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项目制引领艺术硕士双导师制研究

2021-12-09吴飞李娜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项目制双导师制产教融合

吴飞 李娜

摘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特殊性目标形成了当前较为普遍的双导师制。而双导师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则暴露出了校外导师积极性不强、校内导师缺乏科研项目支撑以及校内外导师难协同等问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推动双导师制纵深发展的关键在于项目制引领,与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依托的纵向项目相对应的是,艺术硕士更多的依托横向项目,通过横向项目,夯实双导师合作基础,促进导师优胜劣汰,优化双导师激励机制,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新型师生关系。高校进行人才供给侧的“高端定制”“订单式”改革,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协同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骨干等高层次人才,最能达到多方共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硕士;双导师制;产教融合;项目制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8-0123-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及长效机制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jg21308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社会实践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01132008;重庆邮电大学2020年本科“金课”建设项目“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KSJ2020-03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传统的导师角色已经不能满足艺术硕士培养需求,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注定了担任其导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2009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1]。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进一步强调“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2]。自2005年我国开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开始,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双导师制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具有“高层次”目标,艺术硕士人才培养与相关本科人才有重要差别,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取得创造性成果,学术学位重点在于学术研究方面的创新,而专业学位重点在于實践成果的创新,对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来说,就是要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与创新。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只偏重艺术创作,根据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0年修订版)》,以广播电视领域为例,方案规定的“毕业考核”要求“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包括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两部分组成的毕业考核。……毕业考核总成绩计算方法: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占 70%、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占30%”[3]。因此,其“高层次”应该体现在专业实践能力与理论阐述能力两方面,只是更加偏重专业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学生注重技能的培养,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更加侧重学生的创新性,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层次”。

“高层次”首先体现在研究型创作上。作品创作与研究相结合,跟纯粹的市场化艺术作品创作不同,研究型创作既注重纵向的史学关照,也注重艺术创作的横向比较,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创作之中。虽不及“学院派”教师的深度与广度,但在高校教师的指导及影响下,它体现出了较强的“学院派”风格,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

其次,“高层次”体现在创作观念与创作手法上,创作观念放眼全球,把握时代风潮,创作手法既包括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也包含艺术形式上的革新。特别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注重学科交叉性,艺术学科敢于尝试,能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先进技术进行艺术作品创作,为艺术表达服务。从实施效果来看,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诞生了诸如《蒋公的面子》等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教学成果,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层次”。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艺术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与相应的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4]。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应用型”表现在职业素养养成上。首先,坚持正确的艺术创作价值观,强化艺术创作理念。其次,敬业爱岗,遵守职业道德,对标德艺双馨,正己化人,抽象的道德伦理需要在岗位中具象化。最后,协作精神的形成。在各个艺术门类中,有些可以一个人单独完成,有些需要协作完成,需要懂得行业的基本创作流程及规则,需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第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应用型”表现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艺术创作的基本功,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且能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职业导向及实现决定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磨炼,需要按照职业教育培养的一般规律,经过识岗、跟岗、试岗到顶岗的培养过程,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蜕变。

二、当前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突出。“一套人马、两个方向”现象屡见不鲜,同一导师同时招收艺术硕士与学术硕士两种类型学生,两个类型只是称谓不同,培养、指导方式趋同。二是双导师制沦为“双不管”。校内导师实践能力偏弱,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特别是随着综合院校等开设艺术硕士专业,导师自身缺乏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的问题更加突出,高校寄希望于校外导师解决这一难题,而校外导师因其兼职属性,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指导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双导师没有形成合力,缺乏科学的协同机制。

校内导师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校内导师缺乏行业内实践经验方面,虽然高校集聚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一部分活跃在创作一线,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院派”。但随着招生规模有增不减,创作型师资缺口依然较大。学生在校期间,校内导师理论教授与行业现实需求脱节,以广播电视领域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为例,广播电视行业生态发生了巨大变革,开启了融媒体时代,传统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而高校融媒体人才培养滞后,导师缺乏与行业前沿接轨的机会,人才培养质量堪忧。学生离校实习后,校内导师的电话或线上指导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形式大于内容。此外,导师缺乏适应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科研项目,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大多依托导师的纵向科研项目,而艺术硕士导师缺乏合适的科研项目支撑,横向科研项目拓展不够。

校外导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部分校外导师岗位形同虚设。学生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后,一部分不选择校方签订的实习实践基地实习,而是自己在社会上谋求实践实习岗位,因此跟校外导师更加疏远,导致校外导师有名无实。二是无法调动校外导师的积极性,高校给付的校外导师薪酬不高,对于校外导师来说近乎“可有可无”。当然,校外导师看中的更多是硕导资格“荣誉”,这既是学界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社会对其行业地位的认同。但长期以来,校外导师只有准入而无退出机制,导致校外导师前期激情有余,而后期动力不足,觉得获得硕导资格“荣誉”后便可高枕无忧。高校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的“感情留人”和校外导师的“凭心做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高校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协同机制不健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属两个不同行业,因为时空的差异,交集较少,导师之间的交流较少,甚至被人为地切分为人才培养的接力与交棒,上半段理论学习由校内导师指导,下半段实践实习由校外导师指导,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分离开来,没有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双导师之间缺乏联动。

