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延续护理对策及效果观察

2021-12-09张亮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髋关节功能髋部骨折延续护理

张亮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延续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延续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42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延续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较护理前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Barthel指数(BI)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效果好。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延续护理;常规护理;髋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128-03

相关医学统计数据显示[1],截至2018年5月,我国有3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体质逐渐衰退,极易发生骨折类疾病,其中髋部骨折较为常见。髋部骨折指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发病原因为老年人体内缺乏钙元素、具有迟缓的反应、骨质疏松等。手术治疗是临床解决骨折问题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式,但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力、自身恢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总体上降低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同时,患者心理受到疾病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给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显示,延续性护理在骨科术后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本研究拟探究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延续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42例。延续护理组中,男性22例(52.4%),女性20例(47.6%);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81±8.42)岁。常规护理组中,男性21例(50.0%),女性21例(50.0%);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2.40±9.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髋部骨折的诊断标准[2];②均具有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③均具有良好的依从性;④均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有凝血功能障碍;②病理性骨折;③长期服用对骨质代谢造成影响的药物;④有手术禁忌证。

1.3  方法

常规护理组:①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将手术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促进患者认知的提升;②对患者手术部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为患者敷药,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等;③制订科学的饮食计划,督促患者多进食蛋白高等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物,严格避免进食辛辣、生冷食物;④制订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方案,严格监测患者术后情况,包括卧床、下床活动锻炼,前者即前期在床上内收外展、屈曲关节,后者包括行走、坐立等;⑤在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将复查时间约定下来。

延续护理组: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组员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延续护理的具体方案进行开会讨论;②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3个月,1次/周,主要对患者各方面的自我护理意识进行强化,将手术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促进患者认知的提升,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锻炼等情况进行了解,给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督促患者多进食蛋白高等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物,严格避免进食辛辣、生冷食物。并督促患者前期在床上进行内收外展、屈曲关节锻炼,后期进行行走、坐立锻炼;③督促患者定期返院复诊,1次/月,从而明确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功能锻炼计划进行个体化调整;④定期上门访问患者,每3个月1次,内容同电话随访。

1.4  观察指标

随访3个月。①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完全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部分依从(偶尔不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完全不依从(从不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三项,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髋关节评分法,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恢复得越好[3];③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延续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延续护理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870,P<0.05),BI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192,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髋部骨折发生率在我国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的作用下日益提升。现阶段,手术治疗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能够为患者骨折处解剖学结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但由于大部分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具有较弱的机体功能,因此术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对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由于患者术后具有较慢的愈合速度、较长的愈合时间,因此长期限制了肢体活动,极易引发失用性畸形或萎缩,从而使患者的劳动力及自理生活能力丧失。常规护理极易造成各种康复问题发生,患者无法将自身问题寻找出来并解决。延续护理对常规护理的不足进行了有效弥补,能够将患者院外康复问题解决[4]。

董红坤等研究表明[5],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常规护理基础上延续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极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延续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延续性护理能够极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有效提升。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延续护理能够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持续强化患者的康复锻炼意识,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依从性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利条件,最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延续护理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BI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延续护理对策下,如电话随访、上门访问等,醫护人员一方面能够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对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进行及时了解。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柳,杨雪英,吕玉红.微信平台在老年髋部骨折出院患者家庭养护中应用分析[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9,8(4):291-294.

[2]杨威.延续性护理结合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256-257.

[3]肖坚.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5):178-179.

[4]杨雁.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5):1194-1195.

[5]董红坤,唐楠.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0,34(1):77-79.

猜你喜欢

髋关节功能髋部骨折延续护理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不同方式的镇痛方法对于老年髋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