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相关项目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2021-12-10王小琴
王小琴 罗 丹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临床检验科,重庆 404000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本病是临床常见急重症,其发生与血栓形成、凝血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本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早期溶栓是治疗本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1]。但在溶栓治疗中,也有可能因过度溶栓、溶栓不足而发生需要再次溶栓等情况,因此通过指标检测来指导临床溶栓治疗非常必要。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血液流通不畅或血管闭塞,普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状态,通过监测其凝血指标来判断血管再通程度已见诸临床报道当中[2]。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并探讨溶栓治疗对患者凝血指标作用,旨在明确凝血相关项目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患者70例,其中男44例,女26例,年龄47~89岁,平均(58.5±10.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2.8±0.5)h。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且经CT检查确诊;②知晓治疗及研究方案,自愿参与;③年龄<90岁。排除标准:①溶栓禁忌证;②溶栓治疗期间死亡;③严重高血压;④脑部病变;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⑥原发性、继发性痴呆或出血性疾病;⑦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后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具体如下:①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将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amp,Co.KG,德国注册证号 S20160055,规格:50 mg)按体重0.9 mg/kg,取适量本品,先取10%剂量本品行静脉注射(2 min内完成注射),后将剩余药物与生理盐水按1∶5比例混合均匀后以双道微量注射泵泵入,时间1 h。②溶栓24 h后,CT复查是否存在脑出血,若无出血,常规应用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14202003034]、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71021)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血小 板(platelet,PLT)、纤 维 蛋 白 降 解 产 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D-D)、B型利钠肽(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 BNP)。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抽取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2 ml和血清管4 ml,标本采集1500 g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和血清,所有检测在2 h内完成。PLT用迈瑞血球仪6800P测定,FDP、FIB、TT、D-D用希森美康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试剂由西门子(Siemens)和BIOLINKS CO.LTD提供,配套试剂,pro BNP用罗氏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测定。
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显效为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脑电图恢复到正常水平,未出现不良反应;有效为实验室指标、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体征、症状基本得到控制;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患者治疗显效24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3%。在溶栓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发生鼻出血,1例患者发生牙龈出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2.2 检测结果
2.2.1 患者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LT、FDP水平升高,FIB水平降低,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比较(± 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比较(± s)
时间 nPLT(×109L)FIB(g/L)FDP(mg/L) TT(s)治疗前70167.43±41.245.45±1.15 6.34±0.12 16.24±1.28治疗后70205.42±17.181.80±0.42 30.74±0.24 25.36±3.29 t值 1.303 4.218 16.499 10.076 P值 0.021 0.005 0.001 0.002
2.2.2 患者治疗前后D-D、pro BNP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D-D、pro BN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D-D、pro BNP水平比较(± s)
表2 患者治疗前后D-D、pro BNP水平比较(± s)
时间 n D-D(mg/L) pro BNP(pg/ml)治疗前 70 1.28±0.39 1279.25±331.26治疗后 70 0.80±0.21 411.73±69.89 t值 1.741 3.704 P值 0.013 0.007
3 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虽然临床对其研究较多,提出了各种治疗措施,但效果仍不够理想,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仍较高。动脉粥样硬化等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可引起附壁血栓脱落,引发脑梗死患者血管腔变窄甚至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局部缺氧、缺血,进而形成脑梗死[5]。
及时、快速的抢救是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对于起病急,达到溶栓治疗窗口期的脑梗死患者,给予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后采用一些常规治疗方式,如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6-8]。在本研究中,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阿替普酶是第三代溶栓药物,属于内源性酶,可以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且其作用要显著优于本药激活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本药物在无纤维蛋白状态下不能有效激活纤溶酶原,但脑梗死患者血栓部位并不存在此问题,因此可使药物发挥良好的局部溶栓作用。再者,本药可选择性地激活纤溶酶原,因而不产生应用链激酶时常见的出血并发症。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脑梗死治疗显效24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3%,提示溶栓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同时,本研究还观察了凝血相关项目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应用价值,主要观察了以下指标:PLT、FDP、FIB、TT、D-D、pro BNP。(1)PLT:活化血小板及其裂解产物有凝血作用,脑梗死急性期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大量活化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消耗增加,血小板计数下降。(2)FIB是主要的凝血因子,通过抗凝治疗可以阻止凝血因子被激活,使凝血功能趋向于低凝,进而起到溶栓治疗的效果[9-11]。在溶栓药物的作用下,血管内的栓子被迅速溶解,血浆中FDP明显增高。因此,在溶血栓过程中于用药前、中、后动态检测FDP浓度变化对监测溶栓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3)TT:当血浆中纤溶酶活性增高,导致FDP增高时,可使TT明显延长,故TT是一项常用的纤溶活性筛选实验。(4)D-D和pro BNP。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当机体发生血栓栓塞后,D-D的浓度会因继发纤溶而升高,通过检测该指标可以了解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本指标的敏感性较高,也可用于预后评估。在溶栓治疗中,D-D含量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①溶栓后D-D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②溶栓后D-D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D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恢复正常的D-D是停止溶栓的指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D-D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在急性心梗、脑梗死溶栓后1~6 h D-D含量达到峰值,24 h D-D含量降至溶栓治疗前水平;pro BNP是具有扩张血管、利尿、利钠等作用的肽类激素,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浓度也是判断脑梗死病情的重要指标,当机体出现脑梗死时,脑梗死患者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且脑梗死面积越大、意识障碍越严重、血压水平越高,pro BNP水平就会越高,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则越差[12-14]。因此,在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中,pro BNP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溶栓治疗后,监测到患者的PLT、FDP水平有所升高,FIB水平有所降低,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在治疗后的D-D、pro BNP水平明显降低,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结果与同类报道的结果相似,曹汇林[15]研究了阿替普酶溶栓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的影响,发现患者D-D指标显著改善,且凝血指标、纤溶指标显著优于溶栓治疗前,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配合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改善,血管栓塞得到控制。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凝血相关项目检测可明确溶栓治疗的效果,也可以作为溶栓治疗的指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