三、产教融合推动双导师制纵深发展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在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基础人才培养链上的延伸,其明确的职业导向决定了艺术硕士培养必须与产业接轨。《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5]。产教融合需要考虑到产业与教育双方的利益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找到企业与高校、校外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的利益平衡点,双方共赢才能有效推进落实。“高校一线教师并不积极主动寻求优质的产教合作,产教融合在高校内部的最后一公里并未打通。”“加强高校内部一线教师对于产教融合的内驱性认同,是落实产教融合政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一环。”[6]高校人才培养不能理想化,不能是口号式的号召,需要落到实处,善于发现问题,用切实的措施解决问题,需要充分考虑校内外导师的诉求。高校及高校教师在产教融合中能否获得应有的权益,企业或者校外企业导师能否获得经济上的回报,是产教融合能否生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的重要一环。

(一)双导师制促进产教双向融合

产教双方合作的基础在于优势互补,各取所需,不能一厢情愿。校内导师应主动与学生一起深入行业一线,掌握当前行业动态,更新艺术创作理念,了解技术发展前沿,学习行业实践经验,审视行业发展,让导师调研、学习成果,学生实习成果反哺教学。校外导师也要向高校取经,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但校外导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既不能按照教工的管理办法,也不能留下模糊的管理“真空”及漏洞,需要因势利导。广泛遴选校外导师,建立校外兼职导师库。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与校外导师双向选择,而不是采取目前的指定方式,促进校外导师优胜劣汰。

明确主体责任,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作为共同责任主体,明确校外导师的作用不是仅帮忙指导。打破校内校外界线,校外导师要积极参与理论环节培养,校内导师也应与校外导师相互配合,定期走进企业,改变校内校外脱节情况,让其真正融为一体,做到校内校外一盘棋,步步为营,细化每一個育人环节。

(二)项目制引领双导师制

就艺术行业来说,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工作者相对自由,特别是电影、广播电视等领域,临时搭建项目工作组已成为常态,本身采用的就是项目化工作方式。因此,组建高校及企业联合项目工作团队顺理成章,双方优化组合能够发挥各自所长,保证艺术作品的质量。

项目制教学在本科艺术人才培养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本科项目制教学大多依托的是“作业”等项目,是参考社会化创作进行的学生创作实践,以学校教师指导为主。艺术硕士的项目制教学主要是引进社会创作项目,以实战项目为主,同时,还体现在项目的高层次上。就广播电视领域而言,在制播分离的背景下,与电视台、节目制作公司等合作,将电视台节目引入高校,或者将学生进入公司项目组。既要培养学生的广播电视节目创作能力,也要对标行业标准,按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制作周期的要求,从而创作出合格的节目。从实践来看,大多学生进入项目组后,往往把艺术追求作为第一目标,忽略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产品属性。双导师制度能够更好地平衡艺术追求与市场要求之间的关系,达到全方位培养人才的目的。

第一,项目夯实双导师制。从多年的运行情况来看,双导师制双方的合作较为空洞,校外导师走进校园,只是象征性地参与一些理论环节的培养工作,而校内导师进入企业,也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参观层面,你来我往中缺乏实质性合作。校企双方合作既要宏观的架构,还需要政策的落地。双方合作的公约数在于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高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以广播电视领域为例,校内导师发挥自身的理论特长,承担项目中的策划、创意等部分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则扮演“制片人”“监制”等角色,统领项目全局。

第二,项目促进导师优胜劣汰。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横向项目等作为艺术硕士导师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导师积极申报项目,引导校外导师把项目带进校园。每年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商讨并列出当年横向项目清单,搭建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的项目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职业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项目组,形成校内外导师的竞争机制,探索校内外导师的退出机制。研究生的培养是建立在一定的科研活动基础之上的,一些高校明确规定,硕导或博导没有在研的科研项目就不分配研究生招生名额。校内外导师没有项目或者项目不符合学生的追求目标将招不到学生。这促使导师进一步凝练方向,聚焦领域,以科研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项目优化双导师激励机制。艺术创作的成本一般较高,给高校及学生个人或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另外,高校的实验室设备等更新较慢,很难跟上行业发展步伐。项目的引进,改变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解决了学生艺术创作中遇到的设备及资金难题,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人才培养节约了成本。在“破五唯”的背景下,师生合作创作的成果也逐渐成为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评价指标之一,调动了校内教师投身创作实践的积极性。同时,校外导师依托项目,既落实了人才培养的任务,同时也完成了业绩,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回报,有利于双导师制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新型师生关系。艺术硕士培养同样应该重视科研育人的重要价值。与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艺术硕士培养更多需要依托横向项目。以横向项目为纽带,基于校内外项目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师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导引+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在讨论中更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利于产出创新成果。这种讨论、合作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了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教师也通过项目创作,与学生融为一体,以学生为镜,不仅能更新认知,还能促使创作案例成为教学案例。

