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灵璧菠林喇叭的传承研究

2021-12-09朱慧子

艺术评鉴 2021年21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

朱慧子

摘要:第四批国家非遗灵璧菠林喇叭在坚守民族文化的同时,注重对音乐形式的创新和发展,艺人们不简单复古,也不盲目排外。在周家班班主的管理下,通过融入与创新,在吹打技艺中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本观念、礼仪文化、民俗特点,在国内和海外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非遗传承之路,在新时期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周家班的艺术实践为同类吹打乐班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为民族文化振興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菠林喇叭  非遗  周家班  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1-0007-03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璧菠林喇叭亦称周家唢呐班,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自清末第一代创始人周景之开始,已传承至家族的第七代。他们不忘初心,在困难中坚守前行,演出足迹遍布国内外,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度被誉为“中国最具元气的声音”。

提起唢呐这个传统乐器,给多数人的印象是乡土气息浓厚,事实上他却具有“洋气”的基因。唢呐,据学者考究,最早由波斯一带传入中国。唢呐的音色可柔可刚,没有局限性,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可塑性,历史上在军乐、戏曲、民俗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唢呐分布区域非常广泛,曲目数量在器乐形式中也是最多的。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文化方式的多元化,外来文化的引入使得唢呐不再像以往那样风靡一时。如何传承、振兴这一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迫在眉睫。菠林喇叭独树一帜,在周氏族人的坚守下,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传承之路,让唢呐这一古老的乐器在新时期重新焕发出活力。周家班对于菠林喇叭的传承与发展,采用了那些策略?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

一、菠林喇叭与周家班

菠林喇叭传承人周本鸣曾说过:“大多数人心中为吹打乐贴上这样一些标签:婚丧嫁娶、闹闹腾腾,甚至是难登大雅之堂,这就是我们文化传承中的缺失,也是我们对这个乐种未来发展视野的欠缺。要知道,吹打乐原本代表着我们民族音乐中尊贵的、威严的、血性的、力量的一面”。唢呐这个被赋予乡土标签的乐器,实际上社会功能最早体现在军事上。《三才图会》王圻:“唢呐,其制如喇叭……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明代龙正《八阵图合变说八阵号令》中的“闻中军号笛响……不许喧哗及错乱队伍”等说明了唢呐在军队中作为军号的特殊作用。即使在现代的音乐配乐中,我们也能窥见一斑,像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北朝民歌《木兰诗》,配乐中就插了一段唢呐的华彩乐段,听得人荡气回肠,又铿锵激昂,营造出一种古代军队特有的气氛。明代,唢呐多应用于戏曲伴奏中;清代,唢呐被编进了宫廷音乐《回部乐》中。而到现代,唢呐以其和乐队相媲美的音响,在独奏或合奏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此可见,唢呐的功能性广泛,可塑性强。菠林喇叭在周家班的带领下,将唢呐的社会性、娱乐性、民俗性等功能整合,音乐形式上恢复仪式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早在清代,周氏族人以周景之为首,开始形成初步的集体演出规模;第二代班主周文化,将演出地点和模式固定,成立了周家班;第三代传人周怀邦、周怀荣,通过走场、打擂台的形式在当地吹出了自己的名气;第四代班主周正玉曾在安徽省黄梅戏校执教过,并因此和著名的唢呐大师如胡海泉、刘凤鸣等交流切磋,使得周家班的吹奏技艺融南北之精华,菠林喇叭一度达到鼎盛阶段。第五代以周本祥、周本鸣、周中华等为代表,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传承理念,出现了女性乐手,进一步扩大了周家班成员的规模,并将菠林喇叭传播到海外;从第六代开始,周家班的成员不仅接受外来人员的学习,更开始注重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基本都具有科班出身的背景。纵观菠林喇叭的发展历史,从走村串巷,通过手艺技术养家糊口,到后来的组织团队构造音乐形式在国内舞台上展示,积极申报“非遗”到进行海外传播。菠林喇叭将音乐中的文化精神灵活且恰到好处的放在不同的现代音乐语境中,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并一直将“地气”和“民族人文精神”融入自己的吹打生涯中,不怕“土”,不避“俗”,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自己的平衡点,建立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并且在文化自信的支撑下,重新构建其传播方式,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在“非遗”的传承上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菠林喇叭全面进入大众视野应该是在1987年。在第五代班主周本鸣先生的推动下,菠林喇叭录制了《霍拉舞曲》和《波尔卡》等西洋乐曲,被安徽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台及一些报纸刊物宣传转载,开始被大众所知晓。1991年,菠林喇叭登上安徽省春节联欢会的舞台。直至今日,菠林喇叭先后在国内外参加重要赛事和实践活动有20多年,获得众多音乐家、学者及媒体的关注。菠林喇叭在音乐的创作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传统时期,主要分为五个大类,分别为:大喇叭曲、门面家伙、笙笛、咔戏和民间小调。《凡字调》《百鸟朝凤》《雁落沙滩》等都是周家班的拿手代表曲目。第二个时期是探索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在继承传统曲目的同时,开始进行变化,更多符合了市场化的需求,根据武侠影视歌曲和西洋音乐改编而来。像之前录制的《波尔卡》和出版的专辑《江湖》中的曲目,属于在大众经典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的新民乐作品,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拓展了传播面。第三个时期是创新时期。有《灵果》《中国元气·八仙桌》《大周奉乐》等等作品。菠林喇叭在音乐的创作和传承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菠林喇叭不仅对传统音乐曲调进行传承,更多的是对传统的礼乐文化和人文价值的发扬,不故步自封,以开放的眼界看待新事物,是菠林喇叭音乐创作发展的驱动力。

