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大数据优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的“精准”教育初探

2021-12-12王晨岑张灿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信息安全思政

王晨岑 张灿宇

[摘           要]  信息时代,大数据正全面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高校思政工作,也必须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大数据给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即如何开拓新举措、新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以精准化高品质服务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将成为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心。在充分认识和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的基础上,对如何让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拓展思政教育的方式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关    键   词]  大数据;民办高校;“精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222-02

当前时代,民办高校如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如何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而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让思政教育根植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云时代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时代特点,大数据(Big data)正成为人们生活中日益普及的词语,且在各行各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思政教育作为社科领域中的重要内容,理应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战略机遇,着力挖掘和科学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思维,实现思政教育的优化发展[2]。

一、大数据的内涵与应用意义

(一)大数据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大数据(Big data),根据麦肯锡(McKinsey)的定义,是指大小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抓取、储存、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3]。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这个原始的定义也得到了一定扩展和完善[4]。之后的研究归纳出了大数据的五个特征,即“4V+1C”,具体是指:数据容量大(Volume)、数据更新快(Velocity)、数据类型多(Variety)、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以及数据复杂性(Complexity)[5]。根据这五个特征来定义大数据,可以认为大数据是大量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集。

(二)大数据在思政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大数据可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靶向性”。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终端获取学生的思想信息,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处理这些信息,使其呈现获得教育对象的群体思想状况、细分群体的思想动态,以把握群体的思想规律。思政工作者可根据群体的诉求、意见和特征来制定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进而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和系统性。

当前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势下,将大数据应用到思政教育中,不仅是“精准”地对个体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有效化解当前民办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局限性问题的必然要求,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将大数据特点应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可行性

(一)数据容量大

大数据技术具备存储并处理大量数据的特点,在高校中能够被用来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个人喜好、心理状态、阅读习惯、运动频次等海量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掌握學生的思想行为并做出预测性分析。这就为在不同学生中开展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数据种类多

高校学生群体其实是由多个差异化个体构成的一个多元化的集合。如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做到“共同、共鸣、共通”,让差异化的大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共同的认知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来源广、构成复杂的多主体集合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而使思政教育更加突出个体的体验感,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

(三)数据更新快

学生的动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一旦学生遇到突发情况,如果未能及时跟进,就会错过思想干预、防范思想认识领域出现偏差和错误的最佳时机。而大数据的时效性就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利用大数据的高速处理,快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在第一时间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

(四)数据复杂性和处理能力

大数据技术对复杂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是其一大优势,它可以对数据进行分层,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细分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如果将这个技术特点运用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进行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类,从而精准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发展动向。

三、大数据优化民办高校“精准”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

虽然大数据已在社会中形成广泛认知,但是大数据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却尚未引起重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往往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对大数据的掌握和运用,很难掌握到学生的共性和特性,这样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出现滞后性和进展缓慢的问题。所以需要让民办高校树立大数据意识和思维。商学院结合当前大数据的背景,树立大数据的意识,努力构建体系较完善的学院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

(二)构建大数据预测体系

当今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为“95后”,作为网络的原住民,他们在网络上具有更加活跃的社交情况和生活动态,用大数据方法对其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动态反映学生的思想行为。以上海建桥学院正在开发完善的“学习档”为例,“学习档”是一个典型的大数据平台,包含学生所有信息查询、请假系统、预警信息和就业数据等。通过运用“学习档”,一方面可以第一时间建立学业预警机制,促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也可运用毕业数据来做好精准的职业规划指导、特殊学生的精准帮扶。

(三)提升思政工作者对大数据的敏感性

大数据中包含了众多的信息,能够反映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兴趣爱好、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问题,如果思政工作者可以较好地把握大数据包含的相关信息,就能够迅速应对,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提升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从而全面系统地找到精准教育的办法。

商学院团队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初步尝试:(1)培育辅导员团队的数据意识,尽可能要求辅导员团队用数据说话,提升思政工作人员对数据的敏感性。(2)对每一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同时关注学生的书籍借阅情况,如借阅数量、借阅时间和书籍类型等,进行处理和分析后,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推荐相应的书单,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就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定制了书单,在新生进校时,会收到一份“商学院推荐书单”,作为商学院新生入校礼物之一,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阅读量也有了显著提升。(3)结合“学习档”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并做一定量的问卷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沟通交流,将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4)利用微信、易班、学院网站等平台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多样化精细化的服务。这样做可以更精准地做好思政工作,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更好地“占领”网络教育的平台,提升网络教育的质量。

(四)保证信息安全,提升信息安全意识

大数据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信息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运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起保护学生信息安全的义务。这就要求高校在构建大数据预测体系的同时,构建好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在提升工作人员数据敏感度的基础上,提升其对信息的安全意识。

以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为例,学院在运用大数据管理教学时,也努力提升对信息安全的保护。(1)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当前对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不仅覆盖整个思政工作团队,还覆盖每个学生,提醒学生注意信息安全的保护。(2)落实数据管理人员职责,明确责任,保证数据分析人员不泄露和外传学生的隐私。(3)构建和健全安全监督控制平台,抵制因为网络问题或者黑客攻击带来的信息泄露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商学院在享受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保障了信息安全。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定会带来变革,同时也会给思政教育带来变化。运用大数据可以为思政教育质量带来提升,促进其教育的精准性,当然也要直面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如何借助大数据契机让思政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在此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关乎学生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对大数据实践的尝试及初步成果显示,未来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对大数据的认识,同时提升对数据的敏感性,构建大数据的平台,从而进行分析和整理,实现精准教育。与此同时,面对大数据信息安全的压力,也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立信息监督平台,提升思政工作者和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黄晶.大数据时代的大变革: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J].新闻爱好者,2017(8):99.

[2]孙明.大数据时代如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2018(23):87-88.

[3]吴雷.大数据助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长效机制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3):122-125.

[4]崔海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33-36.

[5]孙燕.试论大数据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的路径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67-68.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信息安全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