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路径研究
2021-12-13叶春光
叶春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吉林 1321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并且多次在报告中强调“学习和教育必须按照每个人的需要,方便在一生中进行”[1]。这份报告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并传播开来。
21世纪是提倡知识创新的时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思想越发被重视,实施终身教育已是新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
调查显示,单纯的、一次性的学校传统教育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90%的知识都是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获得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意愿越来越强烈,开辟一条适合全民终身学习的创新路径,是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
1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无论在馆藏资源、科技专业水平还是服务质量等方面在图书馆群体中都占据优势。近些年来高校图书馆为服务于学习型社会,推动全民学习做出了许多努力。为确切掌握不同层次用户对终身学习的需求,笔者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内容涉及馆舍开放、信息资源建设、学科服务和用户培训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文献资源结构不匀衡,利用不充分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始终本着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的宗旨,围绕着学校的学科专业来建设,并且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相关要求对馆藏资源进行有序的积累,适当兼顾读者的人文阅读兴趣,服务人群也基本是校内师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逐年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数量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由于文献保障经费有限,在增加具有针对性强的数字资源的同时,减少了社科人文方面的文献,使得各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资源结构不均衡现象,两者比例由最初的7∶3降至8∶2,甚至有的院校图书馆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已经下降至9∶1,比例上严重失调。
近年来国家提倡全民终身学习,一些高校图书馆也逐渐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但图书馆多年来积累的馆藏资源都是为校内师生服务,这种服务对象的特定性妨碍了其对社会公众服务的覆盖面,导致社会服务率偏低,也让丰富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得到利用[2]。
1.2 服务模式和范围传统化,服务方式不全面
高校图书馆从传统服务型向现代学习型转变,以顺应全民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虽有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着自身作用,但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拘泥于传统的发展思路,固守着为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和按照自身的需求服务的传统理念来进行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这也是阻碍高校图书馆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因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广泛,但缺乏对高校图书馆的熟知,对其在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因不熟悉导致不利用。如今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服务性质、管理平台和配套设施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和门店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但由于人员、资金、馆舍等诸多因素,绝大部分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联动的组织运行方案,缺少在终身学习理念下对大众的宣传和引导,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终身学习活动的引领作用[3]。
1.3 馆员的学科专业差异大,服务范围不全面
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管理队伍,他们是资源和需求者的桥梁与纽带,馆员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馆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较高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应当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准确快速地解答各类读者的咨询和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并且还要灵活掌握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整理和利用,扮演好整合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现在的图书馆员还没完全、彻底地从固有的服务模式中走出来。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每位馆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快速、大幅度提升,为全民终身学习环境建设提供保障,是值得探究的重要任务。
2 高校图书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模式的构建
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观念的转变、服务领域的拓展和馆员专业素质的提高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
2.1 重视馆藏资源全面性建设,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高校图书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优势是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怎样使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高校图书馆必须对本馆的文献信息展开调查研究,针对现有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结合校内外不同用户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并根据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
一是继续做好纸质文献的采集和采购工作,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完整并且具有连续性的纸质文献保障体系,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除了满足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之外,应增加实用性、科普性文献的馆藏量,以满足学习者全面综合的文献需求。
二是在文献类型的采购上,应加大建设数字化文献信息采购力度,收集、组织、整合网络资源,也可以对本馆的印刷型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建成具有本馆特色或者区域性比较强的自建数据库,以吸引更多校外读者,全方位、全角度提供信息服务,在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的同时,体现社会服务职能。
三是利用互联网开放存取的优势,注重网络虚拟资源的开发。这类资源不会受需求者数量和地域空间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让终身学习者快速、准确获取所需的学术文献和具有实用价值的服务资讯,让高校图书馆切切实实地成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的资源中心。
四是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随着出版物数量的增多和研究成果的加深,高校图书馆仅凭自己“孤军奋战”已经很难完全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信息的不断更新才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所在,高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打破馆与馆之间的壁垒,加大合作力度,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终身学习的价值[4]。
2.2 创新现代服务模式,为终身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本着“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努力营建舒适祥和的学习阅览环境,以满足当前和将来工作方式的需求。
其次,高校图书馆主要面向全校师生服务,以往主要是指导和培训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传统服务模式,学习型社会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培养在校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和训练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终身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5]。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要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尽量做到节假日和寒暑假不闭馆,保证图书馆充分服务读者。
再次,高校图书馆做为服务于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在不影响校内师生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越的阅览环境,拓宽读者服务层面,为校外用户推出更便捷的服务,如为了方便和吸引本地社会民众,可以为其免费办理阅览卡,使更多的人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2.3 全面提升馆员素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在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每个人都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而高校图书馆员是学习型组织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在自觉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基础上,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全面的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精通信息处理业务能力,熟练运用新媒体手段,充分发挥社会导向作用[6]。
第一,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中青年馆员继续深造,考取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完善馆员个体的知识结构;第二,积极开展外出进修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官员素质;第三,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培训和讲座,及时了解国内外图书馆的先进服务、管理理念,提高业务能力和学科水平;第四,针对岗位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开展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第五,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逐步提高馆员队伍的整体层次[7]。
2.4 拓展网络服务领域,推进高校图书馆对终身学习的信息导向作用
首先,加强现代化高校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网络设备具有标准性和可用性,网络环境安全稳定。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还要有计划地进行优化升级,构建基于互联网络的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保证读者学习有快速、高效、畅通的网络环境。
其次,加大现代化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可以打破空间地域的限制,使每位读者都能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互联网科技将文献按照不同的专业和主题分类、重组和整合,从无序到有序,通过索引功能,让不同用户通过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求,有利于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最后,完善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实现“一站式检索”。读者了解图书馆及馆藏资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点入其门户网站,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门户网站能充分发挥“窗口”功能,直观显示馆藏资源和服务内容,实现一站式检索。一站式检索是更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特色服务,读者只需在一个检索框里就能完成所有信息资源的查询,便于读者精准地找到所需资料[8]。
3 结 语
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呼唤高校图书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为新时代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自身建设,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多方位服务,在终身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使之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