二、融入与创新

和大多数非遗传承“中规中矩”相比较而言,菠林喇叭传承分两条路线走,一条是传统路线:传统曲牌、传统乐器配置、配合魔术杂技等,这些仍活跃在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周家班在当地的声望很高、收入高,档期满,红到曾经有为了卡上周家班演出档期而改了婚期的。对棚、座棚和行走吹奏是周家班在当地常用的演出形式。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周家班仍然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谄媚,不迎合,保留着传统而朴实的风格和精神信念——“盛世悦民,乱世保身,拥一技之长,不惧荣辱沉浮”。他们在当地成立了研习所,并不怕别人竞争,也不怕将技艺外传,相反,他们广开门户,收徒授艺,让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非遗传播队伍中,关注这一传统吹打乐。他们的演奏中传达出来的是寻常百姓的生活愿景,生老病死,在台上模拟民间最火热的“打擂台”场景,模仿充满着乡土气息与生活情趣的农家景象。或是70岁的周本祥的拿手绝活“咔戏”,用特制的乐器“把攥子”模仿不同戏剧人物唱腔,秦香莲跪桥前的心惊胆颤、包公的不畏权势、铁面无私……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使有更多的选择,在当地人的生命历程中,没有菠林喇叭的出场,仍被看做是不圆满的。菠林喇叭是当地人对于生命情怀的寄托,融入在当地人的每一个人生阶段。

另一条是创新路线:在音乐创作上结合了各种其他音乐元素,如:戏曲、西洋乐器、流行歌曲、音乐剧等;恢复民俗仪式;现代化的舞台配置;传承人自创自编剧本作品等等使得其活跃在乡村以外的各类舞台上。对于传承这块,菠林喇叭并没有简单复古,一并搬上舞台,也没有盲目排外。菠林喇叭在传承方面一直坚持着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意识,积极吸收不同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使得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光彩。像创作的音乐剧《中国元气之八仙桌》在形式上就采用了年轻一代较为喜欢的音乐形式,受众面更广,但是在内容上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礼俗。将过去时代的声音,变成人民群众听得懂的音乐语言,才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菠林喇叭的认知度,才能有助于菠林喇叭真正的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表面上菠林喇叭传承的是技艺,实际上,他们将技艺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分解、罗列、重构、呈现给大众,让大家熟知,滋养人们心中的文化之根,然后进一步进行传承。除了在音乐形式上进行创新,周家班在传播普及上发挥了最大的主动性。不同于很多非遗等待着被发掘、被抢救,周家班永远走在“被”前面。在传播形式上跟紧潮流,这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果你不“吆喝”别人怎么知道你的“瓜”呢,更别说尝了。在当下大家最常用的微信上,搜索“菠林喇叭公众号”,就会出现一系列关于菠林喇叭现况的文章及周家班的演出狀态;周家班还会经常在媒体上开展一些关于自身的公益讲座和交流会,积极申报政府设置的艺术类扶持项目,扩大学术影响;将高校学生作为传统民间音乐的普及对象,唤起大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礼俗的敬畏和尊重;让传统音乐的传播突破圈层,这也是菠林喇叭能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原因等等。在新时期用新的方式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周家班可谓是不遗余力。

