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茶文化融入计算机教学中的研究

2021-12-13刘文平

福建茶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计算机中职

刘文平

(忻州市工业学校,山西 忻州 03410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中职院校作为我国计算机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对计算机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调整,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进而承担起为我国社会培养优秀计算机人才的重任。传统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在对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各类矛盾问题的思路上发挥着积极指导作用。传统茶文化的融入给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是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 传统茶文化的功能分析

1.1 教育功能

传统茶文化包含了儒、释、道三大家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如和、仁、真、善、美等,这也使得传统茶文化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而且也可以为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带来积极影响。茶文化的教育功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中生本教育思想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将其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1.2 社会功能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茶德是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文人墨客对于美好品德的向往,其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社会功能,将茶德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可以让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机会,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然感,促使学生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及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都是非常有利的。

1.3 审美功能

自古以来,茶文化都属于高雅文化,这是因为茶文化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茶文化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计算机教学的文化功能,而且也可以体现计算机教学的文化性,为计算机教学增添美的内涵,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都能够获得全面提升,促使学生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 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目的性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向,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就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目的性的现象,使得计算机教学活动缺乏横向的教学质量要求和质量比较,导致计算机教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习到哪种程度”等问题的思考严重不足;二是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这也使得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讲完一个知识点就继续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2 缺乏有效的教学指导

计算机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要想熟练掌握计算机课程中的内容,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计算机广泛普及之前,计算机实践教学只能在机房中完成,学生也非常珍惜上机练习的机会。但随着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广泛普及后,进入机房的机会已经对于学生不具备吸引力。这也使得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操作几乎是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如此一来会出现两种不良后果:一是缺乏有效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指导和解决,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二是缺乏有效监督。由于在课后实践环节,教师无法对学生的上机情况进行监督,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2.3 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兴趣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普通家电之一,很多中职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并且目前中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很多内容,他们早已经学习过,这也使得中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进而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另外,很多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对计算机学习的目的缺乏正确、清晰的认知,认为只需要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简单的使用计算机即可。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导致这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不高,且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学习。

3 传统茶文化融入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路径

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计算机技术是一门现代技术学科,这二者看似不相关,实则通过对二者背后的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后,我们不难发现茶文化与计算机教学存在较高的契合度,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及课程改革带来了很多有益启示。

3.1 利用“和”思想解决计算机教学内容与技术革新的矛盾

“和”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禅文化思想的最高指导原则。茶文化中的“和”思想即包含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同时也包含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和”等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也使得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与技术革新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而将茶文化中的“和”思想融入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则可以使得这一矛盾迎刃而解。在计算机领域中,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技术应失去了价值所在,不论再先进的技术都离不开最原始的二进位计算机算法。通过对新旧技术的对比,无疑是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实质都是相同的。将“和而不同”的思想用于指导中职计算机教学,则可以让计算机教育人员辩证的看待课程内容与及时发展的差距,并将夯实学生计算机理论基础作为教学重心,这样不论今后计算机技术如何进步,学生都能通过其本质,从容应对和把握。

3.2 通过“怡”感受激发学生兴趣

“怡”在茶文化中是指喜茶之人在品茶时,内心舒畅、愉悦的个体感受。只有当品茶人在品茶时,感受心旷神怡,才会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去学习和研究品茶之道。在计算机学习中同样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充满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将茶文化中的“怡”思想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引入到计算机课堂中,增强计算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计算机应用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强化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教师应适当在计算机教学中加入社会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认识到所学知识与职场之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并对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做出客观评价,这样对于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而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借助“静”心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静”是茶文化中的核心要义,这里的“静”不只是指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指人的心“静”。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积累,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计算机教学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浮躁的心态,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为此,中职计算机教育人员就可以将茶文化中的“静”心态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实现对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中职计算机教师应摆正自己的心态,抛开外部环境的影响,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程、每一次实践指导;其次,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将“静”思想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能够利用平常心去看待学习中的得失,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综上所述,传统茶文化中蕴藏着很多精神内涵和人生哲学,在解决当下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因此,中职计算机教育人员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并将传统茶文化合理运用到计算机教学及改革中,实现对计算机教学的优化和创新,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与内涵,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更为全面综合的发展,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茶文化计算机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中职护生实习心理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