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1-12-12阳珊珊彭忠全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实训课程

阳珊珊 彭忠全

[摘           要]  随着信息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Java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目前传统的Java课程教学仍存在一定的弊端,针对Java程序设計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问题,以就业为导向,在不同维度作出探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

[关    键   词]  Java程序设计;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054-02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Java语言已经成为行业内使用最为普遍的程序开发语言之一,渐渐获得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应用和关注,Java程序语言目前已经逐渐成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必修课程之一,需要结合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的状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与就业要求相匹配,以就业为导向实现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创新化改革,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契合。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Java语言在社会上的需求一直保持较高热度,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也打起了这个市场的主意,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加之过于高昂的学习培训费用,所以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高校企业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缺乏一条相通的交互沟通道路,缺乏有效交流,而企业又急需理论实际一体化的学生,所以目前高校毕业生如何积极适应企业需求、匹配合理的实践技能,已成为各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和研究的重点。

(一)学生层面

Java程序设计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很多问题,作为一门经典的程序开发类课程要尽量去解决它。由于课程严重缺乏与实际岗位的联系,所以很难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考核部门对课程和教学效果的反馈,暴露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明显缺乏一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目前,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也是如此,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前院校的Java程序设计内容较为陈旧,无法在实践中进行学生操作能力的锻炼,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常常需要学生利用Java语言进行综合性的系统设计实操,而学生在无法实现理论知识支撑的情况下,为完成实验任务只能选择从网络上下载代码来进行设计,这极为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和提升。

(三)市场需求

目前,多数课程与就业市场内容不符。目前Java程序设计课程不能盲目进行教学,要通过多种手段了解就业市场中计算机类毕业生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一些就业招聘网站的岗位招聘描述,通过国家发布的就业市场分析数据和用人单位需求等进行Java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的改革和调整。另外,很多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仍为薄弱,无法实现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接轨,导致学生就业和岗位实际操作的脱节。

二、教学改革思路

(一)激发学生兴趣

Java语言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服务器管理、车载终端等移动互联网技术设备中。在这个过程中,要推出项目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更新和创新教学案例,把枯燥的知识点放在一个有趣的案例、一个实用的数据库、一个经典的游戏或我们已知的运营管理平台系统中,让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日常开发过程中。与此同时,他们甚至可以模仿公司组建项目团队来进行演练。

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还能锻炼克服困难的责任感和勇于承担困难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Java技术的兴趣和解决企业实际开发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和更新Java课程的内容和知识

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材内容和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老旧的主题,不断进行课程内容的更新,学校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可以邀请企业的相关岗位职业工作人员、工程师走入校园,参与到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材内容的构建和修订工作当中,不断完善Java课程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重点教学方法。并针对其中不合理或脱节的部分做出重点修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并结合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三)创新Java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Java程序设计课程要面向企业的实际需求,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大纲和教学案例,定期邀请专家到学校参与教学,参与项目指导,适时派团队教师到公司参加培训,并与公司进行深入的教学与项目合作,有效提高课程团队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教学做”一体化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创新就需要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校企融合,将企业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融入日常的课程内容当中。企业目前所开发的项目无论是编程工具还是开发理念都处在发展的前沿,将其融入课程创新中,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五)提高实验教学力度

实验教学在Java程序设计系统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设计融合式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突出学生实验课堂教学的力度,充分利用体现Java编程设计实用性和适用性的教学,增加部分实验研究教学课时在课程中的比重。

此外,教师应在课程的期中评估和期末评估中设置足够的实验教学内容,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研究应用的能力。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网上考试、课外作业、创新论文等评价体系,以及其他评价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程序的输入、编写和调试。期末安排创新论文,让学生关注创新项目开发模式,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做好课后答疑工作,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提高学生参与度。

(一)专项实训课程

可以结合实践应用水平和实训基地或合作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集中实训环节的时间安排,如利用课程理论知识教学课时压缩后,按照一个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安排五天或一周的实训课,专业教学计划中至少要留出三周时间进行集中实训。

实训主题也要结合当前最为先进或企业重点发展方向进行设计,以期能够让Java程序课程与市场发展相契合,让学生能够增强对Java程序理论与实际操作技巧的掌握与联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Java程序设计开发的整个过程。

(二)课程模块化

对于不同模块的教学计划,整个课程需要教师进行分解,让学生可以掌握每一模块的具体作用,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当前企业管理当中所应用的程序作为课例,让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提升就業能力。

四、深化校企合作

重视与就业标准相结合的课程创新,能够真正将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向面向就业,根据企业需要制定与工程实践相贴近的全新专业教材和教学案例,并利用企业在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学生相关知识模块的学习,运用实际的项目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Java程序能力的自主开发。定期组织企业专家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与校企联动,共同推进Java课程教学改革。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熟练掌握应用Java设计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Java课程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更要与时俱进。目前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深得社会各大企业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昕.关于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java教学改革的探索[J].网络与信息,2008,22(1):76.

[2]王宝妍,刘乔佳.Java教学改革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5(8):151.

[3]王江涛.基于项目实训的JAVA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15(3):71-72.

[4]修晓玉.基于“项目驱动”的Java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0,22(6):212.

[5]成璐,张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Java教学改革[J].办公自动化,2018(1).

[6]徐畅,梁锦锐.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职业认证教育初步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268-270.

[7]赵成,陈通.“双证制”的含义与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6(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实训课程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