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行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分析
2021-12-11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2)
0 引言
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行业快速发展下产生的专业,在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真正培养出能够胜任机电一体化岗位的人才却有限。为改变教育成效不高的问题,深入分析纺织机械行业对专业学生技能上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调整教学的方向,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机械加工生产行业提供技术和智力上的支撑。
1 纺织机械行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技能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化,纺织行业得到新的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才能实现纺织机械行业机电一体化水平的可持续性提升。为适应不同企业多品种产品的生产要求,纺织机械行业要重视生产水平的提升,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实现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下针对纺织机械行业快速发展下机电一体化学生技能要求作出具体的分析。
1.1 设备操作技能的要求
纺织机械行业中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主要包含的工作内容是指熟练操作相关生产设备,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线的产品制作、包装、运输等流程中,完成对设备的合理操纵。在此过程中,需要参与的工作人员具体分为两大类:设备操控人员和生产线操作人员。其中设备操作人员主要是指通过人员在设备中的操作,更高效率的完成生产任务。这类岗位工作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依据生产流程准确地在设备中输入流程信息,了解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组成结构,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判断和分析。而生产线操作人员参与的工作包涵产品包装、产品组装、纺织产品加工等,主要是借助设备更加直接的完成各项操作[1]。对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为单一,无需更多技术培训就能完成生产的任务。
在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上,针对不同的生产产品和工艺,岗位要求也存在差异。在普通生产企业中,要求岗位人员了解机械装配和机电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在理论支撑下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一般要求岗位人员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设备的整体结构组成,对设备装置中的主要部件,如电机、传感器、PLC 等,能够完成对工作状态的识别,对于设备出现的故障和问题能够更精准的完成判断,减少因为人为操作的失误带来生产流程上的问题。
1.2 设备装配和维护技能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岗位工作内容主要为在生产中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在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机械设备装配岗位主要分为电气装配、机械装配、机器联调等。针对不同生产内容和岗位工作,对于机电一体化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企业要求岗位员工能够参考设备图纸完成设备的安装,并达到精细化装配的标准。部分具有电气设备的企业,要求岗位人员能够熟练应用电工设备,完成设备的安装和应用,并利用检查仪器来了解安装的效果。
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岗位人员工作内容包含在生产工作中,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存在运行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对这类岗位人员技能的要求,需要从业人员了解机械装置的安装流程,以及各零部件的工作作用,在了解设备运行原理下,完成设备的调试,并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2]。对于设备零部件老化和性能受损的问题,能够及时更换传感器,提升生产装置的运行效率。
2 纺织机械行业技能要求下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对策
2.1 以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加强学生对纺织机械行业的了解,深化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理论内容的掌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以纺织机械行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为前提,针对该专业学生个性特点与学习差异问题,结合该专业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丰富其教学内容,这对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进一步满足纺织机械行业的现实要求,极其重要。
首先,学校可借助校内现有的实验室,开设传感器优化自动化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实验项目,以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方式,丰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并达到融会贯通。在此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和学校,以提高实验效果为目的,搭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化系统,并研发全数字控制的设备,采用PLC 控制技术、触摸屏人机接口等[3]。通过完善上述系统、机械设备与机械技术,整体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科技化、智能化水平。
其次,学校还应加强与纺织机械行业之间的合作,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真实的纺织机械企业中,参与实践学习,获得更贴近纺织机械行业技能要求的专业技术指导,更深入了解该行业技能要求,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明确目标。
2.2 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更有利于专业教师将纺织机械行业对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与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对学生共同开展全新的实践教学活动。该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还可充分发挥自身创新开发的优势,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促使该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因此,以纺织机械行业技能要求为前提,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围绕专业学生发展需求,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是切实可行的。
首先,在搭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前,该专业教师应先进行模块化设计,注重开发一个集纺织工艺、机械转动、控制技术等功能为一体的小型卷绕机实验平台。其次,依据技术岗位对学生机械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可开展主题或案例讨论活动,在平台中设置自动化操作的讨论话题,并对学生自主研究步骤和过程做出要求,便于学生更能轻松掌握讨论主题的要点,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强化自身抽象思维力和理论知识的分析能力。此外,再通过采用张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器等功能,进一步加强对机电一体化开环、闭环与混合环的控制,最后再利用震动测试系统,对该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内的频道、时间和波动进行分析与研究,合理调整其运行功率。
2.3 整合教学课程并建立梯度推进人才培养体系
整合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建立梯度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应针对专业核心能力建立能力培养项目,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技能发挥能力等为目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情况与学习能力水平,结合该专业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并以引导学生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为目的,建立多个技能培养项目,根据不同学生和不同技能培养需求,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4]。在此过程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可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搭建网络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将日常教学课程与教学资源上传至该资源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教学课件,完成自主学习。
3 结语
在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纺织企业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各项生产活动中的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也随之提升。面对行业的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应顺应时代发展,在充分了解纺织机械行业对学生技能要求的情况下,革新专业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机械装配和操作的能力,使专业学生能力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实现职业良好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