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泉州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2021-12-11吴婉娴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两业物流业价值链

吴婉娴

(黎明职业大学 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制造业发展竞争逐渐加剧,为在全球制造的高端领域占据有利位置,并获得价值链中高端的市场利润份额,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产业融合创新应用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突破的关键。基于产业价值链分析,供应链对于产业链发展至关重要,而物流作为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对整个供应链的发展甚至对产业链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的价值网络构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价值链理论中提出分析竞争地位时必须重视使用价值,而不是成本,这是应用价值链方法的理论基础。产业集群会沿着“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价值链功能环节攀升[1]。在这四种不同价值链阶段中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同,主要体现在生产运作效率提高和管理流程优化升级、价值链产品结构升级拓展等方面。为了更好评估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价值效用,不少学者引入生产者合作关系、提升资本等理论,构建适合行业的整体价值链理论。一些学者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在产出供给和投入需求两端国家价值链的所处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在价值链中位置关系与增值能力与“微笑曲线”理论相吻合[2]。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下,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3],价值链、产业结构以及产品关联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4]。

物流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证明了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协同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5]。物流发展是分工深化的结果,有效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6],物流服务外包帮助制造业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提升其发展核心优势[7]。物流业与制造业在不同共生状态下,其影响因素和产出水平是不一样的[8]。不少学者运用各类定量方法研究两业协同度和有序度,譬如因子分析方法与灰色关联法等[9-12],两业协同过程中的信息共享能够提高生产效率[13],加强合作关系[14],加速创新[15],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创新[16]。

本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选取制造业和物流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泉州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制造和物流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法和熵权法,通过两业协同模型对两业协同度进行定量分析,为泉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调整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指标体系设计

(一)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

价值链理论将所有价值增加活动分为基本主要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对其利润和核心竞争力进行进一步分析形成微笑曲线理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价值链协同进行剖析,并构建协同发展的概念理论模型(图1)。

图1 物流业和制造业价值链协同概念图

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必然要求两者在价值链上分工、竞争力与创新实现同步联动。(1)在分工协同方面,制造业为获取微笑曲线上更多的利润,需要加强微笑曲线两端的流程管理,更多专注于前端的产品设计、研发等以及末端的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涉及全链条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物流服务,可以由专业高效的第三、四方物流企业来完成。(2)在竞争力协同方面,以规模协同和技术协同为代表的竞争力协同模式,对企业发展要求也不同。规模协同模式下,制造业的规模集聚发展也为物流产业集聚提供基础,而逐渐转型升级的物流企业也呈规模化体系。技术协同模式下,当制造业开展智能制造等体现技术先进特征时,物流向着智慧化、柔性化、标准化进行升级,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3)在创新协同方面,物流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同样制造业创新发展也会推动物流发展。在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条件下,物流业实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等。

(二)指标的选取

基于物流业和制造业价值链协同理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17-18]上构建价值增值、竞争力、经济贡献以及创新能力四个一级指标的协同发展评价体系,并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划分二级指标,建立适应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评价体系指标见表1。

表1 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三)研究区域选择

泉州是以民营制造业为主,现有鞋服纺织、食品饮料、机械装备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并在2020年正式迈入万亿GDP城市俱乐部[19]。制造业快速发展对物流提出更多要求,当前泉州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中以快递业发展最为显著,2020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17.18亿件,增长41.2%,占全省比例50%以上,完成业务收入114.60亿元,增长19.9%,居全省第一,全国城市第10位[20]。

物流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趋势见图2。由图可见,泉州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特征非常明显,故本文选择泉州作为研究区域。根据泉州市统计年鉴等官方数据,并结合相关联企业的调研,选取2010~2019年这10年有关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研究。

图2 泉州市物流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趋势

二、模型构建

(一)两业关联度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物流业和制造业选定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将制造业序参量指标为参考序列,物流业序参量为比较序列。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采用极差的方式对其进行标准化。指标数值可以看成是一个含有m个评价单位,n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矩阵,X=(XIJ)m×n,i=1,2,3…m;j=1,2,3…n,标准化处理公式如式(1)。

(1)

(2)

由式(2)得到的关联系数还比较松散,采用平均数法进行集中处理得到关联度数值式(3)。关联度强度分为4个等级,0

(3)

其中:N为观测总时间,本文中N为10年。在进行指标筛选时对于小于0.6的指标进行剔除,选择关联度较强的指标[21],从而构建协同度高的流通业制造业体系。

(二)两业协同度评价

采用复合系统协同模型,基于熵权法理论,构建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模型对两业的有序度和协同度进行测算。

