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与对策研究
2021-12-12黄立
摘要:在信息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新媒体技术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宽广的发展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审时度势,适应时代发展,牢牢把握时代发展所带来的优势,用于推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价值和基本特征,同时为后阶段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其次,开展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点研究,持续挖掘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特质,进一步阐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难点;对策
一、新媒体的特点及重要性
新媒体和媒体融合发展于2019年1月25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大会上对“新媒体”的概念进行首次明确,“新媒体”包括全校媒体和全员媒体,以及全息媒体和全程媒体,同时将构建“新媒体传播体系”作为我们面对的紧迫课题。从美国“推特总统”特朗普近期无理由要求封禁TikTok,并打算限制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新媒体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等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出,现阶段的新媒体其整体发展态势十分迅猛。大学生作为对新媒体接受程度最高,信息传播速度最快的群体,是新媒体的主要服务人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是否将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与败,同时更是对高校政治工作教育认可程度的体现,而将两者结合发展已经成为顺应潮流的新特色。第一、当前阶段,新媒体教育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在未来阶段取得更好的发展,并能够确保将现阶段日益发展的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为一体屏,进而能够推动整个高校建立形成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为重视,并且也能够提升其思想认知水平。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
新媒体具体的定义为“相对于传统媒体,它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各种娱乐服务信息提供给广大用户”,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石磊《新媒体概论》中,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是广播和电视发展的新型态。随着国内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新媒体平台日益丰富,拥有全球最多网民的中国在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上走在了全球前列。而国外学者对于此项研究进行了探索,有新媒体带入到大学校园的负能量是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导致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意识发生了弱化,其政治观念极度的模糊,而西方研究者发现,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可以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产生失范行为,从而侵害大学生的思想。在《全媒体生态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思考》(2019)[1]一文中,陈华栋深入剖析了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当前的发展规律,从而得出现实的矛盾所在,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教育的水平。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难点
对教育者而言,如何灵活熟练利用新媒体平台,让大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沟通互动,是摆在教育者面前必须克服的难点。在以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整个阶段中,教育者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认知,由此使得学生也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资源,并因而导致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处于不利地位。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主获得海量信息,大学生往往能够早于教育者获得更新的信息,对教育者相对陈旧的信息提出质疑。
四、新媒体时代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其发展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并服务于教育者和大学生,在发展规划和发展进程上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节奏同步。但目前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存在师生需求不匹配、操作系统繁琐更新频繁、信息鱼龙混杂质量低等问题,使师生过多精力放在新媒体本身,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手段,若不能妥善处理好与新媒体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日后阶段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硬件平台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和硬件平台建设,是实现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空间。本课题将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网络服务内容的相互关联,积极探讨主题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资源对网上活动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通过研究学校教学特色(如专家讲座、视频宣传和课程内容互动等)与微平台板块设计间的有机结合,以及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与学生修养的提升等问题,提出营造舆论环境、加强高校网络监控,充分利用微信等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
第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约束机制。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形成有效的网上行为约束,如何建立健全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大学生上网行为控制和引导以降低其网络依赖性、加大网络信息的行政监管以及提高网络信息预防处置能力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此外,如何利用大学生上网监控体系规范其网络行为,培养其自觉的网络文明意识,使得其能够更好地约束自己,并且尽可能的避免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是当前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价值。
第三,优化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于校园网、微信等平台的全面、多元、立体化教育理念,通过构建虚拟课堂增强师生互动实现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首先,务必要求有关教学工作人员能够妥善运用互联网科学技术来整合各类关键信息,同时还能够明确得知学生当前阶段的关注点和学生的一系列思维动向,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教育策略做出及时修整和引导。其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要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并能够达到教学和工作互动交流的目的,妥善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建设虚拟教育平台,并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来和学生展开互动沟通,由此确保整个课程更为生动有趣,并进而能够让学生接受这一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华栋.全媒体生态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變化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9(1).
[2]林秀东. 微博、微信基础上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新闻战线,2015(4).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2020年度校级课题立项“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和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20d02
作者简介:黄立,硕士研究生;出生年月:1988年11月;男;汉族;籍贯:广东省东莞市;职务:大学辅导员;职称:思想政治教育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