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学生,关爱学生

2021-12-11李华君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1期
关键词:心理剧自发性领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剧是由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创设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20世纪20年代,心理剧由中国老一辈心理学家介绍传入中国。经历百余年的传播发展,可以说,心理剧在中国不断地开枝散叶,越来越显现出她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有效性,从而获得越来越多心理学从业者的认可和推广。

心理剧理论不仅适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她可以广泛用于教育、医疗、企业、个人生活等多领域。她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可以使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使每个个人都受到启迪。

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心理剧理论的学习历程,认为“心理剧”理论给学生工作的启迪和智慧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每个学生都有可教育性和可改变性

心理剧理论非常强调人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其“自发性”概念是心理剧中的核心概念。所谓自发性,通俗理解,即是对当下当时当地情境的适应性,是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的概念。心理剧认为,一个个体的人,在面对遇到的情境和问题时,会产生一种应对的模式。这种模式对当时的个体是有益的,有助于个体问题的解决和减少情绪的冲击和干扰。但是长期来看,一个人会产生模式的固化和僵化。当个体面临新的情境和问题时,他仍然用原有的模式来应对,就会产生新的问题。所谓自发,就是一个人避免僵化,始终保持创造性和对当下情境的适应性。

莫雷诺认为,所谓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一定是先天使然。每个人都具有神性,都具有自发性和创造性,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僵化或固化造成的。即使是精神分裂的人,也可以通过心理剧,启发其内在的智慧性,达到部分或全部疗愈的效果。心理剧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给教育以积极的希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一直是值得提倡的教育理念。但由于社会的多元和快速发展,信息量的不断膨胀,也有很多矛盾和壁垒在教育情境下浓缩式地呈现。师生之间不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要求让师生关系彼此间矛盾重重。作为主导一方的教师来说,有时候会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他们是不是有问题的一代,教育在何种条件下才会发生。

心理剧提醒我们,教师从事的是人的工作,应该更能够理解人、看见人,避免自身模式的僵化。应该尊重当下,尊重个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希望和可能。不偏见,不僵化,不固守,始终以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二、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个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心理剧始终坚持来访者为中心的立场和观点。她强调主观现实概念,通过设景、暖身、角色交换等一系列形式,帮助来访者重新经历曾经有过的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领悟以往经历所具有的含义,使当事人一层层拨开迷雾,去除投射,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逐渐恢复自发和创造。心理剧非常强调个人的主体作用,要求咨询师在感受上、在节奏上完全贴着个案,强调个人的感受和领悟,支持适当的引领和催化,反对过度的引导,更不赞成强制意味的指导和说教。

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已经和原来大大不一样了。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他们更加渴望自主和被尊重。信息的便利,让舆情问题更可能混淆视听,给社会和单位个人造成不利影响。一系列转变,要求我们更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强化服务,减少教育的行政命令成分,使学生工作更贴近学生,更贴近实际,更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三、教育的终点指向人的和谐与创造性

心理剧认为,一个自发的人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强调人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是因为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个人在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系统中,因为某种原因,个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出现了矛盾、不顺畅,所以会卡住,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现代教育,强调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分类越精细,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给个人造成的分割和困扰也不容忽视。根据莫雷诺的观点,分类即是僵化,即是限制,一种分类方法,即排除了其他分类的可能。已有的分类方法,不一定能涵盖所有的人和情境。每个人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体存在,以已有的分类模型去套用每一个个体,不一定是都适用的。强调人的整体的当下的存在,只有人以一个整体的形式自发地适应当下的情境,才会有创造与创新出现。

四、教育的情境应更接近现实,教育的途径和形式更多元

心理剧是通过将个体曾经经历过、使其受到影响的情境,在舞台上还原演出的方式,使个体有新的领悟和认识。她强调设景的重要,相关的情境,要求越具体和越细节越好,这样才能达到“如同是”的效果,让个体感觉好像重新经历那个情境一样。她也强调具象化,将个体的主观感受,借用道具、具象的手段,使来访者有直观的觉察和领悟。

现在,我们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就要采用更加多样、现实、生动的教育手段,才能增加學生的直觉和体验,达到走进学生、触发学生、影响学生的目的,避免空洞的教育理论与说教,避免教育与实际脱节。只有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与身边人身边事结合起来,把中国故事讲的具体生动,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达到深入肌理、现实可感的教育效果。

作者简介:李华君,女,汉族,山东德州宁津,1978.05,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剧自发性领悟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