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思想的历史与现实再解析
2021-12-09曹家欣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继续选入了荀子的《劝学》,这可以视作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那么本着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思路去实施教学,教师要思考应当传承怎样的文化,应该如何促进学生去理解。筆者以为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能够解读出《劝学》一文中的相关思想。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荀子《劝学》思想在整个儒学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诞生出了多种思想,这些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而荀子的思想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劝学》是《荀子》三十二篇之首。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文献当中,居首的文章往往都是有着重要的地位的,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诗经》中的《关雎》。此外,再加上人们研读的时候,由于心理上存在首因效应,也往往会对首篇给予高度的关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进一步探究《劝学》的思想也显得非常重要。
一、《劝学》思想的历史回溯
进一步探究《劝学》的思想是一个传承与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偶尔有一点创新,那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对于《劝学》思想的探究,历史上的著作可谓是汗牛冲栋。《四库全书总目》有云:
况之著书,主于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至其以性为恶,以善为伪,诚未免于理未融,然卿恐人恃性善之说,任自然而废学,因言性不可恃,当勉力于先王之教。故其言曰:凡性者,天之所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2]
在众多的史学著作当中,用这样一段文字来评价《劝学》的思想,被不少史学家认为是持平之论。众所周知,荀子是持性恶之论的,这与孟子所说的性善直接对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虽然观点常常对立,但每一方都是言之有据,合乎逻辑。逻辑和结论的非唯一性,使得百家争鸣的结果就是百花齐放。对于后人而言,在这样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当中,如何继承认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的理解。
从今人视角来看,谈到“学”往往就是关联到“知识”,但是在荀子的世界里,“学”更多的是与德性和生命相关的。譬如,《劝学》中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里所说的“积”,实际上就是学的一种形式或说法,而所“积”(学)者,其实就是“德性”。
二、《劝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体而言,《劝学》在《荀子》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既具有成就个体道德生命,彰显个体生命价值的作用,又具有塑造君子型人才的善的品质。从促进人的道德生成角度来看,荀子强调道德个体应当采用“君子结于一也”“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积善成德”的途径以成就好学的美德。在这样的德育视野下,有研究者认为“劝学”之德,在于促进道德个体向上,加强官德建设,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方面给予了我们重大启示。[3]
这种将经典的阳光照耀现实的思路,是解读经典的必然思路。同时,这也是解读《劝学》思想的现实意义的必然选择。
譬如,从“学不可以已”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再到“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对当下的社会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学不可以已”意味着终身学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味着个体自省对自身德行形成的意义。在这里,“日参省乎己”是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德行得以形成的内在动力,作为在校学生,从中应当得到的启发是:任何知识的内化,都需要靠学习者“参省”来完成;将来走出学校,从中应当得到的启发是:面对社会上的各种风气与思潮,只有“日参省乎己”才能让自己保持有德行的状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是《劝学》中可谓最著名的一段,其中,“积”和“不舍”字的意义是非凡的,“积”意味着日积月累,所期待的是量变后的质变;“不舍”更多的指向意志与品质,真正的智慧者多是视自己为“驽马”的,其人生信条往往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舍”之耕耘,就有不断之收获。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实际上,作为儒家代表之一的荀子,在阐述自己的主张的时候,心中就是怀有家国之念的,“跬步”乃个人之跬步,“千里”却是国家之千里;“小流”乃个人之小流,“江海”却是国家之江海。然而,无论是从跬步到千里,还是从小流至江海,所需要的就是“积”,就是“不舍”的“积”。只要做到“不舍”的“积”,那就能够实现荀子所说的“涂之人皆可以为禹”。在这样的阐述中,一个“人”与“国”的关系便建立起来了。
然后将目光投至当下,就可以发现荀子《劝学》之思想,是有着现实生命力的。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现实生命力的存在,才使得《劝学》依然是当下人心中的经典。
三、面向学生解析《劝学》
教师站在教育的角度去解析《劝学》,必然意味着有一个明确的对象,这就是学生。面向学生解析《劝学》,既需要有教师的视角,同时也必须有学生的立场,教师应当努力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用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去解析文本。这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考究的是教师的解读功夫。对于当下的高中学生来说,已有的语文功底,叠加较强的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在面对《劝学》的时候,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形成属于自己的认识。
譬如,解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段,“终日而思”与“须臾所学”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理解?就值得考究:荀子所说的“不如”,其实是有成立条件的,之所以“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本质上是认为“学”之基础已经超越了“思”之高度。换句话说,荀子并不是否认“思”的价值,只是在强调无论在什么时候,纯粹的思考是不可取的,“思”的基础上“学”,“学”后再“思”,才是一个良好的样态。这个良好样态的形成,不仅要把握好学与思的关系,更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善假于物也”。只要能够做到“善假于物也”,那实际上就是在学与思之间寻找到了一座桥梁,从而也就可以让自己真正成为“君子”。
在面向学生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与“思”的价值与联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善假于物”,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所领悟的《劝学》的思想得以开花散叶的前提。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4]今天,要将这种影响延续给学生,所需要的是教师自身精当的解析,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并掌握思想(文化)传承的技巧。对于学生来说思想不是强加的,而是在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在发展提升思维的过程中,通过传承与发展起来的。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所解析出来的荀子的《劝学》思想,才能成为学生形成思想的坚实基石。
参考文献:
[1]闫露.《劝学》之“学”探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3):45-46.
[2]王博.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J].哲学研究,2008(5):58-65.
[3]金妍妍.荀子“劝学”之德及现代启示[J].武陵学刊,2014(4):5-10.
[4]梁嘉洪.从荀子《劝学》中的教育思想谈起[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5):119-120.
曹家欣,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