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次生舆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挑战及应对
2021-12-13裴育萍
杨 莉,裴育萍
(1.长治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长治 046000;2.长治医学院思政部,长治 046000)
网络次生舆情是一些社会或者网络上的热点信息被网络传播,经过包装酝酿而产生的社会舆情。网络次生舆情具有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偶然性[1]。一方面,网络次生舆情促进了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原生舆情的不断发酵,会导致原生事件不断被加工,进而弱化舆情的主导权,从而使主流思想的影响力降低,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2020年3月,网络用户已经突破9.04亿人次,学生群体占据全国网民人数的1/4。其中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更为频繁,网络次生舆情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对于全国各大高校来说,在网络次生舆情逐渐常态化的今天,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是目前思政教育重要的一环。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1 网络次生舆情发展辨析
1.1 网络次生舆情概念辨析
“次生”这一词语被认为是再次的、间接的意思。张淑华等[2]指出,与原生舆情相比,次生舆情是经过各种演变形成的舆情;郑智斌[3]等指出,次生舆情是原生舆情经过某些因素触发而再次出现的舆情。次生舆情是原生舆情的再演化,是原生舆情延伸与推进而产生的新舆情,次生舆情可以在原生舆情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1.2 我国网络次生舆情发展态势与条件
1.2.1 我国网络次生舆情发展态势 (1)热点事件频频发生,网络次生舆情不断攀升。《中国网络社会舆情分析报告(2019)》中指出,我国大网络环境下导致的次生网络舆情不仅仅是个人事件,其发展方向更是关系着我国网络环境的健康性,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网络各类思潮汇聚,意识形态较为复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可以在网络上随意表达思想与情感,思想更加多元化,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网络上的信息很多没有科学依据就被发布到网上,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使用主体,会受到诸多不良思想的影响,比如“仇官”“仇富”等构建的情绪舆论场,这种舆论场表达的各类思想充满了非理性特征,也存在诸多虚假信息,多种思想进行重复叠加,鱼龙混杂,很难做到精细全面,一旦产生次生舆情,则各类思潮汇聚,意识形态表现复杂,各类不实、偏激的言论,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塑造[4]。
1.2.2 网络次生舆情快速传播的应然性与基础条件 (1)次生舆情的快速传播离不开年轻网民。CNNIC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6月,10-39岁网民占整个网络群体的65.1%,其中20-29岁网民比例达到24.6%。这说明年轻人作为网络的主力军,其思想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容易走向极端,使得原生舆情不断发酵,快速产生次生舆情。(2)网络意见领袖会引导网民情绪发展。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类人一般具有庞大的网民受众群体以及大量的信息来源,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网民的思想,造成次生舆情的快速传播[5]。所以,一旦他们为次生舆论发声,而且发表的思想独树一帜,那么网络次生舆情的热度就会持续不断。
2 网络次生舆情产生的影响与挑战
2.1 网络次生舆情产生的影响
2.1.1 网络次生舆情遵循“后真相” 降低政府或主流媒体话语权即所谓的“后真相”,在网络上是指情感表达的影响力要优于逻辑思维的影响力。“后真相”在2016年被牛津词典收录,已经成为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词汇,网络中的言论自由、时段自由,使得众多网民在网络上针对一件事随时发表自己的想法。其匿名性又使得“键盘侠”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非事实真相,容易走向极端。政府以及一些主流媒体发声容易被淹没,降低其话语权引导。
2.1.2 网络次生舆情可能产生偏激心态,促使情绪过分发酵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研究之作,通过研究群体心理指出,人的个性化表现在个体上,一旦加入群体,容易失去个性化,会出现盲目的跟踪行为。而对于网络舆情来说,大众往往就会遵从这种心理,比如孙小果减刑、9岁女童张子欣遇害等事件产生的次生舆情,体现出了大众容易被情绪感染,不去关注事实而沉浸于情绪的宣泄中。
2.2 网络次生舆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的挑战
2.2.1 价值取向多元化产生理解差异性 网络次生舆情具有思想的多元性、事件发生的偶然性、网民的无界性。通过不同国界、不同思想的撞击,让大学生体会到形形色色的观点,容易引起不良思想的共鸣,而这种情况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引导,会使价值观发生变化。网络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不真实性,大学生长期处于复杂的信息环境中,难辨真伪,容易造成思想意识淡薄,缺乏自主性,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且易被事件的外表或形式迷惑,大学生走入歧途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在网络次生舆情的不断发展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刻不容缓。
2.2.2 不良信息传播造成情绪消极性 网络上的信息具有虚假性,大学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辩别信息的能力,就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6]。而在当代的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中,由于次生舆情的影响,大学生往往花费更长的时间去关注事件的发展,同时随意对事件批判,表达不满。在网络上发声,对于大学的学习与理想追求逐渐变得惰化,同时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更加现实,更加世俗化,且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造成情绪消极。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时空”,不愿意直面现实,缺乏公众意识、责任意识,道德观淡漠,对于现实生活产生抵触、情绪消极。
2.2.3 “后真相”时代容易受到思维误导性 网络次生舆情中产生的诸多不良信息会误导大学生的判断,大学生获取到的各类信息,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批判性的看待,容易受到舆论的误导,从而使思想行为发生变化,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由于“后真相”的存在,大学生可能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获取到的信息可能并不真实,而获取到的信息中也可能夹杂着不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塑造的信息[7]。能够引起大学生关注的信息通常具有特殊性,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见到的新鲜事物。例如,网络的全球化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容易利用大学生这种好奇心理,将一些谣言以及一些所谓自由的观点传播到国内。对于一些思想不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言论是十分危险的,容易使大学生受到蛊惑,而盲目地跟从,使得大学生对于所谓的自由开始竞相追逐,失去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而对于思政教育来说,这种现象会造成较大的冲击性,降低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3 网络次生舆情中大学生思政教育积极应对策略
