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途径分析
2021-12-12郭剑
郭剑
[摘 要] 首先分析了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而后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特色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课程思政融入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播音主持专业;融合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018-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充分挖掘各种类型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共同培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是关于传媒类的专业课程,它是对人类的传播行为以及传播过程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传播与人以及社会的关系也进行深入研究。该专业的课程中有和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比如它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有许多融合。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未来要成为社会的守望者和瞭望者,要将“把关人”的工作做好。从这种学科特征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从中进行充分挖掘,把这些元素和学科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将课堂这一关把好。
一、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行为习惯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体现出其追求独特、张扬个性、思维活跃、情绪敏感等特点,较难接受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领域以及专业却表现出执着的追求以及满心的热情,也很喜欢甚至崇拜那些教授他们专业知识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一些专业教师甚至还能形成“领袖”的特殊效应。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专业课教师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课程中,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特色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来说,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传播观和新闻观,不但要让学生具备从事广播电视专业播音员以及主持人岗位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还要根据“全人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八大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要培养学生形成深度解读以及有效传播的能力,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标杆,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遵循人文和艺术相结合的指导精神,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语言传播工作者,让他们在未来能更好地行使大众传媒的话语权,进而将信息沟通的桥梁架构起来。利用高质量的有声语言传播,对典范进行表达与塑造,在“书同文”的前提下将“语同音”的理想实现,将语言的文化承载力以及精神塑造力充分发挥出来,要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精神气质充分彰显出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是要从事信息传播的工作,基于这样的专业特色,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学习就非常重要,它是基础之基础。
三、课程思政融入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将对外宣传工作进行精心准备,将对外宣传方式进行创新,对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进行着力打造,要将中国故事讲好,将中国声音传播好。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断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形式,在表达中国故事的方式方面也是多种多樣,为多维构建国家形象以及有力表达国家话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就是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展开的,其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政治态度与价值观。
(一)加强政治素质的培养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来说,它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这个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在各新闻媒体机构从事相应的工作,他们要通过有声的语言来对信息进行传递。因此,他们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以及政治素养。对于“播音创作基础”这门课程来说,它在一开始就强调,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正确坚持播音主持创作的道路。“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指的是什么?也就是播音主持创作要坚持党性原则,和党中央要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要拥护和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思想理论,对党的领导要服从,对党的宣传纪律要遵守。因而,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政治素养就十分重要。此外,在“播音创作基础”课程中存在大量的新闻素材,要对其进行大量的语言表达训练,其呈现出了鲜明的新闻工作属性。在创作准备中,尤其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对稿件进行播读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好将要播出的新闻稿件,尤其是一些时政类的新闻稿件,要对其政治含义进行熟练掌握。
(二)深入挖掘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篇好的文章背后一般都有新颖的创作故事,一部优秀的作品,其创作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与体悟。而对于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来说,除了要具备外在的声形貌的优势,还要具备一些能让受众对其钦佩甚至仰望的亮点。这些亮点可以体现为深厚的人文素养,比如董卿在《朗读者》中对诗词歌赋的烂熟于心;也可以体现为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如白岩松在《新闻1+1》中具有的是非善恶、泾渭分明的品质;还可以体现为优秀的学识修养,像《最强大脑》中的蒋昌建,具有敏捷的思维以及深邃的睿智……他们在舞台中经久不衰,而且能随时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正是由于他们不断的经营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其个人形象通过文化知识以及优良的品质被打造出了独特的魅力。有大量的名作赏析存在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中,它们主要包括一些文学作品以及许多经典的播音主持作品。
(三)做好社会热点话题的融合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要养成关心社会话题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并对其进行表达与评价,这是专业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传播正能量,要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鼓励他们对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要多关注,要对正义进行传播,对黑暗进行鞭笞,热爱祖国和人民,做积极阳光的社会声音的传播者。
(四)重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所使用教材的章节来设置和讲授各个章节内容的,一般都是一学期32学时,全部都是理论教学。在对该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改革推动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在32学时中,理论讲授的学时是20学时,另外的12学时是学生开展实践的学时。在理论教学方面,也不再延用教材的原有框架,在理论的各个讲授环节中都贯穿“中国故事”,通过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来让学生加深对传播材料、传播类型、传播过程、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的理解。利用一条主线串起知识的模块,这对于原有的教学内容来说,对其进行了重新整合,使之成为一個有机的整体。
四、结语
在课程思政理念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很多专业课程都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课程教学基础的完善、教师本身素养的提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等都是影响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角度出发,结合《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的课程特点,探索出了适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润.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播音主持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1):76-77.
[2]许丽君,李鸣镝.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播音创作基础”为例[J].视听,2021(1):205-206.
[3]戚童.课程思政理念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实施路径的探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29(5):122-124.
[4]郭琳.“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线上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新闻知识,2020(8):71-74.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