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2021-12-12汉田唐若涵王殿宇孙维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学习者思政

汉田 唐若涵 王殿宇 孙维峰

[摘           要]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如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MOOC+SPOC”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将其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信息化载体,对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研究前景。分析了“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MOOC;SPOC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224-02

一、引言

课程思政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其核心是要求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焦点。“MOOC+SPOC”混合式教学是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教学效能。如何在“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值得深入细致研究的课题。

二、“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中文译称“慕课”。MOOC将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和相关教学资源移植到互联网上,具有资源丰富、开放获取、社交互动、学习自由等突出优势,一经出现便迅速風靡全球。但MOOC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学习者的基础参差不齐且高校教育层次差别较大,因而无法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二是课程完成率较低,无法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三是学习评价形式单一,无法有效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鉴于MOOC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应运而生。SPOC即小规模私人在线课程,中文译称“私播课”,面向小规模且符合学习条件的学习者,具有小而精、私密性强的特点。SPOC实质上是将MOOC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使MOOC和SPOC实现优势互补,既充分利用了MOOC平台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又发挥了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主动性。

(二)“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优势

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挖掘专业课、通识课等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达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能,实现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现已有研究团队从创新教学模式着手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加强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但从已有的研究情况来看,教学模式的创新大多仍旧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载体,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在线下开展课程思政会挤占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既压缩了专业知识的讲授时间,又使课程思政不深入、不彻底;二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局限性,对学习者缺乏吸引力。因此,必须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课程思政的桎梏,将课程思政拓展到更加广阔的网络平台。

“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集成了网络教学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将其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新载体,对于发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效能具有明显优势。

1.拓宽思政育人的传播渠道

MOOC学习平台的受众来源广泛,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基础、生活状况等各不相同。借助MOOC学习平台线上教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思政育人理念的广泛传播,使教学过程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

2.打造个性化课程思政教学

MOOC平台能够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丰富的线上思政资源,提升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而面向小众学习者时,可结合教育层次要求、学习者基本情况和课程特点,通过SPOC及时更新课程思政内容和资源,打造个性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从而突出学校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

3.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课程思政,面向海量的学习者群体,充分利用MOOC和SPOC两种教育载体,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效能,是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重要实现路径。

三、关于“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而课程思政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将两种新事物融为一体,在激发火花的同时必然产生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一)对教师综合素养要求更高

“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能够在把握课程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自然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具备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能够在“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优化教学设计,组织课堂实施,从而真正发挥出其在课程思政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二)对“MOOC+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设计要求更高

“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兼顾了海量在线学习资源和特色课程教学。要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彰显这一优势,就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盘活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通过音视频、图片动画、文献资料等形式展现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多种教学活动中,同时创造良好的线下课堂学习互动,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并探讨思政内容,促进学生对思政元素的内化。教学设计中既要凸显专业授课的科学性,又要体现思政育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

(三)对教学评价体系要求更高

当前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正在逐步成为教学评价的主流方式,力求以全方位、多维度的视角科学地评价教学成效。但“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大量的线上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必须将线上教学成效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结合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全面科学地评价教学成效。另外,课程思政教学期望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由内而外地影响个人的言行举止,传统的以考核成绩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准确地衡量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因而,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是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课题。

(四)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更高

基于“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其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这主要体现在,学生要根据教学安排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参与线上互动讨论,并投入线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学习的程度,尤其是对于课程思政内容而言,其属于专业课程的非主线内容,极易被学生忽略。这就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建立学习监督机制,通过MOOC平台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和互动交流参与情况,并通过专业工具分析并掌握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从而视情调整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教学的衍生物,以其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注入新时代的力量,打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思政,真正激活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活力。但目前“MOOC+SPOC”混合式教学实践尚不成熟,其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5-17.

[2]齐砚奎.全课程育人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124-127.

[3]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246(3):15-26.

[4]徐琳瑜,郑涵中.“城市生态规划”MOOC课程思政实践与运营思考[J].环境教育,2020,236(10):58-61.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学习者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