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茶文化的视角

2021-12-13李韦璇魏萍萍周海娟

福建茶叶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队伍素质茶文化辅导员

李韦璇,魏萍萍,周海娟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1 相关概念界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华茶文化是代表生活的一种特殊文化机制,不但具有生活特征,还具备文化属性。首先,茶文化作为一种基于实践的文化,是通过人类亲身操作总结出的文化形式。“工匠精神”源自于传统手工艺者,制茶手艺工序繁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制茶人秉承匠心,才能制成好茶,茶文化中蕴含着大国工匠精神。其次,茶文化也属于创新文化,在实际发展进程中和时代联系密切,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进而形成强大不可撼动的生命力。基于茶文化视角,剖析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路径,即认为高校辅导员既要秉承工匠精神,立德树人,潜心育人;又要注重工作实践,在做中学,并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榜样引领;同时在此前提下,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 茶文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意义

其一,强化学生文化自信。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5000多年发展历史,茶文化则发展了4700多年,中国是茶的起源地,最早出现在神农时期,传承至今日,逐渐构成茶德、茶学、茶故事以及茶道等多种思想,并蕴藏着丰富的哲学理念,充分呈现出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强大根基。由此,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对辅导员展开思政教育以及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能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又能强化学生文化自信,促使我国传统茶文化得以更好发扬传承。其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从本质角度而言,茶文化既能有效缓解个人压力,又能修身养性,茶道精神与茶的内涵和事业单位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具有一致性,将茶文化渗透到辅导员教学管理工作中,让辅导员利用茶文化资源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培育学生,将学生培育成职业素养高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 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3.1 辅导员数量短缺

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提出,专职辅导员人数要根据1:200进行配备,但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内部辅导员数量无法达到国家教育组织规定的标准。因学校内部辅导员整体数量不足,故此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及压力,难以展开精细化管理。从事实角度而言,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是辅导员基础工作要求,要将学生工作展开细分,做好细节性管理,但当前高校辅导员数量明显不足,难以充分满足学校精细化管理需求,更何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这对高质量推进学生教育管理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3.2 专业化程度薄弱

现如今,国内高等院校辅导员专业架构分布不当现象明显,很多辅导员并非教育学、逻辑学及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其专业性能力和综合素养相对薄弱,知识内容狭窄,难以应用在现实操作中,无法运用理论正确指导学生。此外,还有一些辅导员自身所学专业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存在极大差异性,未能充分掌握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特点,基本上均为了管而进行代教,在人才培育方案设定、就业前景、纠正学生行为等方面同样缺少一定感染力及说服力。在现实工作开展中,难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时常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致使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性不足,更严重还会妨碍辅导员团队专业化、科学化、高水平建设。

3.3 队伍稳定性较差

高等院校辅导员团队缺少稳定性,具体呈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从考研或是大学读博方面而言,辅导员根据深造来选择“曲线救国”这条职业道路。第二,从工资和岗位提升角度而言,部分辅导员将此作为跳板,积累经验后升职为行政主管或专职任课教师。第三,被迫辞职或调往其他用人单位。在当前诸多高等院校中,辅导员平均工作年限在三至五年,有机会就选择转岗,队伍的不稳定性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形成较大影响。

4 茶文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路径

4.1 调动辅导员的阳光心态,激发职业内驱力

伴随国内高校办学规模日益壮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一名辅导员甚至需要管理教育几百名学生,既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心理问题疏导以及就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教育,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活动,又要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复杂繁琐的管理工作给高校辅导员带来极大压力和负面情绪,极易形成职业倦怠,对其工作质量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不利影响。基于此背景,将茶文化融入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提升之中。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中的工匠精神蕴含着强大的职业内驱力。通过加强辅导员职业理想的培育,营造良好培养环境和舆论氛围,增强职业认同感,给予人文关怀,产生源源不尽的精神动力等多种方式,聚焦内涵式发展,激发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高校相关部门也要引导辅导员做好生涯规划,通过学习生涯规划知识,动态调整生涯规划,细化职业目标,开展生涯人物访谈,提供机会与校内外优秀辅导员代表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续航能力,推动辅导员不断追求卓越。

4.2 练就辅导员的精湛技能,提高业务胜任力

茶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需要以精湛的技能为依托。辅导员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辅导员要在持续的工作中保持应有耐心,踏踏实实在岗位中奋斗努力。从本质角度而言,辅导员工作具备特殊性与变化性特点,部分辅导员因不满现状而追求学历晋升,或转岗离职,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呈现出专注力不足、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此对辅导员团队综合素养、能力提升及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均具有不利影响。基于此,辅导员要虚心求学,踏实进取,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工作中,练就精湛技能,提高业务胜任力。高校相关部门也应重视起来,优化辅导员队伍培训体系,不断提升专业化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通过开展工作技巧的日常培训;组织校内和跨校的工作研讨交流;鼓励辅导员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等多种方式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让培训入脑入心,取得更好的效果。

4.3 打造辅导员的个人品牌,彰显特色创造力

茶文化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将工作创新作为指标点纳入辅导员考核体系以及职称评定之中,也可以鼓励辅导员申报省级、教育部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思政创新案例、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等多种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创新。此外,还可以组建辅导员工作室为抓手,带动形成成长发展共同体: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从学校层面重视关心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第二,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制度,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保障;第三,依托辅导员工作室有效开展育人活动;第四,以辅导员工作为载体开展学生工作学术研究。

从辅导员自身来讲,也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提升创新能力。第一,辅导员要做好定期归纳总结工作,对以往工作发展情况展开全面剖析,寻找工作漏洞和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并在未来工作中进行调整完善;第二,辅导员要利用网络及信息化手段寻找现代教学观念及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积极开展实践论证,利用实践得出真知;第三,辅导员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能,掌握教练技术、焦点技术等多种技术,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将工作主动权把握在手中。

综上所述,深入发掘中华茶文化精髓,将其融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把调动辅导员的阳光心态,激发职业内驱力;练就辅导员的精湛技能,提高业务胜任力;打造辅导员的个人品牌,彰显特色创造力这三个方面作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路径建议,不仅能够有效推动中华茶文化更好传承,也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队伍素质茶文化辅导员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论高度保持与党的一致性努力加强基层党校培训工作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