三、菠林喇叭的海外传播

和其他传统非遗相比,会发现菠林喇叭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墙内开花,墙外也是硕果累累。2017年左右,在音乐学者的全力推动和周家班自身的努力下,周家班开始走出国门,走进欧洲,在当地多个国家举办数场音乐活动和音乐会,受到国外媒体的报道,获得了一致好评,录音曾被大英图书馆收藏。很多欧洲的观众认为这是安徽的原生态灵魂音乐,除了音响上带来享受以外,对于中国民俗礼仪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说,菠林喇叭的海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西方的文化霸权,尤其是民族器乐方面,提高了本民族的文化话语权,进一步树立了民族自信。

为何我们认为具有“乡土”气息的唢呐能受到外国观众的欣赏和喜爱呢?除了周家班自身的业务能力强和政府学者的支持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唢呐具有“国际化”的基础,唢呐在国内21个民族中都有分布,只是名称不同,如“太平箫”“洞巴”“毕什库尔”等等,同样,像波斯、阿拉伯等40多个亚、非、欧国家地区,唢呐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了,并且有着不同的名称。所以,唢呐的流行程度并不亚于中国,外国观众对于这个乐器不是完全陌生的,在情感上可以共鸣。其次,菠林喇叭有着完善的艺术管理方面的经验。中国的吹打乐并不是第一次出国,和之前出国演出的吹打乐班相比,周家班气场不怯,保持传统乐班的组合,在作品的文化创意上下足功夫,一步一步的将唢呐的精神气展现给外国观众。这归功于高水准的演奏水平、时代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但更是菠林喇叭现在的“领头羊”周本鸣个人的成长经历、不计个人利益的投入和付出、对艺术管理的钻研和学习及对“非遗”市场的敏锐感知度。演出过程中的良好反馈进一步增强了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他们坚持民主的酬劳分配,这种平衡机制将这些民间艺人更好的凝聚在一起。再次,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为了书写自己的文化身份,菠林喇叭不管在哪里演出,祖宗传下的信条总是飘在周家班的旗子上,拜手礼、长马褂更是每场演出的标配。正是这种民族标志的彰显,才能凸显出自己的特色,让海外的观众和媒体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同时,为了达到文化认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音乐形式上是有一些创新的。例如,将传统的曲目重新编排串联,以音乐剧的形式呈现,节目单上对于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内容用当地的语言做一定的阐述等等,让接受者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容易理解这种音乐文化的蕴含意义,从而将传播中的双向互动更好的发挥。同时,菠林喇叭还积极发掘媒体传播的功能,不仅仅在各大高校进行演出宣传,更在微信、抖音上建立自己的专属账号。在周家班成员不懈的努力下,菠林喇叭彰显了文化自信,振兴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充分展示了老乐器在新时期的新活力。

四、结语

周本鸣提到:“唢呐艺术是心灵的交互,有些音乐没有活力便是缺乏心灵的热爱与激情,只要用心表达,传承千年的音乐就会释放出无限的能量。”周家班在当前多元化的艺术形态下,不故步自封,依靠政府地方扶持,文化自信,艺人坚守,在音乐创作和艺术管理上不断开拓创新,抗住外力的冲击和稀释,立足本土,走向世界,在新时代释放出无限的激情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赵倩.“菠林喇叭”的激活策略研究——以 “周家班”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为例[J].中国艺术时空,2017(04):97-109.

[2]吴树德.唢呐的世界 世界的唢呐[J].乐器,2015(08).

[3]凌晨.“民管音乐剧”《中国元气之八仙桌》述评[J].音乐传播,2018(03):115-117.

[4]刘宁.中国非遗的海外传播与文化认同[J].台州学院学报,2018(05).

[5]张振涛.吹破平静——一个唢呐乐班的出国故事[J].中国音乐学,2009(01).

[6]陈懿凡.浅谈安徽周家班吹打乐[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8年.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民族文化振兴视阈下菠林喇叭的传承保护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19D082。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