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与单开门钛板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2021-12-10汤志宏通讯作者王廷江尹建石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椎板棘突螺钉

马 岩 汤志宏(通讯作者) 胡 闯 王廷江 尹建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骨科,辽宁 大连 116000)

人脊髓型颈椎病大约占颈椎病的 9%-15%,它主要是由于脊髓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或者椎体后缘的骨赘压迫而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病症因为没有神经根型痛苦,因此,对于早期就诊的情况比较少。脊髓的慢性压迫可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害,一旦确诊,就要及时进行早期的手术治疗[1-2]。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单开门钛板术治疗该疾病。本次研究选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与单开门钛板术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以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单开门钛板术)、观察组(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每组34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区间为42-71岁,平均年龄为(58.31±5.02)岁;病程11-32个月,平均病程(19.65±6.19)个月。观察组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区间43-70岁,平均年龄为(59.36±4.09)岁;病程10-30个月,平均病程(20.31±5.02)个月。本次研究的2组资料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并且脊髓受压节≥3;②本次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4]。(2)排除指标:①患者一般资料不完整;②患者精神异常,治疗依从性差;③合并有胸、腰椎管狭窄;④凝血功能障碍。

2 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全麻之后,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将头固定在Mayfield头架上,告知患者使颈椎保持前屈状态,之后在采用颈后正中切口,根据患者病变的节段对切口的长度进行确定,之后在将显露棘突、棘上韧带进行分离,沿棘突向两侧剥离椎旁肌肉,将两侧的椎板以及侧块全部显露出来。观察组根据Magerl置钉法,在拟减压节段拧入大小一致的椎弓根螺钉,之后在将棘突、韧带组织进行咬除,再用刻度尺在棘突额根部向外画1条线,长8 mm即可,之后在用3 mm在划线位置上开1个槽,在操纵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高速磨钻,之后在将椎板内侧皮质进行打磨,打磨到纸样厚度即可,将头尾端椎板间的黄韧带切断,用巾钳夹持棘突根部,将椎板与硬膜囊之间相分离,从末端到最始端将漂浮的椎板整体全部掀起并将其清除掉,将剩下椎板内侧缘进行适量的修正,之后对患者颈椎的后身曲度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在U型槽内预弯的钛棒,并扣紧螺帽。对照组在椎板与侧块移行位置的双侧进行开槽,开槽的过程中采用3 mm的高速磨钻进行打磨,打磨薄度到椎板内侧皮质即可,在开门侧,将椎板内外侧的皮质全部去除,对棘突按照正确的方方式进行修建,并将头尾的黄韧带分离开来,巾钳夹持棘突根部,将椎板慢慢的全部掀开,将开门的控制在40°-50°即可。之后再选择合适长度的钛板进行支撑,并将其完整的固定在椎板开门侧,分别在侧块、椎板拧紧螺钉,内置引流管,之后对患者的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3 观察指标:(1)观察组2组术后影像学数据情况,包括椎板切除和(或)开门宽度(mm)、术后3个月颈椎总活动度(ROM)。(2)手术情况对比:包括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3)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的恢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脊髓损害评分表[5]对患者手术前后神经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5 结果

5.1 2组术后影像学数据比较:观察组椎板切除和(或)开门宽度、术后3个月颈椎总活动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影像学数据比较

5.2 2组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手术情况对比

5.3 2组神经恢复情况对比:术前,2组患者神经恢复情况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神经恢复情况对比

讨 论

脊髓型颈椎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外科疾病,该疾病会使患者四肢出现麻木、无力、行走摇晃不稳当,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在临床上一旦确诊要及时进行颈髓减压手术治疗。一般都会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6-7]。在治疗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确保患者颈椎可以立刻获得稳定,并且其稳定性还可以长期保持,就需要采用相应的内固定装置,目前最常用的就是钛板、侧块螺钉。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可以有效减小患者的颈椎曲度,缩短了患者脊髓后移的距离,病情严重程度逐渐降低,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8]。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椎板切除和(或)开门宽度、颈椎总活动度均低于单开门钛板术,说明该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椎板切除和(或)开门的宽度、改善患者颈椎的总活动度,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实施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说明这种治疗方法更有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认可程度。在神经功能恢复上,采用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具有显著的效果,JOA显著低于单开门钛板术,说明前者手术方式对于患者神经恢复具有极大的帮助。综上所述,在脊髓型颈椎病中,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椎板切除和(或)开门的宽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同时也会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椎板棘突螺钉
棘突记忆合金内固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颈后路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人工椎板的研究进展 *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搓腰
——壮肾
腰椎后路微创手术的相关解剖研究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