首先,构建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假定xj为系统随时间发展的序参量,xj={xj1,xj2,…,xjn},αji、βji为上下限,即满足了αji≤xji≤βji,i=[1,n]。系统有序度的计算如式(4)。

(4)

通过EC(xij)的集成和整合来衡量序参量对系统的作用。采用线性加权法,得到式(5)。当ECj=1时有序度极大,ECj=0时有序度极小。

(5)

然后,采用熵权法确定子系统权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其方法和式(1)的标准化方法相同。

(2)熵值的计算。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值是该指标重要程度衡量,且是负相关关系,其定义为:

(6)

(3)熵权的计算。熵权指标αj=1-ej来表示该关系,定义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权为:

(三)子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7)

EC(U)的取值范围[-1,1],EC(U)越大,则系统的协同程度越高:0

(四)两业关联度和协同度评价

1.泉州市流通业和制造业的关联度评价 根据公式(1)和(2),使用MATLAB计算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得到表2。从表2可以看出,对制造业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物流业增加值、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其中物流业增加值是价值增加值指标,物流业的价值增值能力越强,则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杠杆效用越明显。对物流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制造业的竞争力指标。这些指标更多反映在物流的市场需求上,物流需要不断匹配制造业的发展需求,这就会要求物流的运输流通速度更快,仓储效率越高,信息化水平越高等。

表2 泉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指标的关联度

2.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度评价 为分析系统的有序度,运用SPSS20.0分别对两业子系统的序参量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制造业的序参量指标指报相关性显著,而物流业的序参量指标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因此剔除这个指标。

序参量指标的上下限根据历史波动,取平均值上下浮动10%,根据公式得到两业的有序度贡献率。根据熵权法计算得出指标权重,由式(4)(5)和(6)分别计算出两业的有序度(见表3、表4),由式(7)得出两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得到图3。

表3 泉州物流业的序参量分量各指标的有序度

表4 泉州制造业的序参量分量各指标的有序度

图3 泉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复合系统协同度

从图3可以看出,物流业系统和制造业系统有序度都呈稳步上升状态,这说明两业近10年都有一个显著的发展。物流业系统的有序度平均值为0.40,制造业系统的有序度平均值为0.44,显然流物流业系统的有序度低于制造业系统的有序度,表明制造业发展态势优于物流业。两业协同度大多为正值,仅2014年为负值,表明泉州物流业和制造业系统基本协同,但协同度很小,复合协同度平均值为0.06,处于低度协同状态。在2015年之前,物流业和制造业的有序度差距较大,但在2015年后,物流业的有序度则不断缩小和制造业的差距,在2015年至2017年几乎持平,这也改善了两业的协同度,但两业协同度并没有出现一个很大的提升。

三、两业协同价值链升级的对策

(一)从知识集成角度促进价值链创新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生产与物流的运作方式,实现两业深度融合,加快优化供应链,延伸产业链,进而提升价值链。通过技术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创新来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加大对制造业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打造智慧物流产业基地,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物流园区。(2)强化制造业和物流知识创新能力,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技术应用。(3)建成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的示范企业与园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二)从流程集成角度促进价值链竞争力提升

围绕市场环境、金融支持、政策支撑、示范引领和组织保障等角度,帮助两业融合建立高效循环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消除供应链“梗阻”,确保物流畅通。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跨组织的流程管理和再造,以及不同组织间的业务对接,通过流程优化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加强流通形式改变与创新,推动多式联运、共同配送等流通方式的转变。(2)立足区域产业特色,打造产业转移与物流流通的大通道,以园区为支点,向外辐射,逐步打造具备区域服务能力的物流园区与产业基地。(3)依托“互联网+流通业”模式,不断拓展国内市场,布局下沉市场渠道,加快各类物流网络体系建设。

(三)从信息集成角度促进价值链活动共赢

推动将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信息基础设施纳入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信息资源共享基础等,有效连接两业融合联动的关键断点,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企业释放创新动能。通过信息共享实现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加大两业融合中信息技术投入,提升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服务能力,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信息化集成方面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为企业互通有无提供便捷服务,通过跨行业、跨区域的对接,降低供应链总成本。(2)通过区块链+物联网技术溯源产品从制造开始到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控,通过云服务储存产品的溯源信息,做到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的可连续性和可追溯性。(3)打造整条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制造与物流企业共同完成信息系统构建,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流通业快速融合。

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出台各类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坚持目标导向,把推动两业融合发展作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市场导向,强调市场机制是两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作用,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适应两业融合发展要求的保障措施。根据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在优化融合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试点示范等方面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市场主体更好实现两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两业物流业价值链
全省唯一!大湾区“两业融合”高地如何炼成?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两业”共进敲响百姓“幸福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