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40余年演进特征分析

2021-12-10欣,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检索

陈 欣, 张 珍

(南京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自1978年正式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已砥砺前行40余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2020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在学研究生人数为313.96万人[1]。通过不断健全学位制度,日益深化改革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教育投入和保障力度,逐步完善质量监督评价机制等举措,我国基本建立了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学位体系和研究生教育培养格局,服务国家需求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历史节点,并提出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既有文献来看,不少学者对于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相关分析。如薛天祥、谢延龙、谢桂华、王传毅及刘娜等,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或人工梳理文献资料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成就和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2-6]。

本文在充分借鉴既有文献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政策和研究报告的人工梳理[7],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全面剖析了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40余年演进历程,总结了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动态变化特征。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研究将有助于找准新形势下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目标和任务,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客观需求。

一、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1. 研究设计

本文旨在从学位制度和政策、研究生发展规模,以及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等视角来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演进情况,其中:

(1) 在学位制度和政策方面。将不同发展时期的制度和政策进行文本梳理分析,概括总结该阶段的主要发展特征,这对于从根本上把握不同时期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政策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 在研究生规模动态变化方面。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在学人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增长情况及就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比例情况,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变化。

(3) 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方面。通过收集和分析1978年以来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所有核心期刊发表的主题为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论文,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归纳总结出在不同时期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变化特征。所获取的样本数量比既往研究有了重要提升,分析结果也将更为全面和可靠。

2.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数据来源包括三类:①学位制度和政策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网站“政策文件”模块,以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大事记”模块,其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件来源于网络和相关政府网站;②研究生发展规模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教育部教育发展统计公报和全国教育统计数据;③研究生教育研究方面的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所采用的检索式:检索主题词为“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检索作者不限、检索年份不限,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两种,按照精确模式共检索得到3 639条相关文献,检索报告中关键字段内容包括:作者、作者单位或部门、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关键词、摘要等。通过对初步检索数据的整理后发现,结果数据的时间段为1992—2020年,这是因为“核心期刊”数据库和“CSSCI”数据库分别建立于1992年和1997年,所以仅能检索到1992年以后的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删掉来源类别中的“核心期刊”和“CSSCI”条件,其他检索式不变,检索该数据库1979—1991年的文献数据,共得到323条结果。将两次检索结果合并,人工去除卷首语、会议新闻、专业简介、期刊目录等数据,得到有效数据3 955条。将整理好的检索结果导出为RefWorks格式,运用文献计量学工具进行可视化和知识图谱分析。

二、 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文所采用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文献计量学等。所运用的分析工具为R语言软件包和CiteSpace软件。前者主要用来对收集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和挖掘,后者是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的重要工具。文献计量学是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文献的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量化分析的理论,知识图谱是将所分析对象的相互关系可视化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某个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学科前沿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CiteSpace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教授陈超美开发的一款专门用于学术文献分析的信息可视化工具,适合分析某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和主题演变趋势,已经在教育、图书馆管理及能源等研究领域得以广泛应用[8-10]。

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参考部分文献[11-12]的分类,同时又兼顾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大事记”节点,本文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40年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

1. 恢复和探索期(1978—1989)

第一,完成了恢复研究生招生和建立学位制度两项重要任务。1978年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研究生招生工作正式恢复。198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明确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学位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大学为授予学位、保证学位的授予质量及对学位工作实施有效管理所制定的有关法令、规章、实施条例或准则的总称[13]。1981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研究生学位相关工作做了具体要求,并开始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如1985年实际招生数4.68万,是计划招收人数的2倍多[14]。

第二,研究生发展规模和增速稳中有降,发展目标上以满足总体需求为主。1978年,研究生毕业生数仅为9人,招生数10 708人,在校生为10 934人;到1989年,这些指标分别迅猛增加到37 232人、28 569人和101 339人[14]。值得说明的是,在1985年达到招生人数高峰后的三年期间(1986—1989)则出现下降趋势并持续到1991年,年均下降11.5%左右,其原因是原国家教委针对1985年研究生教育发展过快、过急的现象,提出将“提高质量、稳步发展”作为“七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因而招生规模有所减少[15]。

第三,通过分析该时期211篇期刊论文,得到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发现。①“研究生培养工作”和“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主要突现①关键词,反映出当时该方面相关内容在短期内受到了极大关注(见表1);②中心性最高的两个关键词是“学校”和“学位制度”,中心性指标可以衡量文献的重要程度,其值越高说明该关键词具有“桥”的连接作用越强,体现出研究生教育改革最终还是要以学校和学位制度为核心;③从关键词频数上看,除去“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学位”等与检索词相关的关键词外,频数最高的是“美国”(“北美洲”“美国”与“美利坚合众国”视为同一关键词)。究其原因,该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验尚不丰富,对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和分析成为重要研究热点之一[16-17]。“学位授予质量”“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引起学者们注意[18-20],开始探讨学位制度的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④对作者和发文机构统计表明(见表2),该时期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朱亲云、刘晖、梁桂芝和邓存瑞4位作者,各发表5篇论文。总体上,这一阶段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还比较少,没有形成网络。

