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产业化路径研究
——以广西宾阳壮锦手工艺为例

2021-12-11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壮锦产品文化

(南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2017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乡村振兴问题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总要求,反映出“三农问题”的战略升级。传统壮锦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格浓厚,体现出壮族人民特有的生活体验和文化选择,蕴含着丰富的符号意义。通过充分挖掘壮锦文化内涵,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年青一代从乡村流动到城市的速率加快,地缘化离散现象导致乡村“空心化”不断加剧,“熟人社会”逐渐向“半熟人社会”转变,乡土文化存续基础被持续削弱。因此,在当下,加强对壮锦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壮锦产业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

传统壮锦织造技艺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采用织布的形式,织造出各种华实结合的民众日常生活用品。壮锦不仅色彩华丽、纹样繁复而且紧贴生活实际,是广西民族民间织锦技艺的具体承载形式,而且凝聚了当地民众的集体记忆和智慧,蕴含着重要的价值。壮锦是传统壮族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壮锦文化产业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壮锦一类的乡村文化产品,既表现为如服饰、手提包、挂件等客观的实物,同时又表现为壮锦文化这样的一种地方性知识,是智慧与知识的结晶,它构成无形文化资产。壮锦衍生品的生产和壮锦文化服务供给都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进一步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贯彻国家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打好“后脱贫时代”的脱贫攻坚战,壮锦文化产业要与乡村振兴工作密切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而且可以扩大、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重新上岗,促进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缓解乡村人口的经济压力。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市场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矛盾日益明显,城乡差距的拉大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壮锦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一系列困境。

2 非遗产业化进程中宾阳壮锦发展现状与问题探析

2.1 文化本真与市场利润相矛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1]。非遗产业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族文化产业,非遗文化多为民族较为脆弱、稀缺性资源,必须在充分保护、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在合理的生产中让民族非遗产业得到更好的保护。

在现代化、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下,壮锦的“生产性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壮锦产业紧跟当今多变的需求,从原本的“熟人社会”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服务于“生人社会”的生产方式。但由于壮锦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劳工费时,以及近年来市场产品效仿现象严重,以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为主的假冒手工艺品繁多,导致秉承传统手工技艺的非遗产品因耗时、费力、成本高而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方。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坏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发生,使得壮锦产品生产缺乏动力。

2.2 专业人员后继不足

传统手工艺产生、兴盛于农耕文明,而城镇化建设加速了传统农耕文明的瓦解,乡村文化也遭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坏。为抢救织锦工艺,传承发展壮锦文化,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先后拨款700 多万元在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建立壮锦研究开发基地,成为目前国内壮锦研发、生产最有实力的企业[2]。2018 年,广西宾阳县正式挂牌建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基地”,基地在传承壮锦纺织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担负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民众通过生产壮锦产品增加收入,从而振兴乡村文化经济、提高壮锦知名度。

但是在现代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冲击下,以往人们封闭单一的传统生活方式已然改变。宾阳壮锦业在意识转型、产业学习、技术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通过调查发现,壮锦文化传授、培训主要针对的是中年妇女人群,而年青一代愿意学习壮锦文化的少之又少,壮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然面临着专业人员后继不足的困境,在促进壮锦文化全面发展上任重而道远。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年轻人脑海中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观念蔓延滋生,他们普遍认为壮锦文化技艺既枯燥难学又落后保守,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普遍认为学习纺织壮锦收入低微、没有出路。同时市场的机器化大规模生产竞争加剧,商品市场上壮锦产品的“替代品”大幅增加,这对传统的壮锦产品产生排挤效应。不少专业人员也开始转行,年青一代也对此行业望而却步。

2.3 工艺设计创意落后

当前手工技艺产业普遍面临“重生产、轻设计”的现象,市场上所流通的民族文化产品数量有余而创意不足,蕴含的文化内容平淡陈旧。其实,手工艺的设计理念与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心理环境密切相关。文化变迁理论认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会引起文化的变迁,以满足社会不同的需要,但是社会基础和文化的改变并非同步,后者往往要落后于前者,表现为文化的“迟滞”或滞后现象。文化滞后是指相互联系的各部分,各自独立地率先变化滞后,当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平衡引起相互联系的部分关系紧张,称之为文化滞后[3]。这就解释了为何传统手工技艺产品往往表现为纯复古的样式。宾阳、靖西、忻城三地作为广西的壮锦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在传统壮锦手工艺的创意研发、图案设计上都存在“迟滞”的情况,与现代审美需求产生错位。此外,壮锦服饰受工艺和面料限制,质感较硬,不契合当下日常穿着要求。壮锦手工艺还面临着非遗文化传承人创新意识不足、专业创意设计研发团队体系不完善、市场产品类型单一等困境。

