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书法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2021-12-09王晓风
王晓风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书法、传承书法、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是中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中小学校要开展书法课,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培养中小学生的书法爱好。本文立足作者实际教学经验,先分析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并对书法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升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书法教学;积极性;中小学生;书法文化;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6-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9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书法教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学习书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协调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传统的书法教学以临摹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横一竖彰显汉字魅力,一撇一捺尽显学者风采,学校要将书法纳入校本课程中,由书法功底扎实的教师执教,每周固定书法课时间,以挖掘书法文化中的育人价值,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因此,中小学教师需要创新书法教学理念,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书法主题活动,从而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书法教学的魅力,使我国优秀的书法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一、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当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手写都被电脑打字取代了,人们需要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中小学生开始认为写字不再重要,只要会用电脑打字就可以了,因而对书法学习不重视,没有主动学习书法的意愿。另外,由于书法自身的特点,学习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和定力,要想学好书法必须平心静气、不骄不躁,但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充满了活力,在他们看来书法学习是枯燥、无趣的,所以很多学生都是得过且过,不会用心去听,用心去练,导致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书法文化氛围不浓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学习书法需要浓厚的文化氛围,但从中小学的书法课堂来看,书法文化氛围并不浓厚,很多学校的书法课就是在学生们平常上课的教室内进行,在设计和布置上缺乏书法学习的气息。虽然师生们已经认识到书法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书法课的课时安排仍然较少,并且在很多学校中都是作为兴趣课而存在,并不是每个学生必修的科目,所以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接触书法,难以在校园内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书法文化。
(三)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在很多中小学,部分教师对书法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把书法课等同于练字课,在书法教学中只注重书本上生字的练习,并且以铅笔和钢笔练习为主,忽视了毛笔书法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很多教师把大部分课堂时间花费在了书法理论知识的讲解上,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过少,学生的书法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临摹字帖是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效,但在形式上却缺乏新意,很多中小学生写着写着就失去了耐心,使书法课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从中得到有效提升。
二、书法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术,丰富书法教学
传统的书法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环境封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书法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书法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增强了书法的吸引力。在书法教学中,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碑帖图片、名家作品等,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书法原作,引导青少年一代从书法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小学教师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搜索和书法教学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书法的发展史,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触动。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网上书法大家的书写视频,向学生展示书法创作过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书法的技巧,体会书法的特点,实现书法课堂教学的优化。中小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做示范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清楚地观察到汉字书写过程中的运笔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书写技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学习的乐趣。师生通过电子白板互动交流,学生相互分享学习经验、书写技巧和练习心得,这样就能够形成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
(二)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掌握汉字造字方法、学习汉字结构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基础。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口头讲述的方法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新颖的书法教学方式,使中小学生产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游戏一直是学生的最爱,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趣味性游戏教学引入书法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书法活动的积极性,使书法课堂真正“活”起来,展现中小学生的勃勃生机。中国汉字又被称为“方框字”,四四方方是其普遍的特征,但结构却呈现多变的特点,汉字的笔画间距、方向、衔接处发生改变时,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中小学教师可以开展汉字变身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改变原有汉字的结构形成新的汉字,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采用競赛的形式,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汉字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猜测教师出示的是什么汉字,再将汉字写出来,看谁猜得准写得好,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创建书法社团,弘扬书法文化
为了扩大书法的影响范围,提高全体学生书法学习的主动性,中小学校可以尝试组建书法社团,利用课余时间打造丰富的校园书法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使书法文化可以更好地得到弘扬。中小学校要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宣传书法社团的特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书法社团中,这样既实现了德育、文化的渗透,又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校还要利用校园的墙壁、走廊、橱窗等向学生展示书法家的作品和创作故事,让学生在书法环境的浸润下提高书写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丰富的社团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书法社团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专业的书法教育者走进校园,对学生的书法学习进行指导,向中小学生讲述学习书法的重要意义。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书法名人到校内进行专题讲座,向中小学生传授更多的书法技巧和经验,促进中小学生书法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书法社团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参观学习,吸收更多外来的书法学习经验,带领中小学生去参观书法作品展览,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吸收书法名家的书法精华,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此外,教师让中小学生为社区孤寡老人等书写春联,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书法水平,也使书法更有教育意义。
(四)实施创意教学,激活书法课堂
书法教学对培养中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傳统的书法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中小学教师需要改进传统书法课堂的教学方法,实施创意教学,赋予书法课堂更多的生机和活力,给学生的书法学习带来全新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小学生对于色彩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五颜六色的色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中小学教师在书法教学中要改变以墨、铅笔和钢笔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可以结合绘画的特点,采用“水墨+色彩”的形式,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写出汉字。色彩的运用能够为书法课堂增添色彩,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有效促进学生对汉字书法的认知。在创意教学中,中小学教师还可以对书写材料进行创新,让学生效仿古人在竹简上书写,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比如在树叶、骨头、瓦片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书写,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快乐,体会到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书写较好的作品作为艺术品展示在校园走廊或橱窗中,供全体学生观赏,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让学生懂得一笔一画习字,一撇一捺立人。
(五)注重书法评价,培养书法爱好
传统的书法教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书法评价,或是以专业、成人的角度来对学生的书法创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观意识比较强,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难以对学生起到鼓励和引导的作用。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对书法评价方式进行重新评估,在加强总结性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力求评价科学、有效,使学生受到启发,真正做到“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书法成果进行评价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以投影、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并进行现场解说,让创作者讲述创作过程及其中包含的意蕴,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意见,对学生作品的整体效果和细节部分进行分析,维护好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将不同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点评,深化学生的自我认知,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营造出“比学赶超”的书法氛围。教师还可以收集每位学生不同时期的作品,通过前后作品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体会到书写的成就感,为学生的书法学习注入动力,使学生真正把书法当成自己的一种习惯。
三、结语
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耐性、坚忍的意志,对书法有持久的兴趣。为此,中小学书法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强书法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书法学习中,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洪海霞.浅析小学书法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J].神州,2019(20).
[2]骆柏.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J].内江科技,2019(1).
[3]杨绪年.浅谈在书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
[4]法苏恬.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20(3).
[责任编辑 康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