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2-10王英
王 英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1)
临床烧伤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不全的表现,容易导致患者合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相关症状,临床上这种病症发病相对急躁,而且具有较快的进展,临床死亡率相对较高。患者可能会因为受到热力、烟雾和化学因素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存在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肺组织损伤程度在吸入性损伤的影响之下表现严重,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呼吸功能的相关障碍,这也为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的不便[1]。本文主要分析在烧伤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呼吸功能训练所取得的效果,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文行分组对照实验,将2018年4月-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烧伤患者应用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例数等量,均为21例。本文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1例,卡方=0.0952,Z=0.3049,P=0.7605;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69岁,年龄最小24岁,年龄平均为(42.56±13.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71岁,年龄最小23岁,年龄平均为(43.55±14.31)岁,t=0.2343,P=0.8160。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烧伤患者,临床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2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主要是患者在入院以后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救治工作,帮助患者安排温馨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住院的病房干净、整洁、卫生。因定时对患者进行病房的通风,保证空气的清新和环境整洁。遵医嘱为患者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治疗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对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还要留意对患者的相关用药方案的调整,对患者所提出的相关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确保其能够积极的进行相关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具体的护理方法从如下两方面进行:①缩唇呼吸。指导患者通过鼻子吸气,当进行呼气的时候应保证嘴唇呈吹口哨的形态,这样能够确保气体在呼出的时候通过狭窄的口型而慢慢的呼出,在此过程当中,尽量叮嘱患者延长呼气的时间,保证患者呼吸时间为10-15秒[2]。②腹式呼吸。在此项工程训练的过程中,叮嘱患者将手放置在患者的腹部上,进行呼吸的调整,在确保将气体吸入体内的时候可以慢慢的鼓起自己的腹部,在此过程中叮嘱患者能够憋气3-5秒,并且在气体呼出的时候进行下线腹部,保证此过程缓慢。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尽量使患者将气球吹到最大,每天进行3-4次的训练。③呼吸训练器。对患者介绍呼吸训练器的相关原理,以便消除患者对于设备的陌生感,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器的使用,训练的过程中从最小容量开始,逐渐的增大到最大容量,每天对患者进行3-5次的训练,每次训练持续10-15分钟。④节段呼吸训练。协助患者选择仰卧位,并且对患者的胸部局部进行加压,叮嘱患者使用鼻腔吸气,并导致患者尽量将气体吸到加压的部位,局部随着患者气体的动作进行逐渐的隆起,然后逐渐减轻手部的压力,在患者吸气末进行局部的轻轻按压,同时叮嘱患者维持大约2-3秒钟,然后指导患者呼气,每次训练时间大约为10分钟,每天进行1次练习。⑤全身性呼吸体操训练。指导患者平静的进行呼吸,然后进行立体吸气,指导患者进行前倾呼气,然后过渡到单举上臂吸气,指导患者进行双手压迫腹部呼气然后进行平举上肢吸气,指导患者双臂下垂呼气并过渡到伸平上肢吸气,指导患者进行双手压腹呼气过渡到抱头吸气,指导患者进行转体呼气过渡到立位上肢上举吸气,指导患者进行蹲位呼气,再过渡到平静呼吸。⑥咳嗽训练。指导患者咳嗽的过程中深吸气并屏住呼吸,确保在此过程当中紧闭声门将膈肌抬高,这样能够增加胸内压力,有效实现对肋间肌的收缩,然后用力咳嗽,打开声门,使得呼吸道当中的液体和气体冲出,每次进行大约5-10分钟的训练,每天为患者进行2次练习。
3 观察指标:统计本文2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的潮气量、肺活量和呼吸机使用时间。
5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76%(1/21),对照组为38.10%(8/21),P<0.05;比较2组患者的潮气量、肺活量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比较
讨 论
综上所述,将呼吸功能训练应用在烧伤患者护理当中可以有效的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