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2021-12-09张伟强
张伟强
摘 要:在小学数学众多的解题策略之中,画图是最基本、最关键,也是最形象直观的策略,能够通过图形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轻松地理解题意,清晰地了解数量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画图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应用画图这一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教学;数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6-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70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的、直观的现象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地学习,如何快速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形成一套自己能够熟练使用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学习的自主性也才能得到提高。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画图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图的意义
由于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信息及概念的学科,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手段帮助学生实现这种过渡。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单纯通过语言描述很难达到这一目的,所以利用图画开展教学活动就成为理想的选择之一。其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是三角板和直尺,以直观的形式将所要描述的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根据图形去联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外观与这些图形相似,在生活中是否结实耐用,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思维的抽象性。除此之外,画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媒介,因为它可以让原本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和具体,知识的理解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这显然让学生课上学习的积极性变得更强,课堂学习的氛围也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课堂教学的效果趋于理想。
二、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的现状
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画图是连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桥梁,学生运用画图方式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画图思考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教師缺乏对画图的重视与应用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来看,很多时候学生会遇到文字表述较为抽象,很难理解题目内容的情况,或者是遇到已知条件所反映出的关系较为复杂的情况。如果学生理解能力较差,那么对这些抽象问题的解决显然会遇到很大阻碍,从而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使用较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对画图的重视与渗透,导致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受到禁锢,很难将抽象的已知条件用最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生画图解题的意识比较薄弱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单一,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会用画图的方式去建立起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导致学生很难通过直观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很难将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具象的问题,面对问题经常是一筹莫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画图法
小学生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尚未成熟,教师在对信息量大或者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画图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帮助学生答疑解难,巩固所学数学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画图兴趣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有一句名言至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事实上,并非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能做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教师更不能例外。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天性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点,如果难以理解学习内容,那么学生自然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厌烦情绪,课堂教学活动也会陷入僵局。为此,让学生真正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始终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奋斗的目标。由于画图教学可以让表述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具体、形象,所以能够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注意力通常也会保持更长的时间。但是,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因此,让学生学会画图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前提。以“鸡兔同笼”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画动物的头部,不必要求学生画得多么形象,只要用简单而又贴近的图形将其表示出来即可。在学生“创作”结束之后,还要鼓励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一步步引入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此,该教学过程自然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本课学习的内容就是解决“头的数量”和“脚的数量”这一问题,今后再遇到这一类问题时,学生也会想到用这一方法,进而引发解决此类问题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画图
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来看,兴趣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前提所在。因为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愿意去主动思考,思维能力也才会随之得到提升。为此,在小学数学画图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必须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自然是明智的选择。以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课前精心准备的短视频和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当今全世界淡水资源已经处于紧缺的状态,我们每天生活中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恰恰可以帮助大家计算出每天有多少水被浪费掉,并且将数据统计出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条形图,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理想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学生学习图形知识和计算知识的兴趣也随之被充分激发起来,这无疑为画图教学活动的高效展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为学生创设出理想的学习情境之后,随之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长时间的保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深层激发,此时可以让静态的图片变得动态化。其原因在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中,空间观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有关图形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利用动态化的图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内容的新奇,这显然有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将汽车的空间结构图形(梯形)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斑马线给我们的感觉通常是什么形状呢?”在学生经过思考并得出答案之后,教师要将这一动态生成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静态图片经过空间平移过程就会变得更加直观。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让学生可以了解到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之上会存在平行和相交两种情况,两条对边永远不能相交至一點的就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底边永远不能相交,但另外两条边最终能相交至一点的图形就是梯形。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画图教学的效果更是不言自明。
(三)从“形式”与“方法”培养学生画图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不能盲目,必须意识到从“形式”和“方法”两方面进行引导。在这里,形式主要是指图的类型,如实物图、线段图、条形图等,而方法主要是指如何在图中体现出数量关系和信息中存在的规律。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教材中的图示指的究竟是什么。例如:用大括号表示将中间的内容和在一起,虚线的意思是去掉或忽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看懂教材中的示意图。
第二,学生看图能力的培养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先让学生学会怎样看图,之后再去想象图形,最后才是让学生将图示准确无误地画出来。
第三,在经过短暂的练习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画图去解决问题。因为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最佳途径,同时学生画图能力也会随之得到不断的提升。
四、结语
小学阶段相比其他阶段具有特殊性,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阶段,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的同时又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他们渴望去探索世界,发现世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要积极利用画图教学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通过以上观点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开展画图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而真正将其转变为现实却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其间,不仅要意识到画图教学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更要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问题的成因,这样才能获得实操性极高的教学策略,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也才能增加一个有力的抓手。
参考文献:
[1]李锁平.画图方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家长,2021(15).
[2]欧雪芳.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
[3]卢娣.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解决具体问题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2).
[4]潘鑫.引导画图,加速学习进程——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图策略教学引领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21(10).
[责任编辑 李爱莉]