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元素的融合
2021-12-13鲍文
鲍 文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1 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在融合发展中的可能性
1.1 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在融合中的相通性
高职院校的教师想要在教学中体现出中国传统茶文化和民族舞蹈文化的融合,就需要进一步对茶文化和民族舞蹈文化的艺术形式相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二者是否存在相通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构成要素方面,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都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地域方面与民族方面的特征十分显著,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二者的发展都容易受到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影响。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在价值交流方面能够实现互通。无论是在民族舞蹈文化中融入茶文化,还是在茶文化中融入舞蹈文化,我们都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取新的灵感,通过这种艺术点缀的形式,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契合性与可能性。实现二者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茶产业的推广,给传统茶文化和民族舞蹈文化带来不同的发展形势。
除此之外,从二者的发展理念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是现代化文明发展与进步的一种体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健康、多元、和谐的发展,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表现出的这种积极的影响,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将茶文化的一些特征融入到民族文化中,扩充舞蹈的内容,这是对民族舞蹈文化创新的一种重要体现,有效的展示了我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二者融合机制的创新与优化。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融合的形式应该较为灵活,同时融合的内容应该被大众所接受,既要保证二者的发展机制,又应该保证二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容易被大众接受,符合现代化的审美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国的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既可以独立得到良好的发展,又能够被创新出一些新的艺术形式,有利于二者的传承与发展。
1.2 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在融合中的关联性
我国许多优秀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传统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就舞蹈而言,舞蹈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趋于多元化,且舞蹈形式受地区、民族特色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特色与风格,通过舞蹈,人们可以看出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例如新疆舞蹈、傣族舞蹈无论是在服装造型还是在表演形式上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些民族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十分考验舞者的技巧性。而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人们赋予深刻的文化价值,逐步形成了一种茶文明。茶文化不仅具有客观的艺术形式,其中还融入了许多主观礼仪的表现,既然存在主观性,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现在理念的影响。在茶文化的拓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创造出了茶舞等特殊的形式,使茶文化这种较为抽象的形体逐步趋于实体化,人们能够通过观察民族舞蹈的方式感知出来,在此过程中,人们能够从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中发现一定的关联性。除此之外,在民族舞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推广工作较难,且推广的形式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舞蹈的进一步发展。若将民族舞蹈与茶文化相融合,通过学校教育,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会意识到二者的关联性,并对茶文化与民族的文化产生不同的情感,在学习中获取不同的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构建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体系,明确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与历史,还能够在舞蹈动作、舞蹈技巧上有所提升、有所创新。在这种方式之下,民族舞蹈文化会得到更多的推广,从而促进民族舞蹈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的融合不是此消彼长的过程,而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过程。将二者融合之后,人们能够看到二者更丰富、更有活力的一面。与此同时,民族舞蹈文化也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之外,也被赋予了中国特色。因此,作为教师,就需要明确二者的不同形式,从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获取关联性,使其能够传承与发展。
2 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在融合发展中的具体策略
2.1 进一步发挥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融合理念的优势,促使理念转变为新的发展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想在教学中体现出中国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的融合,就需要在教学之前,仔细分析二者的具体艺术形式以及文化发展的过程,深刻意识到不同艺术元素与文化内涵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同时还应该注意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从集体的视角出发,使二者的融合更能够被大众接受,从而创立出更加科学、更加适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和民族舞蹈文化的融合发展机制。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对二者的文化匹配程度进行分析,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市场调查之后,再进行融合工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邀请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感兴趣的教师,共同成立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融合的研究小组,在此之后,研究小组之间应该进行分工合作,首先制定市场分析的标准,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动态的市场管理与跟踪,同时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市场管理与跟踪的数据准确与科学。其次,相关的研究人员需要意识到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的融合是关系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创新与继承的工作,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无论是二者在艺术形式还是在自我价值的融合过程中,教师都需要意识到,二者并不是简单的灵感融合,而是必须携带优秀的传统文化特色的融合,所以在工作中不能够想当然,而应该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尊敬、尊重的原则去展开工作。最后,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杜绝新文化“恶搞”的现象,避免传播负面的影响。同时还应该注重宣传与推广的方式,尽可能调动大众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使大众能够意识到继承、创新与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创建出一个有利于文化融合发展的环境,保证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融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发挥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2.2 进一步创新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融合的理念,科学设计二者融合的新思路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在融合过程中,二者保持相对独立性与独特的民族特征,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具有融合的可行性。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可行性与一致性,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的融合。但仅凭这些理论是无法将二者的融合转变为现实的,还需要进一步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使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与审美观,为了保证二者融合的价值意义,就需要设计出新的融合思路。
例如,我国现在与之前相比,在信息技术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讲,信息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特色,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融入现代化的特征,利用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进行宣传与推广。在实际操作中,相关人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寻找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一些元素,并利用计算机精准构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加深刻与特殊的视觉感受,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丰富人们的知识与素养。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茶文化所蕴含的一些精神与礼仪巧妙的融合到民族舞蹈文化中,再通过直观、优美的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使二者的融合变得更加具有渲染力,这样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视觉上的冲击,还能够受到心灵上的冲击。在对二者融合创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考虑将人们的采茶活动融入到民族舞蹈表演中,体现出民间智慧,使表演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这种时代化的设计思路,能够有效地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进行融合,进一步扩大传播的范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综上所述,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舞蹈的文化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二者已经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流传至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对中国茶文化和民族舞蹈文化融合机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分别明确二者的独立特征与文化内涵,从多个角度,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二者在融合过程中的优势,进一步放大融合的可行性,在此之后制定较为完善的、合理的与科学的发展机制,使中国茶文化与民族舞蹈文化的融合变得更有价值,从而促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与传承我国的历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