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角下高校对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培育研究

2021-12-13胡芷璇

福建茶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礼仪培育

胡芷璇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论语·尧曰》中说:“人无礼,无以立”;《荀子·修身》中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说文解字》云:“仪,度也。”即为法度、标准,是一种行为的节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礼仪”已被视为一个整体,其作为一种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为大家所认可、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高校作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其大学生礼仪教育,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引领性的作用。

1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培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塑造完整人格

美国著名企业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要靠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人际关系和友谊对于大学生是“人生最美丽的风景线”。个体通过社会交往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会性需求,更能在交往中不断促进自己的个性及社会性品质得到发展,提高自己的社会化水平,进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狼孩”不会语言,行为举止怪异,吃饭用手抓,要住羊圈里,因为不能正确掌握社会规范,所以不能在人类社会生活。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其自我概念得以完善,知识经验得以迅速积累,更有助于大学生在青春期的自我冲突和人际冲突得以有效解决。而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离不开个人良好的礼仪素养。大学已是一个“小社会”,不再是曾经的“一门心思只读书”的象牙塔。丰富的礼仪知识有助于学生从容面对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的同学和老师,更好地与他人开展交流和建立友谊。良好的礼仪素养更有助于大学生优化自身思维方式,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在与人相处时懂得尊重他人、真诚待人,端正自身,与他人融洽相处。良好的关系有益于自身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因而,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培育是当前高校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德与礼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礼仪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和信念的外显形式,其内含个人的认知水平和修养程度无处不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中得以体现。可见,礼仪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培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增强其道德信念,构建完善有效的礼仪体系,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实施道德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的大学生对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能够正确认识并理解自身在国家机制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角色,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从而确立切实、积极的目标,不断从当代社会中汲取精神养分,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因此,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培育活动的开展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属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前复杂的国家形式下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优秀礼仪元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号召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将其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几千年的生产和实践总结而成中华传统美德更被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文明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仪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其中在饮茶待人中逐渐形成茶文化,是与中国人民生活联系最紧密、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

茶事活动主要包含了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活动。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中的习惯和约定俗成的“礼仪”来体现的。它既是一种极具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礼节现象。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培育中积极探寻茶文化内容,对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将有显著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处世涵养

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煮茶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消除人的烦恼。唐代裴汶在《茶述》中如是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茶的属性所能带来的是和谐,礼仪所追究的就是和谐。好的人际交往的首要是即是要给彼此带来好的舒适的情感体验。它是建立在彼此相互尊重、“和”的基础上实现的。而较多受西方“自由”思想影响的当代大学生忽略礼仪的过分强调自我的处事方式和表达形式,会给人以不舒适的交往体验。传统茶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重要性以及古人“礼”的精神自律和待人。茶事活动中清净的环境、静怡的心境、精致的茶器等营造的和谐、清雅的氛围,能让人摒弃浮华,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学习平和待人,磨炼心性。茶文化不仅在茶仪中帮助大学生实践礼仪,更教会大学生处事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处事涵养。

2.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中国人饮茶注重‘敬’。敬茶要温文尔雅,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低声说‘请用茶’,客人起立说‘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这体现了以礼待人,互敬互重的人格魅力。‘敬’不是尊卑的等级观念,而是互相敬重、互怀敬意。茶性蕴含着茶德。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优雅的韵致。生活就像一碗清茶,在沸水中几经沉浮,渐渐舒展,最后释放出深蕴的清香;而生活也难免起起落落,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最后留给我们一抹抹人生的幽香。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期、关键期,为人处事更要虚怀若谷,对万事万物抱有“敬”意,方可做到不骄不躁,淡定从容,才能更好得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不因一点得失而患得患失,志存高远。

3 利用茶文化,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

3.1 优化教育模式

开设以茶文化为载体的礼仪课程。开设礼仪课程对大学生礼仪素养有较好的提升作用,是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当前,礼仪课程在高校虽然已被普遍推广,但大部分礼仪课程仍旧以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传统形式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且重理论轻实践,因此教学效果亦较难达到预期。开设以茶文化为载体的礼仪课程,有利于增加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大学生通过学习茶诗和茶画,学习古代文人的精神气节,加深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体味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通过学习与茶相关的民间故事,培养自身良善正直的品德;通过采摘、制作、品茶、泡茶等茶事实践,直观了解并掌握茶生长环境、生长习性,从而领悟茶的本性;通过茶艺中的礼仪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气质。茶文化教学不但可以传播茶文化知识,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创新思维亦有较大作用,让学生懂得在浮华的社会环境中学会独立思考,保持初心,用平和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繁杂事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实现自身目标和人生价值。

3.2 营造文化氛围

营造校园内浓厚的学礼、明礼、尊礼、用礼的氛围,有助于开展礼仪教育、提升教育效果。中国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每个程序都富含文化底蕴。定期组织大学生参与茶事活动,有目的地、有引导地聚集学生群体,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制茶的相关工艺和流程,并在品茗中享受劳动成果,感受茶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通过茶文化传播和茶事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礼仪素养的培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人文素养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代青年人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大学生作为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其礼仪素养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形象和风度。将中国的丰富的茶文化融人到大学生礼仪素养培育中,将茶性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联系起来,是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实现其德、智、体全面健康的发展重要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茶文化礼仪培育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