面对常态化的网络次生舆情,高校思政教育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次生舆情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能忽视网络次生舆情的影响力度。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交流,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网络舆情,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信息,不盲目跟从言论,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3.1 构建网络次生舆情的教育机制
网络次生舆情在当代已经不可避免,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充分认识网络次生舆情给大学生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合理利用网络舆情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辩证地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而不是人云亦云。
首先,化堵为疏。传统的教育方式主张对错误的纠正,缺乏人性化,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要遵循立德树人的原则,而不是照本宣科。当前的网络大背景下,一旦发生网络次生舆情,高校并不能拦截或控制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针对舆情的发展,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化堵为疏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多个角度分析事件发生的应然性,并对事件引发的次生热点内容进行利弊影响交流[8]。从讨论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网络次生舆情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不能被舆论所左右,要有自己的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合理看待网络次生舆情的利害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其次,求同存异。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知识储备不同导致其对事物看待的方式不同,在遇到网络次生舆情时,其所给出的表达也不尽相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思想表达,而不是一味地保留正确的声音,遏制错误的声音,应当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让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对学生正确引导,促使他们认识到事情的两面性,增强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最后,转变教育理念。思政教育要想获得预期效果,就应当服务于学生,体现人文关怀,并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充分认识当代网络次生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在与大学生共同交流中探知学生的思想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2 构建网络次生舆情的引导机制
首先,应该设立领袖引导机制。网络次生舆情在发酵过程中很容易有错误的观点出现,容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进行适时引导,避免大学生走向极端,教育工作者要发挥主要引导作用。在当代社会,各种能表达思想言论的App盛行,例如微博、微信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一些主流的言论家、明星等标志性人物通过微博表达观点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在次生舆情发展中往往某一条言论就会成为舆论导向,所以,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转发一些有积极导向的意见领袖观点,增强意见领袖的正面影响力[9]。且学校管理者也可以注册微博账号,对于一些热点的舆论加以关注,发布正确观点,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增强次生舆情引导能力。
其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各大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针对网络次生舆情可以在学校的论坛上进行讨论,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抵制不良信息,预防或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通过举办多样的校园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设立相应的奖惩项目来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3.3 构建网络次生舆情的话题探讨机制
网络次生舆情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很难把握其教育节点。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方式,将当前的热点舆论问题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寻找时下的热点话题,寻找能够引起学生极大反响的兴趣点,采用专题型的教育模式,针对热点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对网络次生舆情的专题探讨,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网络次生舆情背后的关系,引导学生对事件进行正确的认识,比如针对“长生疫苗事件”进行探讨,教师就个别性与整体性为话题来引导学生辩证看问题,而不是整体性否定我国医药行业的进步与质量。通过将热点问题与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
3.4 构建网络次生舆情的保障机制
新时代网络次生舆情会催生出各类复杂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时面临诸多困难,而网络次生舆情对学生的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校园健康文化的传播。学生面对网络次生舆情,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而教育工作者在这时就要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倾听他们的思想表达,及时做出回复和思考,如果学生的意见被采纳或者得到关注,学生就会产生被认同的感觉,从而使教育工作者的思政教育更顺利地展开。因此,对于各个高校来说,应该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做好榜样,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影响学生,培养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网络次生舆情常态化的今天,适应教育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以及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除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之外,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也要开放给学生,重视学校的资源建设,高校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官方宣传网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组织学生群体建立微信群等,在宣传校园文化的同时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针对网络次生舆情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走向网络,增强网络次生舆情的正面、积极影响,降低负面、消极思想的侵蚀。
总之,网络次生舆论具有两面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次生舆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