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效果

2021-12-09尹美歌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优质护理服务急诊科

尹美歌

摘  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赤峰市医院急诊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5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之后,试验组服务态度、就医环境、用药指导、健康教育、职业形象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117-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及医疗消费,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对护理服务有着更高要求。优质护理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提升基础护理服务,优化服务内容,落实护理责任制,全面提升整体护理服务的一种护理方式[1-2]。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急救,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在完成基础护理工作上,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及意识。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研究选取赤峰市医院急诊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急诊科患者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赤峰市医院急诊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合计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试验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2.11±3.42)岁;其中急性酒精中毒者12例,过敏性休克者8例,心脏呼吸骤停者10例,软组织损伤者15例,眩晕症者10例。常规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39.48±4.92)岁;其中急性酒精中毒者15例,过敏性休克者6例,心脏呼吸骤停者6例,软组织损伤者16例,眩晕症者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急诊科接诊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有认知障碍及沟通障碍者;②有精神障碍以及不愿配合者。

1.3  方法

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模式,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急诊科分级护理标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当疾病出现变化需立刻报告主管医师,并配合治疗。给予患者疾病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方式有:①建立护理小组,在护理人员中选取1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小组组长,全面统筹护理工作,将每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个人,事后跟进工作事项,根据护理人员工作经验、年龄等将护理人员分配到相应护理级别患者。②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及工作能力,定期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对卫生部相关文件进行学习,了解最新医疗动态、相关政策要求,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定期开展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理论加实践操作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邀请科内经验丰富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急救反应能力、急救能力。培训后给予考核,表现优异者则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及口头表扬。③心理疏导,急诊科患者多为突发疾病患者,患者入院后往往对自身疾病不了解,身体的不适及对疾病认知不够,易出现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式,减轻患者恐惧、紧张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可以很好地避免患者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激起的机体应激反应而阻碍治疗进展、降低治疗效果。④优化抢救流程,接到患者或家属呼救电话时进行准确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当时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将出诊时间控制在5 min内,入院后由专人陪同指导家属完成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就诊、缴费绿色通道,为患者争取到最佳抢救时间。院内急性发病患者快速推入抢救室,根据病情提供检查、抢救措施。⑤提供优质的护理环境,维持室内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5℃,湿度保持在30%~60%,以人体感到舒适为主。保持室内光线明亮而不刺眼,每天定时打扫清理卫生,消杀病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⑥做好传送和出院指导,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做好科室之间的传送交接工作,可以出院的患者叮嘱注意事项,做好出院指导,协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续并做好出院登记。

1.4  观察指标

以赤峰市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进行评分,主要对服务态度、就医环境、用药指导、健康教育、职业形象5项进行评分,各项满分均为10分,得分越高,即说明患者的满意程度越高。观察并记录在急诊科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例如:导管脱落、处方执行错误、输液外渗、跌倒、坠床、未更换消毒液等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评分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就医环境、用药指导、健康教育、职业形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10.91%)明显低于常规组(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门,承担着所有急症患者的抢救工作,科室中多数为急症、中重症患者,且病情多样,这要求治疗医师及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应变能力,同时能在较短的时间掌握患者有效信息,迅速做出判断,缩短就诊及抢救时间,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3-4]。优质护理服务是围绕着患者展开的优质、高效、满意及放心的医疗服务,强化护理基础,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抢救率。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建立护理小组将每一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提升了护理人员责任心,避免不良事件发生。通过学习相关文件,有效的理论、实践操作培训,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紧张、恐惧感,便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升患者依从性及治疗积极性[5-6]。优化抢救流程,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绿色生命通道,对提升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时消杀、清理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当患者需要进一步治疗时,对接好各科室,做好传送工作。可出院患者,针对其病情及恢复情况做好出院指导。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急诊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抢救、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治疗积极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病情恶化,进而提高整体的抢救、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褚钧舒.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9):117,119.

[2]农艳.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抢救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0,7(23):207.

[3]陈佩佩.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2):81,83.

[4]李娜.優质护理服务对提升急诊科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20,10(6):144.

[5]刘苗.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急诊科的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9):80-81.

[6]刘学芳.人文关怀护理对急诊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2):204.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优质护理服务急诊科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