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互联网+”思维打造进境动物检疫监管新体系

2021-12-10温书坤张明辉李德阔黄明强刘梦佳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进境检疫疫病

温书坤,张明辉,李德阔,黄明强,刘梦佳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济南海关,山东 济南 250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东营海关)

1 国内进境动物概述

近几年中国畜牧业得到飞速发展,进境活动物贸易日趋频繁。进境动物数量的增长,对海关检疫监管外来动物疫病提出更高要求。未来几年进境动物数量将持续上升,大量优良种畜还将引进国内,动物疫情风险增加、检疫监管人员不足、检疫周期长等问题亟需解决。

1.1 种用动物数量增加

畜牧业生产中,规模引种是育种的物质基础,可在较短时间获得优良的畜禽性状和生产性能,近几年我国引进种用动物数量增加明显。我国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产值的30%,远低于多个发达国家水平,如英国(超50%)、荷兰(70%)和瑞典(70%)等发达国家。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0.1 kg/d,牛肉消费量5.2 kg /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2,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国内养殖企业通常选择广泛引进国外优良种用动物改良当地品种。据我国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引进种用动物18.3万头,同比增长5.5%。预计今后几年,进境种用动物需求缺口为25万头/年,进境种用动物数量将会稳中有升。

1.2 动物疫情风险增加

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在已知的200余种动物疫病中,人畜共患病占比高达70%以上,不仅关系到畜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的重要风险隐患。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周边国家及欧、美、加等地区相继暴发疯牛病、口蹄疫、牛瘟等疫情,进境动物或成为动物疫病传入的重要风险点,这些疫病一旦传入我国,将对我国畜牧业造成严重打击,因此,严密监管将外来动物疫病拒之国门尤为紧迫。

2019年我国从新西兰、阿联酋、澳大利亚、乌拉圭、法国、丹麦等国引进大中型活动物,共对20.9万头大中型活动物进行境外预检,淘汰2.6万头,淘汰率高达12.4%,其中疫病阳性率为0.91%,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入境检疫环节再发现不合格活动物1578头,其中疫病阳性率为0.23%,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处于历史高位。此外,进境动物产品中也多次检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

1.3 官方兽医检疫监管难度增加

国内进境动物井喷式增长给传统动物检疫监管提出挑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进境动物要进行包括国外农场检疫、国外隔离检疫、国内隔离检疫在内的一系列检疫,共计时长3个月,在进境动物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存在下,检疫监管人员不足等问题亟需解决。

面对动物检疫监管难题,我国曾在十多年前推行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但是实际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滞后。信息系统平台的溯源信息录入环节的设置较为落后,移动智能识读器是信息上传的关键,但与现在移动终端相比,设备硬件落后、运行速度慢、受信号影响大、录入结果误差大。特别是随着动物检疫监管形势的快速变化,操作系统显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软件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改进。

2 进境动物检疫监管模式优化

为应对进境动物业务量的快速增加,海关积极创新检疫监管的方法,开发互联网+智慧监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动物检疫工作现代化。目前济南海关自主研发“进境动物智慧检疫监管平台”,该系统覆盖进境种牛、种猪和马从国外到国内的检疫全过程,涵盖了从国外预检到最后统计分析整个工作流程,通过手机PP、扫描通道准确快速识别动物信息,提高进境动物通关效率,通过运用电子关锁准确定位进境动物运输轨迹,提高监管效能。2019年济南口岸进境种牛2万头,运用此科技手段,口岸通关时间缩短30%,平均死亡率降至千分之一以下,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实现了进境动物检疫监管的“互联网+”模式,特别对工作流程的标准设定、进境动物信息的无纸化收集和评估决策的科学准确性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新时期探索出的这些提质增效的新方法能够较好降低动物疫情传入风险,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优质种资源进口。

2.1 手机APP

手机APP 为该系统的移动终端。进境动物携带的电子耳牌中储存有该动物信息,锚地检疫时即便没有网络,手机APP也可验证进境动物电子耳牌内的信息与数据库信息是否一致,解决了锚地检疫只能人工比对的问题;同时,手机APP对接进境动物隔离场的红外高清监控系统,可对隔离场各重点区域全面查看,使用手机APP或在监控中心即可实现隔离场动态24h全方位远程监控。

2.2 电子关锁

进境活动物卸船运输期间需要实时监管,通常由官方兽医随车押运,随着进境动物数量越来越多,人力协调配置逐渐吃力,应用互联网+智慧监管后,电子关锁可节省一部分人力资源。电子关锁内置GPS定位功能和预警功能,不仅能够精确定位接卸牛车辆实时动态,在遇到偏离路线、中途停车、暴力开锁等异常情况时能迅速发出报警信号,保证进境动物途中安全,减少沿途动物疫情传播风险。

2.3 扫描通道

扫描通道是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动物依次通过时可自动识别国际通用两种电子耳牌并自动核对信息的装置,有利于动物无感通关,能有效减少动物应激反应。该通道目前广泛应用于动物接卸、采血检疫等多个工作关节,至少节约4名工作人员的任务量,系统中的“即拍即传“功能能实时上传影像数据,便于完善执法证据。将扫描通道与进境动物专用接卸平台相结合,能在动物入境时自动识别耳牌号计数、自动导入大数据、自动比对动物信息,避免以往人工计数差错。在扫描通道的基础上,采用进境种牛采样电子芯片扫描号码核对系统,将进一步提高进境动物检疫监管准确率和速度,便于快速发现染病阳性动物并及时扑杀。

3 结语

未来一段时间,国内进境动物数量将继续增长,进境动物疫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进境活动物通关效率和监管效能,进一步完善动物追溯体系,对于实现动物检疫监管工作的信息化、 智能化以及筑牢我国口岸检疫防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互联网技术在实践中将持续优化和改进,动物识别率和准确率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基于互联网+检疫监管体系;未来将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开发图像识别识别模块,通过对动物面部识别录入数据,进一步缩短检疫监管周期,提高动物检疫效率。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动物检疫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应用在进境动物中,还可以应用在规模化养殖场,有助于减少人力成本。下一步,应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研究合作,不断优化与完善“互联网+进境动物检疫监管”体系能效,进一步提升中国进境动物检疫监管水平。

猜你喜欢

进境检疫疫病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