表1 关键词频数及中心性统计表(1978—1989年)

表2 作者发文和合作次数(1978—1989年)

① 突现(Burst detection)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活跃指标。用来探测在某一时段引用量有较大变化的情况,用以发现某一个主题词、关键词衰落或者兴起的情况。

2. 稳步积淀期(1990—1999)

务0世纪90年代,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进入稳步发展期。

第一,通过出台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规划和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①专业学位制度的建立。199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个开展试点的专业学位。1992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了黄达等委员提出的“关于按专业授予专业学位证书的建议”,标志着专业学位制度正式建立[21];②专业学位学科专业目录的确立。1990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实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之后又进行了多次补充修订和完善;③正式确立研究生院设置制度。基于前期试点工作,1995年2月,国家教委启动对33所试点研究生院的评估工作。总体来说,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转变为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开始注重专业学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该时期众多政策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纲领。

第二,从规模上看,该时期研究生规模稳步增长,总体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到20世纪末,我国研究生毕业生数为54 670人,招生数92 225人,在校生达到233 513人,年均增长率为4.9%、13.4%和10.7%,研究生规模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14]。

第三,相比第一阶段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来说,发文总量达到345篇,有了大幅增加,关键词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见表3)。①“研究生教育改革”“学位授予”“学位制度”和“导师队伍”等关键词出现了突现,反映出经过前十年发展,研究者逐渐把关注点从“如何培养”转移到“如何更合理的培养”及“如何高质量的培养”上来;在执行层面,关注点也从第一阶段“学校”转变为“导师队伍”。②从中心性来看,“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排名前2位的关键词,意味着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该阶段的一个重要课题,但词频并不高,说明其在该阶段还仅起承上启下作用。③“博士研究生”“研究生院”等成为词频较高的关键词,这与该时期的政策分析结果也相符合。④对作者发文和合作次数统计表明(表4),该时期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是王战军、赵瑜,这一阶段作者间开始出现合作,其中与王战军、赵瑜、张满山等合作的作者数达到6个,形成局部小型合作网络。

3. 跨越发展期(2000—2010年)

第一,该时期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招生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现代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如2000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应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办法”等。2009年3月,教育部党组决定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进一步确立了专业学位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完善。这是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第一个10年总体设想。

第二,具有划时代战略意义的重大规划文件出台,为研究生教育中长期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未来10年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在重大政策部分提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等重要纲领性指导内容。

第三,该时期研究生发展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200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30万,2005年已经接近100万,到2010年突破150万,年均增长率为17.7%;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为53.82万,毕业生数为38.36万,分别是2000年的4.2倍和6.5倍[14]。该阶段研究生教育总体规模不足问题基本解决,为内涵提升阶段奠定了坚实发展基础。

第四,该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相关文献呈现爆发式增长,核心期刊发文总量达到1 320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见表5):①从突现关键词表来看,研究重点落到“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和“学校”上,与该时期以专业学位发展为主的政策分布情况基本吻合,此外,“博士研究生”在短时期内也受到了重点关注。②“硕士研究生”成为这一时期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③从关键词频数上看,除去与检索词相关的关键词外,频数最高的为“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学位论文”,反映出研究生教育研究已经呈现出向精细化研究、细分领域研究发展的趋势。④该时期发表文献较多的作者是王战军、张文修、周玉清和刘惠琴,均发表10篇以上(表6),在合作网络上形成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王战军为核心和以西南交通大学的张文修为核心的两个主要研究团队,作者间合作进一步增强。

表5 关键词频数及中心性统计表(2000—2010年)

表6 作者发文和合作次数(2000—2010年)

4. 内涵提升期(2011—2020)

“十二五”时期开始,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入内涵提升期。

第一,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往纵深推进。《关于开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在原有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选取部分单位开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不断健全,相关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在保证我国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基本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该时期研究生发展规模呈现平稳趋势。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91.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80.5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超过10万人[22]。2020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0.6万人,在学研究生人数为313.96万人[1]。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

第三,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方面, 该时期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中“培养质量”和“专业学位”主题成为绝对焦点, 反映出学者的研究能够紧扣该时期学位和研究生政策导向, 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越来越紧密。 此外,由关键词来看, “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等关键词也成为该阶段的新特征(见表7)。 从合作网络来看, 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参与到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中来(见表8)。 在该阶段,高校研究生院和学术科研人员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主力军。

表7 关键词频数及中心性统计表(2011—2020年)

表8 作者发文和合作次数(2011—2020年)

四、 结 语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新起点上,研究生教育需要从引领需求入手,进一步深化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快提升综合创新和实践能力,探寻研究生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40余年的历史演进历程,概括归纳分析了不同时期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文献计量特征。研究对于明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今后的目标定位和发展着力方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检索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