3 非遗产业化进程中宾阳壮锦发展路径研究

3.1 雅俗共赏:宾阳壮锦市场的双向选择

在壮锦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取向方面,面临着抉择困境和争议。不少学者强调文化本真的重要性,认为文化产业市场化必然会导致文化的滥用,从而丢失乡村文化的原生意蕴。另一种声音则是支持乡村文化的产业化道路,通过积极打开市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找到发展之路。壮锦技艺作为一种工艺美术行业技术,随着社会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市场消费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转变,急需进行转型升级,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不应将壮锦这一民族民间文化精华束之高阁,而是要努力推广,让壮锦文化落地开花。壮锦产品可以通过迎合市场需要,走雅俗共赏的路子,向着两种方向发展:一是在壮锦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进行纯手工制作,而其他环节则以机器加工代替纯手工,或者将本该精益求精的工艺简单化,从而实现批量生产、节约成本;二是严格把关壮锦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原创性、创意性和精美性,在保证壮锦产品品质基础上融入设计美感。前者主要以低端市场为主打,如生产服饰、提包、背包、挂件、配饰等产品,既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现实需要,又保留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后者使产品实现实用性向观赏性的转变,主要以高雅审美意识为导向,提供个性化产品,针对社会快节奏生活而导致审美意趣的缺失,给予人们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从而实现文化附加值。

3.2 加强对壮锦传承人和后继人才的保护、培养

壮锦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是区别于现代市场上以机器批量生产的“纯粹性”商品,着重突出其手工制作的价值。在日本,人们认为手与机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因为手工劳动的背后有心的控制,使手制造物品,给予劳动的快乐,使人遵守道德,赋予物品美之性质[4]。壮锦技艺的传承是以人为主体来进行的,脱离人的手工艺必然面临着失传的境地。所以,在壮锦的产品开发中,应避免见“物”不见“人”,要保证文化领域中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充分在场。因此,要加强对壮锦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积极提升其专业技能,授予非遗相关专业称号,增强其荣誉和自豪感。而在培养后继人才方面也要给予足够重视。从社会培养角度看,其中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对接国家关于乡村振兴问题的精准扶贫政策,可以通过当地织锦厂、非遗传承基地、文化馆、扶贫办的联动,以联合培训、就地生产、企业回收产品的过程,建构弹性时间就业机制,让当地贫困户利用农闲,在家就能实现灵活就业,从而激发村民对壮锦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通过壮锦文化进校园的形式,不仅将壮锦文化教育融入学生课本中,而且可以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费孝通先生曾用 “文化自觉” 来传达对现代文明的思考。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方向[5],正是以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思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喜欢上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

3.3 强化艺术设计和完善壮锦产品创意体系

非遗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体系是由专业人才所支撑的。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似乎与经验的相关度并不高,在文化产业领域,由生产经验积累所带来的劳动熟练程度的提升,进而引发技术进步,这条规律似乎行不通,很多创意与经验的丰富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更多的是文化资源与人力资本结合的成果[6]。在与宾阳壮锦传承人谭湘光的访谈中,她认为尽管在壮锦具体织艺上经验丰富,但是如何把壮锦织得让大家满意,如何在壮锦的图案设计、产品样式上做文章,仍然是现在壮锦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开始趋向于追求一种有文化品位的生活,比如乡愁情怀、文化认同等,但是这种文化品位不等同于完全的复古,而是要符合大众最基本的审美需要。宾阳壮锦产业化过程中应积极申请地方性非遗的创意研发的专项基金,加强谭湘光工作室和织锦坊、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与广西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在生产研发方面,要引进先进织锦设备,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利用CAD 计算机辅助图案设计系统,提高织锦工艺效率,降低成本;开发、DIY 各式各样的壮锦旅游工艺品,拓宽市场空间,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走“传统+时尚”的路子。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在壮锦产品面向市场化方面可以适度以机器化、规模化的生产路径为主;谭湘光织锦坊、工作室则可以手工织锦生产为主,机器生产为辅,多注重壮锦的艺术审美性的创新,适量生产满足日常使用的产品,走“小而美”的工艺精品路线。不论是以上哪种生产方式,均可以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扩大就业面,提高当地民众的收入。

4 结语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逐渐实现以价格机制向价值机制的市场经济模式转换,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人民幸福感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由于壮锦文化产业兼具文化与经济二重属性,以非遗文化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化,具有现实可行性与良好发展前景。针对壮锦织艺传承特性,探究壮锦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市场选择、人才培养、工艺创新三者之间的互动性,对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壮锦产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帛锦时韵*
谁远谁近?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