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腐蹄病的防治
2021-12-10薛天柱
薛天柱
(天祝县毛藏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天祝 733200)
腐蹄病又被称为蹄叶炎、漏蹄或趾间腐烂,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时会出现跛行、蹄叶(底)或(和)趾间皮肤肿胀发炎或化脓性炎症等症状。牛、马、羊、猪都能发生,春秋季节是该病的易发期。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潮湿,坏死杆菌等病菌滋生引起。病菌侵入牲畜蹄部后,会造成蹄质变软,局部组织会出现发炎、流脓、坏死等,严重的还引起发热、精神沉郁、不食、卧地不起等症状。毛藏乡地处祁连山东部腹地,海拔介于2579~4874 m之间,年平均气温零下0.2 ℃,年降水量为600~700 mm,全年无霜期60 d。羊的养殖主要以藏系欧拉羊和黄南羊为主,传统放牧、舍饲较少,舍饲主要在接羔和育肥期间。
1 发病情况
自2013年开始,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下旬,就会有牧民反应:部分羊,特别是成年母羊和种公羊,出现跛行。较严重的羊群发病率高达25.8%;普遍发病8.2%~10.5%;附近羊群也有不发病的。冬季较少发生;次年春季月3、4月又呈高发,5月后逐渐减少至消失;夏季偶尔发生,发病数量少、病情严重,主要发生于村庄附近隔群另放的种公羊。舍饲羊很少发生。
2 临床症状
病羊主要是跛行,发病蹄部温度升高,严重者行走困难、卧地不起、体温升高(39.8 ℃~41.2 ℃)、食欲不振;大部分羊蹄底部溃烂,部分羊除了蹄底部,蹄缝间也有溃烂;蹄底部形成不规则的、不平整的硬结痂。
3 诊断
3.1 与口蹄疫的鉴别
3.1.1 口腔黏膜与牙龈 口蹄疫在口腔黏膜、牙龈出现水泡,腐蹄病则不出现;
3.1.2 蹄部的病变 口蹄疫蹄冠周围出现水泡,腐蹄病在蹄底部和蹄缝间溃烂结痂;
3.1.3 体温的变化 口蹄疫所有发病羊都表现体温升高,腐蹄病羊只是发病蹄部局部温度升高,只有严重者体温升高。
3.2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与口蹄疫的鉴别就可以确诊。特别注意,有的羊只跛行不是因为腐蹄病或口蹄疫,而是由于蹄趾甲过长引起跛行。
4 预防
4.1 隔离
将发病羊及时隔离,隔离到安静、干燥、方便给料和给水的地方,减少运动,减少与其他健康羊的接触,直到痊愈;
4.2 消毒
4.2.1 干燥圈舍的消毒 先在圈舍地面洒一层水,压住灰尘,再打扫表面粪草等浮层,打扫到压实的地面后,喷雾消毒至地面脚踏上去有稀泥黏湿的感觉;圈舍内墙1 m一下喷雾消毒至墙面有水珠往下滴落;
4.2.2 潮湿圈舍的消毒 铲除表面稀湿的粪草,拉出堆积发酵,有水坑的地方,把水舀走,用干土垫平;用草木灰或炕灰,拌消毒粉,均匀洒在圈舍里,约1~2 cm厚,至完全盖住地面,且在羊进圈以前不尘土飞扬或地面稀湿,并经常保持;圈舍内墙面消毒同干燥圈舍;
4.2.3 消毒时间 选择早晨牲畜出圈后进行。因为消毒后经过几个小时,刺激气味基本消散,喷雾消毒的已不再湿滑,干灰消毒的吸收地面湿气,不再飞扬。待牲畜回圈减少刺激;
4.2.4 注意事项 ①消毒时切记不要直接往羊身上喷洒消毒剂;②不要带羊进行圈舍消毒;③消毒后1 h内避免阳光直射,因为紫外线会分解消毒剂的有效成分;④注意消毒人员的安全防护;
4.2.5 消毒剂的配制
(1)喷雾消毒剂的配制 一般按消毒剂的说明书配制,基本上是1∶500~1∶1000,即1 g或1 mL消毒药,配500 g(mL)~1000 g(mL)水;配制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但过高成本高且会污染环境;(2)草木灰拌药 一般在1 m3草木灰中,拌入1 000 g~2 000 g消毒粉;液体消毒剂不适合拌干灰消毒。
4.3 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地面不硬化或如果硬化了就要铺垫垫料,并保持地面干燥;经常打扫圈舍,将浮层的粪草或污染的垫料及时清理,堆积发酵;隔离羊只给予易消化的饲料,以青干草为好,充足饮水;发病期间尽量到平坦的草场放牧,减少蹄部损伤;
4.4 预防免疫
做好防疫注射,特别是口蹄疫疫苗的注射。
5 治疗
5.1 清理结痂及疮面
将发病蹄用温盐水浸一段时间,使蹄底部结痂软化,剜去结痂;剜取结痂时注意不要伤及好的组织,并对化脓的疮面用过氧化氢清洗、清理;
5.2 施药及包扎
在剜去结痂、将疮面处理干净后涂抹碘甘油,并用医用绷带包扎,2次/1 d;
5.3 全身治疗
取青霉素160万IU 2支、硫酸链霉素100万IU 1支、鱼腥草20 mL混合肌注,2次/d;30%安乃近10 mL肌注,2次/d;
5.4 修剪
对于蹄趾甲过长的羊只,用刮刀或剪刀将过长的趾甲修剪平整即可。注意不要过分修剪,防止伤到健康的组织;
5.5 对症治疗
如,对食欲不振者健胃;防止酸中毒;等等;
6 总结
羊的腐蹄病在于早发现早隔离,一般药物治疗2 d以后好转,治愈率在98%以上,治愈的羊只在第二年也有发病的。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