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域下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应用研究

2021-12-13

福建茶叶 2021年11期
关键词:理念民族建筑

夏 莲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 中国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特点

1.1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之美

中国传统民族建筑中受古代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极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在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理念中,并不推崇富丽堂皇的建筑形式,而更加讲究一种视觉上的和谐。这一观念深刻的影响着古人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在建筑细节上,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精致、细节,不添加刻意的装饰,通过花草树木、湖水亭苑的景致来衬托建筑之美。在建筑取材上,中国传统建筑是唯一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来自大自然的产物,能够与自然景观做到有机结合,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中国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境,并且木材取之于树,相比冰冷的石质建筑更加具有生命力,且树木上的纹路也象征着生命的发展,符合中国人的建筑风格。

1.2 适应地理环境,实用性强

中国传统建筑的这种设计形式不仅在景观上做到了极致,并且以木结构为框架的建筑也有着实用的优点,由于木材的特点,能够使墙体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使室内外的气流完全贯通。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等问题。并且,建筑的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的重点由建筑的木架结构来承担,外墙能够较好地起到遮阳御寒的作用,而内墙则将室内分割成一个个的房间,由于墙壁承担的重量较低,在建筑的设计时有着极高的灵活性,方便屋主按照自身的需求对房屋进行设计,并且木结构的房屋在防震上有着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木质构筑所造成的损害,降低地震的风险。

1.3 注重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最大特色就是其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受儒家的伦理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在布局上表现出了儒家思想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为中,次要建筑分列两侧,左右对称,由众多的个体建筑有次序的排列,从而构建成建筑群落,这些建筑等级分明,层次清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了老子“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房屋建筑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体现了人渴望融于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

2 茶文化视域下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应用分析

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着其独到的思想理念,这些建筑思想在现代的应用中依然有着可取之处。想要使民族传统建筑与现代相结合需要在继承中不断发扬,使用现代化的思想重新审视传统建筑,将其在现代发扬光大,成为我国独特的具有文明符号的建筑特色。

2.1 吸收传统建筑理念,进行现代化创造

我国现代建筑在对传统建筑装饰的使用上,更多的是吸收其中蕴含的理念来对现代建筑进行创造,将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符号化、抽象化,建筑设计师们依据自己对民族传统建筑的理解,吸收传统建筑中的某种符合意境的元素来进行发展,从而得到既蕴含有传统建筑的风格有兼顾了现代对建筑的实用性的需求一种新的建筑样式,这种建筑的发展形势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成为很多设计师们比较喜欢的建筑风格,比如徽州古民居建筑形式风格优美,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座高峰,在现代徽州新建的房屋中依然采用了传统建筑的风格,像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的马头墙都是对传统建筑风格的继承,此外徽州建筑中最重要的祠堂、牌坊也得到了完美的继承,成为徽州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种建筑形式既保留了文化的传承,又发扬了民族的符号,使得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筑既应满足人们对其功能上的需求,又要满足人们对其精神上的需求,在它的建筑风格、细节构造上应有其体现文化独特性的地方。自从西式建筑引入中国后,在城市建筑设计中西式建筑快餐风格发展起来,西式建筑在设计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但更多的体现在建筑的格局上,而在艺术性上较中国传统建筑是弱一筹的,中国传统建筑经过了精心的打磨,更加体现了人文特色。中式建筑在“天人合一”理念的引导下,注重对人的关怀,同时又考虑到了个人对私密空间的追求,现代的中式建筑也吸取了西式建筑的理念,房屋格局的设计更加的合理,符合人们对生活实际的需要,在实用性上也获得了极大的增强。在中式风格的公共设施建筑中充分考虑了传统建筑中亭台楼阁的设计理念,使中国传统建筑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展现给群众,成为一种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设计思想。

2.2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应用

我国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都极具艺术性,对现代的建筑创新很有启发性,例如侗族的建筑就极具文化特色,侗族建筑历史悠久,侗族木屋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传统侗族木屋在建筑过程中不用一根铁钉,不用一根铁丝,完全靠木头之间木枋相互勾连建造完成,这类建筑不仅设计十分巧妙,并且在实用性上也很适合侗族人所在的南方使用,其在防寒、防潮能力上比较优越。现代艺术风格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也可以吸收这类少数民族建筑中的优秀传统。现代建筑主要使用砖木结构作为建筑的主体框架,这种建筑更加符合多样化的民族使用需要,在建造过程中吸收侗族建筑文化的特点,发展出既在结构上优美,又在功能上实用的新的建筑结构,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兼容并包的现代化建筑艺术形式。此外,像苗绣、蜡染、面具、剪纸等极具民族艺术特色的内容也可以多使用在现代建筑之中,通过这种形式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让历史与现代化的建筑形式融合,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生产力。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地加深,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秀的文化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发展中的灵魂,使城市现代化建设更加的繁荣昌盛。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一座宝库,如果建筑师们能从中获取灵感,开发新的建筑形式,将能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在使用中进行传承,如果能使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使用,那么对其的传承与发扬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真正发扬下去的途径。

2.3 传承民族传统建筑中的文化理念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最令中国人自豪的是产生的各种文化精髓。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和共识,属于文化范畴。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根本。传统建筑设计中蕴含的一切内涵都脱胎于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人类的各种观念的形成都需要长期的发展,而文化在其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像儒家文化一样,几千年来都对古人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传统建筑中也有着一套独特的文化理念,建筑设计理念的变革正能反应不同时期人民思想的变革。中国这些民族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如今也有着文化市场。中国传统建筑符号是能够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具有极高价值的事物,在城市的建设中利用民族传统建筑中的文化理念进行城市建设,使城市的布局与自然山水之间洽和,城市轮廓、历史文化建筑等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位置都能反映设计师在建设中对民族文化思想的使用,想要让中国的民族建筑理念不断发扬,中国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在建设中建造出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中国独有的建筑特色。通过对民族传统建筑理念的传承结合现代建造工艺,在结合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当代优秀的民族建筑。

总之,中国民族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传承与发展对构建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正是因为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成为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古国,因此要想实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不断发展,就建筑领域来说,将传统建筑使用现代化的方法进行传承是一种重要的理念,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理念民族建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