钉子时,S=?再往下推想,多边形内有1000 枚钉子时,S=?如果形内的钉子数是a 枚呢?同桌交流。

生:S=n÷2+a-1。

师:当a=1 时呢?符合这个规律吗?后面没有加上数啊?

生:当a=1 时,就是S=n÷2+0。

师:研究形内有钉子的情况,我们了解了。形内没有钉子的时候,面积与边上钉子数有什么关系呢?你会研究吗?

(学生猜想)

师:为什么要减1?是这样吗?自己选一个图形口头验证一下。

(学生相互验证)

师:看来,当a=0 时,S=n÷2-1也符合这个规律。

小结:这个发现被称为皮克定理,该定理被誉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100 个数学定理”之一。

三、提升思维活动经验,从“联”到“悟”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回顾探究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生: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与形内钉子和形上钉子数之间都有关系。

生:多边形内钉子数用a 表示,边上钉子数用n 表示,我能总结成一个公式:S=n÷2+a-1。

生:我有补充,遇到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简单想起。

生:要学会从不同的多边形中找到它们的相同点。

师:同学们真棒!恭喜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规律,那么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要认真观察、反复比较。还要不断反思,不断验证。

师:是啊,发现规律是了不起的,能体会到发现规律的方法更厉害了,以后碰到新的规律,你会独立探索了吗?自主评价一下今天的表现:

理解规律(4 分)知道怎么探索规律的一般过程(4 分)遇到复杂问题会确定变量,从简单想起(3 分)认真倾听(3 分)思维活跃(3 分)积极回答(3 分)总分(20 分)

【思考:深度学习,不仅是教师的感受,更是学生的切身体会。探索活动可以掌握知识,回顾反思则能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思想。同时“多元收获”的有效引导,生生间的相互评价、补充,不仅让学生高屋建瓴把握规律,还帮助学生总结所经历的规律形成的过程,深切感悟了从简单想起等数学思想,提升了思维活动经验。最后让学生自主评价,促进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主建构,并为后续的学习作经验的支撑。关注师生、生生评价,关注他评、自评,正因课堂中有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自信满满。】

猜你喜欢

多边形钉子规律
当钉子邂逅毛线
少了颗钉子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多边形的艺术
《乡愁的钉子》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巧解规律
有关多边形边数问题的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