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1-12-12邱晓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乡村振兴

邱晓晖

[摘           要]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这个历史性转移过程中,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和核心,高校毕业生中特别是具有职业化程度高、专业性技能强的高职院校经济困难生返乡就业创业将成为关键。通过调研分析高职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剖析高职院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中的缺失与不足,探索经济困难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039-03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进一步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详细的部署,文件指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最重要的是解决乡村人才瓶颈制约的问题,培养造就一支关注“三农”、热爱“三农”工作并能够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是目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各个体系的实施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1]。但通过调研发现,现实存在着两方面困境:一方面是乡村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学生的职业化程度高、专业性技能强,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经济困难学生是高职院校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占高职院校总人数的20%左右,同时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生于乡村,长于乡村”,比较了解乡村基层的情况,在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具备天然优势。如果把这些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具有“三农”情怀并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使其成为反哺乡村的主力军,不仅能解决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能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

因此,高职院校应承担起历史重任,充分发挥育人导向,构建经济困难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开展“乡村振兴”的能力,为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问题提供助力支持。

一、高职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现状分析

在乡村迎来重大战略机遇的同时,乡村人才瓶颈制约严重。通过调研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大部分高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农村发展:一些是不想回到乡村,一些是不愿留在乡村,一些是不敢投身乡村。主要原因在于来自城市的高职学生不熟悉农村的环境和农村的市场,很少有去农村就业、创业的想法;来自农村的高职学生,背负的是父母甚至家族的一代希望,寒门终出贵子,不管是学生还是父母,在传统思想观念中,认为大学毕业回农村工作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这就使大量高职毕业生即使没有工作也只愿意待在城里,最終形成农村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社会现象。

对于经济困难高职大学生来说,由于就业宏观结构性矛盾突出、择业期望值较高、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持续性等原因的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但即使如此,经济困难高职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还是非常低。

二、剖析高职院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中的缺失与不足

(一)形式单一,缺乏满足经济困难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精准帮扶

高校资助工作正处于亟待提升质量和效率的发展阶段,瞄准需求、精准资助是资助工作的必然选择[2]。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呈阶梯式上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也符合这个理论。每个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过程、区域发展等情况均不相同。而高校在育人工作上呈现“一刀切”的特点,尚未形成差异性帮扶机制。通过调查发现:来自农村的经济困难学生,他们的消费水平、审美等与身边来自城市的学生存在差距,这时候部分学生内心会产生自卑情绪,他们更需要的是专业的心理开导甚至咨询,而不是简单的物质资助。还有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从小受到国家、社会的无条件资助,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高校需要施行“一对一”帮扶措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如心理健康、思政教育、职业发展、艺术修养等,突破形式单一化资助难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多样化需求的制约。

(二)重“资”轻“助”,缺乏对学生回馈社会情怀的培育

随着我国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奖、助、贷、补、减”为主的资助体系,国家助学的物质解困基本实现,经济困难学生可顺利完成学业。然而高校在资助工作中仅仅重视学生的物质帮扶,而对学生成长成才、树立理想信念和培育感恩回馈情怀上有所缺失。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才就是要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资助工作需要从有助于学生成才出发,全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目标[3]。资助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推动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急需有理想、有情怀、有才能的人才回乡建设。高校资助工作中缺乏对学生回馈社会情怀的培育,忽视感恩、奉献的引导,导致乡村人才外流。

(三)联动不足,缺乏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乡村振兴”急需一批有文化素养以及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本该为乡村输送大量人才的高职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只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及操作课程较少,对于“三农”相关知识只是蜻蜓点水也未作实地调研,脱离当下乡村发展的社会实际需求。同时高职院校“三农”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足够的农村农业相关实践经验。另外,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在教学理念上一味好高骛远,缺少服务基层的意识。在培养方式上,未建立起与基层政府、涉农机构长期合作的实践平台,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乡村发展与生产的一线需求,即使学生愿意回到农村就业,对于农村发展的基本技能也要从头学习。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究其根本是高职院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上缺乏“三农”人才的培养规划意识,未构建起校政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究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具有技术优势回归乡村,融入乡村,建设乡村。可以通过精准帮扶、情怀培育、联动培养、氛围营造等多种措施,让适合乡村建设的受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愿意回到乡村,能够待在乡村,投身乡村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精准帮扶,夯实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反映在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中,主要指资助工作要满足时代进步、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精准认定、精准施策。

1.精准认定,建立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档案

通过“互联网+资助”新模式,使资助育人工作往前移,每年开学前对新生开展“云家访”,积极宣传国家以及学校相关资助政策,充分调研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建立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档案,同时,通过“云家访”复查老生家庭经济状况来确定新学年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结果,进而夯实精准资助基础。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档案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学业情况、心理情况、成长发展需求、就业动态、帮扶措施等内容,动态更新,确保认定精准化、科学化。

2.精准施策,指导经济困难学生可持续化发展

在对不同经济困难学生分档分类给予保障型资助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落实“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做到“一生一案,一生一策”。高职院校要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个性化、全方位、全过程资助帮扶体系。结合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素质拓展、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阶梯式、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性资助,指导经济困难学生可持续化发展。

(二)情怀培育,激发经济困难学生反哺乡村内生动力

1.立德立志,改善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问题

古语有云:人无志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勉励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中表示: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高校资助工作中要培育学生自立自强、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品质,直面乡村基层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2.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资助归根到底是一项育人工作,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价值基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干,扎根祖国大地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3.加强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道德素养。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度等具有重要意义[4]。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有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国家社会资助以后,不知感恩、不懂回报。这部分学生回到乡村,反哺乡村意识淡薄,缺乏回乡奉献、施展才干的意识。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教育他们心怀祖国、心系他人,让学生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将自己所学应用到乡村建设发展中,弘扬“三牛”精神,做反哺乡村的奉獻者、开拓者、奋斗者。

(三)联动培养,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建设美丽乡村综合能力

高校资助工作除了在精神层面的引导,还要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三农”工作的综合能力。

1.建立校政企联合培养平台

校政企联合培养平台,建立乡村实训实习基地,开展项目服务与研发。建立与农村地区、企业定向联合培养机制,不断拓宽招生渠道和就业渠道,使经济困难学生掌握涉农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快速适应生产需求。同时加强农村实践基地建设,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特色,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相融合,开展实习实践,例如农村电商、乡村教师、乡村工匠、乡村医生的培养等。

2.增加涉农课程设置

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设契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课程,在通识课程中增加“三农”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农村的了解,使学生掌握了这些专门技术和管理知识,从而能全方位地服务农村。

3.开展专项实践活动

在资助育人中增加实践活动,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调研乡村建设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增加涉农知识,为乡村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四)氛围营造,助推经济困难学生反哺乡村

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全过程助推经济困难学生反哺乡村,设置长期“乡村振兴”“培养三农情怀”等主题教育。在新生入学始业教育时邀请对接乡镇分管农业、团委领导为学生讲解国家对“三农”的政策和优惠,例如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等举措,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激发学生反哺乡村的热情。树立典型,在农村就业的校友中甄选一批优秀典型,宣传先进事迹,让学生相信在农村也大有可为,激发学生感恩回馈意识。

四、结语

高职院校通过精准帮扶、情怀培育、能力提升、氛围营造,让经济困难学生成为一懂两爱、有情怀、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三农”人才,为“乡村振兴”助力,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郭险峰.构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综合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4).

[2]刘云博,白华.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教育评论,2016(2).

[3]张立英.谈发展性资助在高等教育资助中的意义与实践:以浙江省发展性资助实践为例[J].教育探索,2020(12).

[4]兰军瑞.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6(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乡村振兴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