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1-12-12关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高质量

关琳

[摘           要]  高质量发展作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革新的主要方向,需以“双高计划”为核心,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和创造鲜明教育特色的基础上,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建设一批可以促进革新发展的高职院校和专业课程,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职业教育工作。因此,在了解“双高计划”相关内容后,根据高职教育实际实施情况,分析如何在“双高计划”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工作。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高职教育;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12-02

经由教育部和财务部提出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也称为“双高计划”意见。从推广建设初期,这一计划理念就得到全社会重视,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从内容来看,高职院校要在展現中国特色、促进革新发展、达到世界水平的基础上,加快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步伐,强化实践教育的内涵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双高计划”的领导作用是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一、基于时代需求推广立德树人

明确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并结合现有教育法规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注重提升参与教育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精神。结合“双高计划”相关内容分析可知,高职教育在高质量发展期间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并对专业知识、思想素质、职业精神等内容进行整合统一,这样有助于全方位推广系统化教学指导工作[1]。一方面要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强化高职专业教育的素质水平,注重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向他们传递正确的职业素养、政治信仰等内容,以此避免实践教育工作过于简单化或狭义性。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系统,注重结合培养标准提出明确的评价要求,并由此提出适宜的教学指导方案。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水平,还可以准确判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同时,还可以增强毕业生在社会中的认可度,由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二、基于发展需求构建专业群体系

在“双高计划”意见指导下高职教育要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群,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明确专业群的建设方向,注重结合学生成长需求进行结构优化。在高职院校自创生期间,主要是受社会投资影响引发人才需求,且在实践发展期间专业群体系主要涉及三种类型:首先为融合型,这一模式主要是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升级筛选,从而促使优质专业单元在融合的基础上彼此互补,进而满足传统专业领域的技术革新和职业迭代;其次为新生型,这一模式主要是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链革新特征,新设计专业群,并由此为社会职业和岗位发展需求提供优质人才;最后为特色型,这一模式主要是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征和产业导向,将具有关联性和独特性的专业实施组群,这样有助于在构建品牌效应的基础上,促使两者在协同发展中加强社会辨识度。(2)要充分整合专业群的管理建设和教学资源,促使专业群在运行期间可以突破传统单一化的管理模式,向着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方向革新。同时,还要结合专业群的设计特征和教育需求提供适宜的教学资源,并注重引用现代化技术软件,以此促使所储备数据资源可以得到共享应用。(3)持续优化专业群的评价系统,注重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设定系统化的评价标准,并从多角度入手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全面探讨。这样不仅能提升专业群的质量水平,还可以在实践教育指导中,充分展现专业群的设计优势。

三、基于校企合作建设命运共同体

首先,在校企合作期间,要提出完善的育人机制,以此为建设命运共同体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其次,要结合市场产业链发展方向,充分调动校企合作的内部能量[2]。尤其是在新生型专业群建设发展中,企业必须充分展现自身的职业优势,注重结合市场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岗位需求和用人标准,并提出具有专业性和前瞻性的指导对策。而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专业教育特色和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优质人才共同设计教学课程,注重开发具有实践性的项目活动,以此在优化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促使服务产业得到优化升级。最后,要整合高职院校和企业力量,共同建设高质量的实践平台。根据近年来校企合作实施情况可知,常见的实践平台包含科技成果转换、创新创业服务、技能实践等。而在“双高计划”下,除了要继续推广现有实践平台外,还要从学生的各个角度入手,构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以及独特性的人才培育平台。同时,还要从教学研发和技术研发两方面入手,为高校教师提供实践平台。

四、基于教育服务优化育人环境

从育人环境入手分析,在引导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管理人员要从教育环境和管理环境两方面入手。其中,在教育环境中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专业特色不断调整实践教育的方法,合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理念,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服务,从而引导实践教育向着数字化和个性化的方向革新。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需求,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3]。另外,还要充分融合网络技术和教材,注重开发建设具有动态化和立体化的线上教材,并为其设计相应的教育课程,以此提高我国综合教育知识水平。而在管理环境中,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要在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综合型人才以及优质管理设备软件的同时,构建一体化的线上服务管理平台,从而引导校园管理工作向着信息化的方向革新。

五、基于德育技能提升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各项教育工作实施的重要力量,同样也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素养的领导者。在“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要大力培养和引入“双师型”教师人才,并由此構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注重结合实践教育革新需求构建专业化的培训平台和教育渠道,而后在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评价机制。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力量的强化,促使实践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从实践角度来看,高职教育在“双高计划”的引导下更为注重提升教师的以下几种能力:(1)教学基础。这项能力作为教师教育指导的核心内容,需要引导教师在强化自身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实际教学方式,注重构建“有机课堂”,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探讨的同时,深化所学内容。(2)工程实践。这项能力更为注重提升教师的核心实训教育指导水平,会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专业竞赛,并由此获取专业技术等级。(3)思政能力。这项能力注重提高教师的政治信仰和职业素养,促使其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中。(4)科研创新。这项能力涉及教师开发设计课程、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内容。(5)素质教育。这项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运用数字化教学工具的意识和能力。

六、基于全球化发展加强国际化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基于国际市场进行教育革新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任务。“双高计划”作为高职国际化建设的主要依据,在强化职业教育国际间交流的基础上,要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一流院校,并增加国际项目和科研活动的投资力度,注重提出系统化的奖惩制度,不仅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市场适应力,还可以优化院校发展的协调性。目前相关院校根据现有国际化合作项目,并在“一带一路”的引导下成功输送了不同专业学生赴全球各地留学,培育了大量优质的国际学生。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从国际市场角度入手加大培育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并从创新角度入手提高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技术需求设计国际课程,这样不仅能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还可以在国际市场中推广中国教育品牌。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高计划”的引导下,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注重凸显自身的教育特色,注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展现具有职业性的教育优势,积极与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在调整教育结构、教学教材以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教育机制和管理方案。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专业师生的教学内容和道德素养对现有教学形式进行优化,确保理论和实践可以得到充分融合,并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教育指导工作。这样不仅能为社会发展和企业革新提供优质人才,还可以在国际市场中打造中国特色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杨勇,商译彤.“双高计划”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向度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16):6-11.

[2]周建松.以“双高计划”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9(9):91-95.

[3]裴童.“双高计划”背景下推动高职学校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170-171.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高质量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