第五,项目制提升了教学成果质量。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课堂考核多为期末考试、论文及大作业等方式,而项目制教学考核则为作品及创作总结。在校外资源的支持下,项目制教学成果获得了质的提升,能够达到行业级水平。青年学生进入项目组,为企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随着项目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经济效益,一般也会获得一定的报酬,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获得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学生在项目中获得了一线创作的经验,完成了学业,为今后进入行业工作铺平了道路。师生共同完成的项目既是教学成果,也是科研成果,创作的作品能进入更高层次的传播平台,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既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还提升了高校办学的知名度,真正达到了几方共赢的预期目标。

第六,项目制改革了教学评价机制。一般的学术型硕士课程评价采用论文考核的方式,而艺术专业硕士的重心在艺术作品考核。依托项目完成的艺术作品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与考核,接受学校及社会的双重评价。艺术作品进入传播环节后,传媒平台铺设了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管道,受众会参与到艺术作品的评论与反馈中。

评价机制更加多元,更加客观。改变了过去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形成了双导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双导师从各自的视角参与成果评价,同时社会大众也参与其中。以广播电视领域为例,收视率成为作品评价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学生作品质量的标准之一。通过弹幕、留言、点赞、转发等方式与创作者交流,有利于创作者再创作的优化。也就是说,受众通过评论的方式参与了人才培养。

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评价既有艺术追求的考量,同时也接受市场的检验,这种考核评价机制与设置双导师的初衷不谋而合。

(三)供给侧的“高端定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实质是高校人才供给的假性“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的供给没有满足企业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高校也进行了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开展校企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解决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在高职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硕士人才培养应该抓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契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高端定制”改革,致力于联合培养企业高层次专业骨干、高管。

一般而言,高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企业考虑到商业项目的风险,其实习生大多承担的是一些相对较简单、重复性工作,甚至是一些行政工作,从识岗到顶岗的周期较长,一般会延续到工作之后的半年甚至一年左右。从普通员工到专业骨干、高管都有较长的成长周期,艺术硕士也不例外。“高端定制”让企业导师提前介入了人才培养,企业培养将来为己所用的人才,增强了企业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意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软硬件的保障,拓展了高校人才培养实验场所,有利于夯实高校艺术硕士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企业承担了项目制创作中的部分商业风险,为学生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创造了条件。

当然,企业每年会在人才招聘、员工培训、进修中投入大量的成本,“高端定制”最终为企业节约了骨干人才招聘及培养成本,缩短了骨干人才培养周期,保障了企业人才的梯队发展与持续供给。就高校而言,就业也成为近年来较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高质量就业率”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高端定制”不仅为学校打通了高质量就业的通道,同时也把学生送上了成长成才的“直通车”。高校与企业合力,共同构建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

四、结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导师承担了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任务。采用双导师制的目的是为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双重保障。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导师制的实施不能只是一厢情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也不只是社会责任使然,双导师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校企双方合作项目制能够较好地平衡各方诉求,项目是校内外导师协同的纽带,以横向项目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是艺术硕士教育改革的一条有效路径,是产教融合的底层逻辑,为提升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同时,不能忽视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利益,需要聆听学生对双导师的评价声音。项目难易的选择、项目周期的长短等因素需要顾及研究生的承受能力,不断探索适合艺术硕士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srcsite/A22/moe_826/200903/t20090319_82629. html,2009-03-19.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学位〔2020〕20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 t20200930_492590.html,2020-09-30.

[3]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導性培养方案(2020年修订版)(艺教指委[2020]1号)[EB/OL].中国艺术硕士网,http://www.mfa.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2959,2020-04-05.

[4] 籍之伟.辩证把握艺术专业硕士的定位要求培养高层次艺术应用型人才[J].艺术教育,2020(2):6-8.

[5]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558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 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2007/ t20200715_472855.html,2019-09-25.

[6] 沈洁,徐守坤,谢雯.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逻辑理路、实施困境与路径突破[J].高教探索,2021(7):11-17.

作者简介:吴飞(1982—),男,贵州江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创作理论、影视教育。

李娜(1984—),女,山东邹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理论、影视教育。

猜你喜欢

项目制双导师制产教融合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运作机制与治理逻辑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校企合作推动项目式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